胡桂风 张志佳 孔肖楠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后出现糖代谢异常,通常为首次发生糖尿病,因绝大部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无明显症状,易导致漏诊、延误治疗等现象,临床建议首次产检时若发现血糖升高,需警惕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能,应定期产检,妊娠24~28 周时进行口服75 g 葡萄糖耐量试验[1-3]。临床常采用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必要时遵医嘱予胰岛素注射,使血糖控制达标[4]。常规护理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妊娠结局,但无法满足患者实际护理需求。随着医疗护理服务水平的不断改进,护理工作越来越重视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作用[5]。健康教育可促使患者自觉采纳有益健康的行为及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而预防疾病,避免对日常生活造成困扰。心理护理可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从而促进疾病康复[6]。本研究主要分析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的应用效果。
选取2020 年4—10 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200 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符合国际妇产科联盟妊娠期糖尿病诊疗指南解读[7]关于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已婚女性;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条件:存在其他妊娠期并发症;有糖尿病病史;不配合研究并中途退出者。
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5~35 岁,平均30.67±2.15 岁;妊娠次数1~2 次;孕周23~29周,平均26.52±0.71 周。观察组患者年龄24~37 岁,平均31.06±2.02 岁;妊娠次数1~3 次;孕周24~29周,平均26.63±0.76 周。两组以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1 对照组 予患者常规护理,如定期监测血糖,讲解注意事项;嘱咐患者多喝水,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产后切口、会阴部护理,预防感染;辅助完成各项检查,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告知患者定期复查。饮食指导:少量多餐,定时定量,粗细粮搭配,辅以各类优质蛋白质以及含糖量较低的蔬菜水果,控制每日总热量、油脂量的摄入,保证合理的饮食结构,满足患者营养需求。运动指导:根据患者自身病情进展,遵医嘱进行适量运动,如练习腹式呼吸、孕期瑜伽、饭后以适当速度走路等,促进氧气交换和新陈代谢。若血糖控制仍达不到目标水平,则遵医嘱使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生产厂家:Novo Nordisk A/S;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50073),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生产厂家:Novo Nordisk A/S;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80017)皮下注射,以控制血糖水平。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辅以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患者产检时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使患者了解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概念,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基本资料,了解其受教育程度以及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认知情况,按照患者需求讲解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知识,如发生机制、危害性、日常防控措施等,并让患者扫二维码关注医院信息平台,通过自主搜索,将妊娠期糖尿病相关信息以图片、短视频、微动画等形式呈现。强调控制体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告知患者根据自身条件进行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指导患者学会自我监测血糖方法,按时产检,告知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方法,让患者做好身心准备。
(2)心理干预: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各年龄段患者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为其讲解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性,使其认识到通过心理辅导有助于保障母婴安全;劝导患者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耐心倾听患者倾诉,给予安慰、支持和鼓励,辅以正念冥想训练、音乐疗法等方式,疏导其负性情绪,主动告知负性情绪的危害性。采用不同个性倾向的个性化心理干预,提前了解患者的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等,结合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变化进行调节,如红色性格以倾听为主,蓝色性格注意语言的逻辑性,绿色性格多提供建议,黄色性格强调目标导向。引导并督促患者参与集体活动,保持身心放松。
(1)血糖水平:使用安晟信糖尿病保健美国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便携式血糖仪(批准文号为国械注进20162405132;型号为1816)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PG)以及餐后2 h 血糖(2hPPG)。正常值参考范围:FPG 为3.3~5.3 mmol/L;2hPPG 为4.4 ~ 6.7 mmol/L[8]。
(2)生活质量评分:根据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QOL)进行评估,包括躯体功能(100 分)、社会功能(100 分)、心理功能(100 分)以及物质功能(100 分)4 个项目,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所得分数呈正相关[9]。
(3)心理状态:本研究采用中文版抑郁焦虑压力量表21(DASS-21)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包含焦虑、抑郁、压力3 个指标,共21 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别评0 ~ 3 分,0 分:不符合;1 分:部分符合;2 分:大部分符合;3 分:非常符合。总分最低为0 分,最高为 63 分,所得分数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呈正相关[10]。
(4)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统计早产、酮症酸中毒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11]。
(5)护理满意程度:由患者本人填写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程度调查表,信度系数为0.875,主要包括服务内容、服务态度、人员素质3 个方面。评分标准:很满意(5 分)、满意(4 分)、比较满意(3 分)、一般(2 分)和不满意(1 分)5 级,护理满意程度与所得分数呈正相关。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两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PG 和2hPPG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mmol/L)
干预前,两组QOL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QOL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干预前,两组DASS-21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DASS-21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分)
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护理满意程度评分比较(分)
临床认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基本病因在于随着孕周增加,葡萄糖需求量增加、胰岛素抵抗增加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两者失衡,导致糖代谢功能紊乱。患者年龄、孕前超重或肥胖、妊娠期体质量增长过快、糖尿病遗传史、多胎妊娠等因素均可诱发该疾病的发生、发展[12-13]。为了确保孕妇及胎儿的安全,临床建议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监测,因此辅以临床护理工作必不可少[14]。常规护理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易忽略患者心理状态等影响,导致护理效果不佳[15]。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患者的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护理人员通过主动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以调动患者积极性,自觉参与自我护理保健,继而促进健康[16]。魏庆娥[17]研究认为,心理护理在临床的应用具有独特的优势。心理干预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循序渐进地疏导患者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行为问题,使其向预期目标变化[18]。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FPG、2hPPG及DASS-21 评分低于对照组,QOL 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应用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更能调节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其心理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较大,严重者甚至引起酮症酸中毒,因此需着重控制其血糖水平。通过合理配餐,既能满足患者每日所需营养和摄入总量,又能减少血糖波动,降低血糖峰值,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利用健康教育让患者充分了解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知识,能正确认识自身情况,从而参与护理干预过程;通过告知患者控制体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获取患者的主动配合;通过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保证睡眠充足并督促其按时产检,有助于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赖,从而顺利开展护理干预,将血糖水平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此外,通过对患者心理状态加以辅导,有益于患者保持平和心态,减轻身心负担,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与张丽娜[19]的研究结果结果基本一致,但不同之处在于本研究的研究范围是在产后。本研究中,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讲解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疾病知识,提前告知患者该病的危害性以及日常防控措施等,起到前瞻性预防的效果。且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从不同年龄、不同个性倾向入手,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疏导,从多角度、多方面针对患者个人情况进行灵活施护,能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内在的实际护理需求,从而合理规避诱发不良事件的风险,改善妊娠结局。此外心理干预结合健康教育除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外,还能纠正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不良生活行为习惯等,从单一的身体护理到生理、心理等多方面护理方向转变,促进患者身心共同发展,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改善患者的护理体验[20]。
综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经心理护理结合健康教育方案进行干预,可有效调节患者的血糖水平,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使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