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墓志》考释

2022-06-18 05:12季惠萍刘良超
关键词:荥阳张云墓志

□季惠萍 刘良超

一、概况

张云(1872—1931),字润苍,荥阳水牛张(今郑州市高新区)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 年)举人。日本明治大学毕业。曾任汤阴、蓝田两县知事,毕生致力于中州教育,创办及任教的学校颇多,卒日尚在授课,官民皆仰之。 张云为官一身正气,治学遍交鸿儒,西去自有乡人吊唁,以慰心念。

张云下葬时,墓志尚未刻成,后墓志存于县城张宅。志石不知何时流落至荥阳乔楼镇小王沟村,1990 年为荥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现荥阳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调查发现,而后又被张云后人运回水牛张家中存放,志盖仍杳无踪影。 2000 年,荥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前往水牛张拓印志石, 机缘巧合,发现志盖竟在张云另一位后人家中,自此分离了数十年的志石与志盖得以重合, 并由荥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收藏。

二、墓志

《张云墓志》,青石质,方形。 志盖平顶,边长71厘米,厚11.5 厘米,顶面刻“汤阴县知事张君润苍墓志铭”。 (图1)志石,边长71 厘米,厚12.8 厘米,正文楷书,共30 行,满行32 字。 (图2)志文摘录如下①标点为笔者所加。:

图1 张云墓志盖拓本

图2 《张云墓志》拓本

汲县李时灿撰文,林县张家骏书丹,通许胡汝麟篆盖。

润苍张氏,讳云,原名玉淋,号无闷,世居荥阳东北水牛张村。始祖统,明洪武间迁自山西洪洞。五世祖好仁,明诸生,值闯乱,筑平楼保卫村人。 继别祖琬,清乾隆诸生。曾祖元会,号砚田,读书通医术,尤精痘疹。 祖春仁,号煦台。 父坊南,号晚晴,邑庠生。母氏陈,继母氏韦。 伯父俭,号柳堂,岁贡生。 两父皆秉祖训,以学行称。 润苍幼失恃,两父课之严。弱冠,以第一人入邑庠。 既壮,举光绪二十八年乡试。 初友邑人丁以松,嗣从汜水魏右丞联奎、温县郭孝廉玉山、邑人马先生竹斋游,慨然有求道之志。 闻湘潭黄先生舒昺讲学明道书院,负笈从之。 又执贽浏阳刘刺史人熙,人熙夙治船山王氏学,兼肄邑人邱谷士音律。润苍经其指授,研求忘寝食。间从友人习剑术。 自汴归,邑人从学者日进。 咸宁张绍旭令荥,慕润苍名,敦促兴学救国,资遣东渡。 越岁还里,创设师范讲习所、女子小学校,复联同志组赵村蚕桑中学校,迭任巩县公立高小学校教员、河南中学校监督、中州公学教务长。 调任省视学,差竣,任本邑高小学校长。民国建元,被选临时省议会议员。闭会,任汤阴县知事。 晚应巩县刘督军聘,至陕任蓝田县知事。 卸汤阴任,教授豫省高等师范、洛阳师范学校者数载。 自陕归,任荥阳、郑县中小校教授。 逮卒之日,尚授课郑中校也。 润苍自其髫龄,以圣贤为必可学,有闻斯行,践修讲习,终身弗懈,去就介然,不屑以升沉荣悴易其志。官署讲舍,辄以琴剑自随。列席代议,力持正论,不折不挠。 任汤阴日,裁陋规、求民隐,治讼以“少准、少传、速讯、速结”为规。 禁烟赌,有犯必惩。严缉匪徒,筹进教育。三载去职,逾久民思之。 署蓝田仅数月,下车捕著匪“蓝州红”,置诸法。手篆“修己、安人、居敬、行简”八字铭座右。教人务以精神相感召,学者闻讲论多兴起。 寓汴,偕同志组织学社。 早岁交淮宁孙举海、新乡郭泉声、延津李光灿暨同邑丁以松,晚识内乡李鹏程、保定周宏荫、宜阳梁文渊、武陟王廷弼,相与砥砺问学。 尝谓“人生首当破除环境,修之半生,败之一旦,往往皆境遇累之。若中有所得,则乐不以贫而改,好礼亦不以富而倦也”。 又曰:“国学自唐虞一中传心,禹汤文周,历历相承。 孔子指其亲切处曰仁,孟子言其全体大用曰仁与义,所以持养之方曰敬,造德之至曰诚,积之身为圣功,措之世为王道。其藏于密也极其微,至无声无臭,言其感则何思何虑。其见诸行也,大用大效、小用小效,取不尽、用不竭,要在学者自得耳。 ”生于同治十一年正月二十三日,卒于民国二十年三月十九日,享年六十岁。妻杨氏,妾梁氏。子男四人:长开运,未冠而殇;次华祺、华团、华振。 女五人:文罗、华瑞、坤瑞、洛瑞、金瑞。孤华祺等谋以是年秋葬君,来请铭。 铭曰:

季路行行,孔称曰果。折狱片言,好勇过我。磊磊张子,河洛之英。 屹然中立,道有干城。 异说披猖,横流沧海。 作此铭君,青山不改。

中华民国二十年八月。

共城靳德瑞刻。

三、相关讨论

1. 关于墓志。墓志肇始于汉,兴于唐,明清式微。初为碑形, 以东汉肥致碑[1]最为著名,是研究道教及汉隶的重要碑刻资料。南北朝定为方形,加盝顶盖。隋唐以降,盖、石纹饰华丽,名志数数,尤以颜真卿撰书的墓志最为珍贵。 宋以后墓志多有撰、书、刻者姓名,以至于明清。民国之后,使用墓志的极为罕见,一些勋贵、硕儒出于对传统文化的执着,抑或出于身后留名的动机,仍请同侪或名家撰书墓志,当然也不乏附庸风雅者。 张云作为一名传统文化的受益者,新式教育的躬行者,他的墓志当另有深意,俨然就是一部荥阳兴学史,真实反映了那个伟大变革时代先行者的奋斗踪迹及献身精神,是我们了解那个波诡云谲社会的一面镜子。

《张云墓志》,边长71 厘米,属于体量较大者。盖,为平顶,这是一种因陋就简的做法,历代都有志盖为平顶者,多为砖盖。 志石无界格,凡992 字,振振翔翔,俨然入笼,虽无锋芒,但结构严谨,无一字不守法度,不失为名家力作,对研究民国时期的书法有一定价值。

2.关于墓主家世及求学经历。《张云墓志》,志文浅显易懂。 据志文知,水牛张张氏家族明初自山西洪洞迁来,始祖张统。 五世祖张好仁,明诸生(秀才)。 “值闯乱,筑平楼保卫村人”,指的是1635 年明末农民起义军攻占荥阳并召开荥阳大会这件事。 始祖至荥阳大会,约250 年,少说也有11 代,故不知五世祖何来。继别祖张琬,清乾隆诸生。乾隆元年,为1736 年,距1635 年约百年, 则张琬不可能是张好仁的儿子,更不可能是亲儿子, 因为他是过继来的。 曾祖张元会,通医术,应该算乡村医生。 祖张春仁。 父张坊南,清庠生(秀才)。伯父张俭,岁贡生(秀才拔尖者,相当于今硕士研究生)。《续荥阳县志》记载:“文名噪于一时……从子(张)云盖得其教者为最深。 ”[2]11

张云幼年便失去母亲,在父亲、伯父严苛教育下,不到20 岁便考中秀才,位列荥阳第一。光绪十八年(1892 年),魏联奎回乡守制,他便与友人丁以松从学之。 魏联奎, 汜水魏家岗人, 清光绪十二年(1886 年)进士,宣统年间授法部左丞,封资政大夫,正三品,入民国不仕。著有《燹余诗集》《知行辩》《河南减漕录》等,为减轻漕民负担做出了贡献[3]。

魏联奎服阕回京,张云又从学黄舒昺于明道学院。黄舒昺,湖南湘潭人,主讲程朱理学于河南洛学书院、明道书院,在豫17 年,从学者数千人,下自诸生,上至巡抚。 1900 年南归,次年病逝[4]。

张云从学黄舒昺的同时,亦曾拜师许昌知州刘人熙,学习王船山学说,并习音律。 刘人熙,湖南浏阳人,光绪三年(1877 年)进士,官至广西道台,毕生以弘扬王夫之思想为己任,创船山学社,学生有毛泽东、何叔衡、夏明翰等。 刘人熙是湘界文化名流,为湖南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5]。

光绪二十八年(1902 年),张云中举。

光绪三十年(1904 年),荥阳县令张煦初出资,派张云赴日本学习教育一年。 张煦初,湖北咸宁举人,光绪二十八年任荥阳县令,在任政绩卓越,兴学校,重实业,一时荥阳境内学风日浓,人才济济[6]。

张云师从魏联奎时,亦曾就学于郭玉山、马竹斋。 马竹斋,又名马鉴,荥阳乔楼人,受业于孙钦昂(进士出身,曾任广西学政),后为孙钦昂之子孙综源师[2]11-12。

3.关于墓主任教、治学、为官经历。 张云从日本归来,即投身教育,先后创办有荥阳师范讲习所、女子小学和赵村蚕桑中学, 先后任教的学校有巩县公立高小学校、河南中学校、中州公学、荥阳高小学、河南省高等师范、洛阳师范学校、郑县中小学等。 任教期间,常担任管理职责,如任河南中学校监督、中州公学教务长、荥阳高小学校长,调任省视学。

在省城开封期间,组织学社,遍交鸿儒,计有淮宁(今淮阳)孙举海、新乡郭泉声、延津李光灿、荥阳丁以松、内乡李鹏程、保定周宏荫、宜阳梁文渊、武陟王廷弼,互相切磋问学。丁以松,荥阳人,清末民初先后任新郑高小学校长、荥阳女校校长,以疾卒于民国二年(1913 年),享年四十九岁[2]14-15。 其余人不能尽考,但多为秀才、举人、高等学堂出身,如郭泉声、周宏荫、梁文渊、王廷弼,尤以梁文渊、王廷弼成就最大,均担任过北京国会众议院议员,反对曹锟贿选。

撰文者李时灿、书丹者张家骏、篆盖者胡汝麟,亦应是张云的学者型朋友,不然,其子断不会找他们帮忙。 撰文者李时灿,字敏修,汲县(今卫辉市)人,清末著名教育家,民国任河南教育司司长,与当时天津的严修、江苏的张謇并称“教育三杰”。 书丹者张家骏,林县(今林州市)人,与张云为同科举人,善书法,工草书与楷书。 篆盖者胡汝麟,字石青,通许县人,著名教育家、实业家。 李时灿、胡汝麟为河南教育界翘楚,成就斐然。

民国初年,张云任汤阴县知事,任职三年,为民做了不少好事,如禁烟、捕盗、推进教育、开发民智等,颇有政声。 署理蓝田仅数月,干了一件大事,捕悍匪“蓝州红”,可见其重视民生安全与福祉。 《续修蓝田县志》中,对张云在蓝田的事迹有记载:“民国十三年(1924 年)就任蓝田县知事,次年辞官。”[7]17“……莅任时以琴书自随,好吟咏。尝以民未知学,集士绅为开陈孝弟之道,即堂皇设讲案,僚属咸与讲。 既讫,亲为申明推广,所在感动。 时以催科累民,民力不支,请减不能,请代不许,乃弃官而去。邑人去思,为‘泽润生民’匾额,悬之城隍庙。二十年来言清官者咸推第一云。 ”[7]5其中,漏载了张云缉捕“蓝州红”之事。

4.墓志的现实意义。《张云墓志》虽然距今年代不久,但反映的却是我国历史长河中最波澜壮阔的一段历史:帝制覆灭,共和建元,千年巨变之际,风云人物纷纷登上历史舞台。 我们从这区区900 多字的墓志中,看到了一大批从科举制度下走出来的旧式文人,或砥砺学问,或善纳新学,无不积极推进教育,开发民智,为河南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们虽多为豫籍,但身上也投射出我国知识分子的身影。 中华民族能够走到现在,和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的不懈努力密不可分。而今,90 多年过去了,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富强初步实现,但要达成新中国成立百年时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目标仍有一段路要走。 《张云墓志》所反映的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形象,在当代学人面前愈发鲜明,我们仍要秉持前贤忧国忧民、砥砺前行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筚路蓝缕、鞠躬尽瘁。

猜你喜欢
荥阳张云墓志
A Clever Bird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辽耶律公迪墓志考
辽代《韩德让墓志》疏解
辽代《耶律弘礼墓志》考释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释析《汤阴县知事润苍张君墓志铭》
游走在“保守者”与“开明者”之间
——从荥阳公视角看《李娃传》
荥阳油坊古村落文化保护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