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保守者”与“开明者”之间
——从荥阳公视角看《李娃传》

2017-12-06 14:29
小说月刊 2017年21期
关键词:李娃门阀荥阳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00)

1 “荥阳公”其人

荥阳公在小说中所花笔墨不多,只出现了三次。第一次在开篇:让儿子荥阳生去“应乡赋秀才举”;第二次是得知凶肆唱挽歌的少年是自己的儿子时;第三次是荥阳生“授成都府参军”之后,最后替荥阳生留住了李娃。通过这三次荥阳公的出场,虽然着墨不多,然而能带动整个情节的发展。

荥阳公,虽然小说中没有写出具体的姓名,但是通过考据,可以发现荥阳公姓郑,也就是山东旧世族郑氏。唐朝中期出现了由明经科的李党,也就是山东世族官员,与牛党进士科新锐形成的牛李党争。《李娃传》就诞生在这个背景之下,虽说门阀制度依旧存在,但科举制度已经对门阀制度进行了动摇,并且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荥阳公老年得子,并且以自己的儿子感到自豪,寄希望于儿子去参加科举考试,一方面是出于对儿子望子成龙的考虑,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希望通过儿子高中入朝为官来巩固自己家族的氏族地位呢。

2 作为一个保守者

在荥阳生落魄之后,靠唱挽歌以活命的时候,被荥阳公发现,不仅没有及时帮助儿子脱离困境,反而对其严加斥责,还把儿子打到昏迷,将儿子抛弃。荥阳公的这一举动看似在意料之外、不近人情,但仔细思考又好像在情理之中。父亲对儿子寄予厚望,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就算是普通人家的父亲也不会轻易原谅儿子,更何况是出身高门大户的荥阳公呢。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荥阳公让儿子入仕,也是为了维护世族阶层的利益,保住旧世族阶层的优势,维护门阀制度。

从荥阳公对荥阳生的行为来看,我们不能片面地说荥阳公是个冷面、无情,为了维护自己家族的名声和利益,连亲生儿子也可以舍弃;相反正式因为对儿子期望过高,才有了如此过激的行为。但是也不能否定他确实是一位门阀制度的维护者。隋唐以来都有君主致力于摧毁门阀,因此开科举考试,但长存数百年的山东世族的社会、经济地位仍十分优越。武后在科举制度中提升进士科的地位,使科举制度更加完备。荥阳公的举动,究其本质上来看,是希望儿子通过科举考试在官场取得一定的地位,好巩固其所在的家族地位,同时也是为了保住山东旧世族的力量。但是,荥阳生辜负了荥阳公的期望,不仅没有高中,反而大丢颜面。荥阳公的目的没有达到,因此才有了后面的行为。理解此处荥阳公的举动,不应该仅仅从一个父亲的角度去理解,而更应该从一个旧世族家族的大家长的角度去理解。当然也不能片面地认为他就是一个单纯的保守者。

3 作为一个开明者

在小说的最后,荥阳生功成名就,作为一个世家子弟,理所应当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子,世族家族热衷于与高门世族通婚,高门垄断婚姻,靠此来巩固世族地位。而作为一个靠读书入仕的进士来说,乐意靠娶高门女子来巩固社会地位,娶青楼女子为妻,为父母所不容,为家长所不许,还会受到社会和官方的舆论压力。离开是李娃自己主动提出的,荥阳公完全可以顺水推舟,并不是存在棒打鸳鸯的问题,但是他反而将李娃留下,并且让他们俩结为夫妻。从这一点来说,荥阳公的做法又是十分开明的。他抛弃了世俗的观念,将李娃看做是儿子的有恩之人,赋予她独立的人格和不低的社会地位。

但我们还应该看到,荥阳公是在荥阳生高中之后父子二人才和好如初的,也许是已经原谅了儿子,但我想在这里更多的还是体现了荥阳公身上的保守性,而不是其开明性,毕竟他是在儿子已经达到了当初他所期望的,成功踏入仕途之后才原谅的荥阳生。当然,现在我们已经无从考证他是因为父爱觉醒、抛弃世俗的偏见而原谅的儿子,还是因为儿子保住了家族的荣耀才原谅的儿子。

4 结语

在荥阳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见两种截然相反的特性,我们不能单纯地说荥阳公是一个保守者还是一个开明者,只有这样复杂的人物形象才值得后人一再品读,作者刻画人物的成功从此可见一斑。《李娃传》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唐传奇流传下来,就在一个“奇”字上面。而想要达到“奇”的效果,光靠李娃和荥阳生两个人物形象是不够的,还要靠像荥阳公以及诸如此类的人物,才能成就一部经典的作品。

[1] 刘城. 唐传奇《李娃传》主旨新论——以李娃及荥阳公为论述中心[J]. 唐都学刊, 2013, 29(3):63-68.

[2] 周承铭. 重新评估《李娃传》的思想价值[J]. 陇东学院学报, 2008(6):54-59.

[3] 苏者聪. 论唐代妓女的才华、情操、命运[J]. 唐都学刊, 1992(2):33-39.

猜你喜欢
李娃门阀荥阳
门阀政治传统与陈朝的王朝建构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史学的特点
荥阳京城花园唐墓M35 出土器物
荥阳京城花园唐墓M5 和M8 出土器物
荥阳唐墓中出土的骨骰
《李娃传》不是“爱情主题”小说
荥阳关帝庙遗址发掘记 檀山里3000年前的寂静聚落
浅析西晋太康年间门阀势力的兴起
试析南朝门阀士族走向衰落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