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雪莹
(南阳市中心医院综合ICU,河南南阳 473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随着病情进展,部分患者可逐步出现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表现,引起脏器一系列病理变化,如右心功能衰竭、肺血流减少等,增加COPD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与病死率[1]。因而,早期评估COPD患者PH发生情况具有必要性。慢性炎症是COPD发病的重要病理机制,炎症因子可引起肺动脉内皮细胞、纤维细胞、内皮细胞不断增殖,引起肺血管再次生长,削弱血管壁反应能力,同时加强肌肉收缩能力,致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进而形成PH。临床研究发现,血清miR-21、miR-155均与炎症反应相关,可促进肺纤维化的发展[2,3]。由此推测,血清miR-21、miR-155可能与COPD患者PH发生有关,但两指标与COPD患者PH的关系研究较少。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血清miR-21、miR-155水平与COPD患者PH发生的关系,具示如下。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1)纳入标准:①COPD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4]中相关诊断标准,且胸部X线、肺功能等检查确诊;②肺功能分级为Ⅱ~Ⅳ级;③患者依从性良好,均可配合心脏彩超检查;④均因COPD急性加重入院。(2)排除标准:①合并支气管哮喘、间质性肺病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②药物、先天性心脏病、门脉高压等引起PH的患者;③合并肿瘤、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④近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120例COPD患者中,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龄51~74岁,平均(60.91±2.36)岁;肺功能分级:Ⅱ级21例,Ⅲ级77例,Ⅳ级22例。
1.2.1 PH评估及分组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心脏彩超多普勒技术(飞利浦,EPIQ5)检查,参照《中国肺高血压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5]评估患者PH发生情况,若心脏彩超估测肺动脉压力≥35mmHg则诊断为PH,纳入发生组,其余纳入未发生组。
1.2.2 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法检测血清miR-21、miR-155水平 患者入院后,采集患者清晨7~9点空腹>8h外周肘静脉血4ml,放置于含有促凝剂的采集管中,室温下静置10min后,以2500r/min速率离心15min,取血清,保存于-80℃的环境中。采用总RNA提取试剂盒(苏州吉玛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对样本中总RNA进行提取,采用BioRad逆转录试剂盒进行逆转录反应,逆转录完毕后采用qPCR法检测血清miR-21、miR-155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及配套试剂盒选自博奥生物有限公司。miR-21 PCR的引物序列为,正向引物:5′-GTTAGCTTATCAGACTGA-3′;反向引物:5′-GTGCAGGGTCCGAGGTAT-3′。miR-155 PCR的引物序列为,正向引物:5′-TGCGCTAATGCTAATCGTGATA-3′;反向引物:5′-CCAGTGCAGGGTCCGAGGTATT-3′。采用2-△△Ct法计算血清miR-21、miR-155相对表达量。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均经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经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血清miR-21、miR-155与COPD患者PH发生的关系;检验水准α=0.05。
120例COPD患者中,26例发生PH,占21.67%(26/120)。
对发生、未发生PH的2组COPD患者性别、年龄、肺功能分级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发生、未发生PH的COPD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对发生、未发生PH的COPD患者血清miR-21、miR-155水平进行比较,发生组血清miR-21(3.04±0.56)、miR-155(2.35±0.42)水平高于未发生组(2.45±0.51)、(2.1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70、2.719,P<0.001、P=0.008)。见附图。
附图 发生、未发生PH的COPD患者血清miR-21、miR-155水平柱状图
将COPD患者入院时血清miR-21、miR-155水平作为自变量(均为连续变量),将COPD患者PH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1=发生,0=未发生),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21、miR-155过表达与COPD患者PH发生有关(P<0.05)。见表2。
表2 血清miR-21、miR-155水平与COPD患者PH发生关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PH是COPD常见并发症,目前临床评估PH主要依靠右心导管检查和心脏彩超,但右心导管检查具有创伤性,而心脏彩超检测的肺动脉压力值与患者实际的肺动脉压力值可能有出入,导致临床运用受限。因此,早期寻找有效指标评估COPD患者PH情况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COPD发生PH机制仍不完全明确,但有研究表明,炎症环境下,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使血小板粘附聚集,凝血-纤溶系统激活,导致肺血管内形成原位栓,肺循环受阻,逐步形成PH;且炎症可引起平滑肌细胞增生、胶原沉积等,损害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致使血管出现收缩现象,进而形成PH[6,7]。血清miR-21参与免疫反应调控,可调控炎症反应、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生成等。血清miR-155在促进免疫细胞的成熟以及维持免疫细胞的功能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可分泌细胞因子上调参与炎症反应。由此推测,血清miR-21、miR-155水平可能与COPD患者发生PH具有一定的联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发生组血清miR-21、miR-155水平高于未发生组,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miR-21、miR-155过表达与COPD患者PH发生有关,进一步证实血清miR-21、miR-155过表达可增加COPD患者PH发生的风险。分析其原因可能是,miR几乎介导了所有疾病的生理病理过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迁移、调亡等[8]。miR-21可通过参与多种信号通路来调控肺血管的紧张性与舒张性,miR-21过表达可促使行使功能的蛋白水平下降,导致内皮平滑肌细胞增殖,引起肺循环血管收缩和内皮重塑,诱导PH[9]。此外,miR-21过表达可上调炎症因子,引起气道损伤,导致凝血-纤溶系统被启动,出现肺血管充血、水肿等,引起管道通路狭窄,肺循环阻力升高,形成PH。miR-155在T细胞分化中起调控作用,参与炎症、免疫功能的调控,表达上调时可刺激多种炎症因子表达,导致肺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增殖,管腔狭窄等,使肺动脉压力升高[10]。同时,miR-155过表达释放的炎症因子可增加自由基、氧化因子产生的敏感度,导致内皮功能紊乱,加速肺动脉压力的升高。
综上所述,血清miR-21、miR-155过表达与COPD患者发生PH密切相关,血清miR-21、miR-155过表达可增加COPD患者PH发生的风险,临床可早期检测血清miR-21、miR-155水平来评估COPD患者PH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