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立德树人融入高校五大职能培养传承红医精神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2022-11-23 08:47李玉红张学良张泓波夏艳华佟晓波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科学研究立德服务

李玉红,张学良,张泓波,张 雷,夏艳华,佟晓波

(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就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学治校的本质要求与价值诉求,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和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教育发展要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这是对新时代教育工作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也是对教育功能在新时代的全新定位[2]。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如何把握这个新要求,自觉担当新时代的重要使命,立足高校五大基本职能,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良性开展,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细?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严肃而重大的课题。本文结合承德医学院具体工作实践,就这一热点问题进行探究。

1 统筹高校各项职能,夯实立德树人内涵基础

高等学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五大”重要职能。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9月27日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培养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当今世界人才的竞争首先是人才培养的竞争。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深刻理解高校的人才培养职能定位提供了指引,即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出发点、根本和核心,离开了人才培养,不能称之为大学。而科学研究源于教与学过程中的求知、探索、解惑、授业之需要,从这个角度讲,科学研究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科学研究的转化成果又可以反哺教学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五大”职能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一方面,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应该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工作而开展;另一方面,人才培养要通过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等来实现。各项职能在学校内部只能有限程度地相对独立,不能人为制造割裂,单独强调或忽视任何一项职能的做法都是狭隘和有害的。当前,重科研轻教学或者重教学轻科研的现象在不同层次高校和不同教师群体中均有存在[3]。2种倾向都是不可取的,既对人才培养构成严重隐患,同时也不利于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正确处理好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关系是“双一流”建设的内涵特征所决定。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揭开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篇章。2016年2月启动的“双一流”战略,为新时代高等学校的建设发展提出了目标和方向。目前,关于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重要特征,比较公认的说法是: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居于核心地位,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以及卓越的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其重要衡量标准。原因有二:其一,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重要职责,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和水平的高低成为评价一流学科的关键指标;其二,科学研究也是大学的重要职责,学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总之,“双一流”基本涵盖了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科学研究、良好的学术声誉等内容[4]。尽管国际上较有影响的各排行榜关于“一流”的指标体系各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社会服务、师资队伍等相关指标。这些都提示着高等学校建设的目标追求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推进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协调发展,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2 将立德树人融入“五大”职能,培养仁心仁术的医学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要把树人和立德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与国际交流合作等过程,主动融入高校“五大”基本职能的各个环节和方面,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落细。

2.1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与北大师生进行座谈时指出:“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5]。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立身之本,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目标的科学界定,同样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战略回应。高校要始终坚守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首要的就是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我们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的是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新时代有用之才。

承德医学院多年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十三五”期间,贯彻教育部和教育厅文件要求,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利用承德医学院七十多年红色基因优势,赓续“红医精神”,凝练新时代承医精神,科学构建“四贯通、四结合”大思政育人体系,制定出台了《承德医学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通过示范研讨、巡讲交流、宣传培训、案例评比、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等途径,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深挖、提炼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增加课程思政的覆盖度,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引领融入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为主线,重点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等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医学类专业课程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引导学生尊重患者,学会沟通,提升职业素养。我们的做法为地方医学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仁心仁术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提供了承医经验。

2.2 加快科研创新驱动,厚植爱国报国情怀

21世纪,科学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把创新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带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努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并保持发展的主动权,实现“赶超式发展”[6]。高校承担着科学研究的重要职能,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高校创新资源与国际交流的优势,扎实推进高校科学研究工作,必须始终坚守科学研究的正确学术导向。应切实发挥科研工作的育人功能,在积极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同时,着重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7]。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通过坚持问题导向,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和推进资源共享,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等举措促进我校科研工作更上新台阶。同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做好以“挑战杯”为龙头的系列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科技氛围。不断完善和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政策、创新创业团队和大学生科研项目支持政策。整合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完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师生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树立科研强国、至诚报国的理想追求;自觉把练就过硬的科研本领与培育爱国情、强国志融入一体,在医疗科研实践中担当作为,在报效祖国中真正体现“知行合一”。

2.3 坚持“四为服务”价值取向,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2016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为服务”的重要论断。他指出,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必须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8]”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初心使命,也是高校积极发挥社会服务职能的责任担当。

学校制定的“十四五”教育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准确把握新时期国家教育改革发展宏观形势,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的要求,积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增设社会急需的专业如预防医学、中医康复学、儿科学等,促进医工、医理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医学+X”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我校作为承德地区唯一一所医学类本科院校,可在“食药医健游”融合发展、服务绿色食品、生物医药产业建设等方面发挥学科、技术和人才优势,为承德市构建全生命周期大健康产业链、打造中国北方高端医疗康养中心等提供人才支持。

多年来,学校不断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活动,拓展思政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结合抗击新冠疫情、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服务冬奥会、精准扶贫、教育扶贫等工作,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高师生为社会服务的荣誉感和活动实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承医力量。

2.4 坚持文化传承创新,弘扬新时代承医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为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引了方向:“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9]。”

高校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阵地,始终坚持文化自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承德医学院的前身是诞生于1945年的冀东军区卫生学校,经历了解放战争的洗礼,做为红医精神教育联盟的成员之一,七十多年来,几代承医人不断挖掘学校的红色基因,弘扬传承红医精神、凝炼新时代承医精神,培育校园文化品牌,服务立德树人。十三五期间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四贯通、四结合”大思政育人体系实施意见》,探索“三全”育人格局,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学校始终坚持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谐校园建设协调发展,连续多年保持全国文明单位和省级文明校园称号。十四五建设期间,学校继续深化“仁爱至诚、知行合一”办学理念,推进以“校史滋养师德、承医精神涵养医德”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讲好“承医”故事,展示好承医形象。弘扬大学精神,铸就大学品格,提升师生员工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培育优良学风、教风和校风,努力营造以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专业思想教育为重点,以自我养成教育为核心,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保障,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的全员育人氛围。

2.5 扩大对外交流合作,促进文化传播与文明互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新时代的教育对外开放工作要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教育对外开放工作要促进中外教育人文交流,促进中外民心想通和文明互鉴,使教育领域合作成为中外人文交流的先行者[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5月17日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题写的重要回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来华留学生的亲切关怀,为发展来华留学事业、加强优秀国际人才培养、加快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和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10]。

在“十三五”稳步推进和规范留学生教育的基础上,十四五期间,学校要全面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要求,结合建设医科大学目标,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的工作,扎实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完善来华留学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来华留学教育质量。积极发挥留学生的宣介作用,传播中国理念,讲好中国故事。加强人才培养和科研国际合作,优化出国留学工作布局,全面提升合作办学质量,推动学校对外开放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通过文化融合、科技协作和知识传播,加快学校内涵建设,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能力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科学研究立德服务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音乐科学研究中的思想实验——以音乐形态学研究中的四个重大发现为例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Can you eat yourself more happily? 吃出快乐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A Brief Analysis about the Cont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Students Oral English Skills Competition
高等教育功能转型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