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
摘要:在“双减”政策有效落地推进以后,减负不减质成为学校和老师要遵守的一个重要思想准则,学校教师也更加注重学生的教学质量。但要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就要不断地进行实践和探索,寻找最优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利用起每一分钟的课堂时间。因此,本文笔者将从小学数学教师兼班主任的角度,谈一谈“双减”政策实施后应怎样去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希望能给广大教育者一些参考。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策略
前言:
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对于中年级小学数学,基本学科要求就是学生要培养理性的思维,和求真务实的实践态度。然而,“双减政策”大刀阔斧地进行,让小学教学亟待改革。同时大多数小学教学水平较低,教学方式比较落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较低。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就应该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提升教学效率。
一、“双减政策”概述
首先,减少学生作业量并且缩短作业时长。为了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基础上实现教学任务,收获好的教学成果,就要求教师调整课堂教学计划,寻找高效率的教学方法,利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
其次,官方禁止教育培训公司上市,也不允许节假日补课。不只减少了家长和学生的负担,还有效避免了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学习内卷”。从而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课余爱好,享受童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小学数学如何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就成了教师们的燃眉之急,所以采取创新教学的高效率课堂方式就很有必要了。
二、“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学出现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双减政策”尚且处在试点阶段,教师面对这样的教学改革,还处在新兴教学方法探索阶段。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对课堂效率的运用还不够,教学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样影响下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呈现出差异性。另外,在短时间内讲解课程的精华,学生基础薄弱,会出现跟不上節奏的情况。导致课堂看似热火朝天,但是实际教学效果并不好,学生学不到有用的东西。
(二)学生的学习问题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短时间内不能适应这样的教学大改革,所以没了大量的课后练习作业和课外补习班之后,很容易出现成绩下降,放松自我,投身于游戏的现象。此外,“双减”下的课堂要求学生做到全神贯注,跟随教师的教学步骤走。而小学生很难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所以课堂学习效率往往不佳。同时,课外练习时间减少,学生的作业巩固练习量不达标,解题水平也随之下降。
三、“双减政策”下教师的应对措施
(一)重视课堂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师更应该重视课前的教学设计环节,不能因为学生思维性不完整就对课堂过程随意对待。反而要认真地思考课堂的每一个环节,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发掘最贴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情况的教学方式。并通过多种辅助课堂的工具,来提升课堂的质量。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意教学语言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尽量提高生动性。合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四年级年级上册《生活中负数》时,就应该结合生活中接触到的知识来进行教学,首先根据划分标准随机抽取学生来了解负数,让学生明白负数的概念,并且寻找生活中的负数现象。还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加入小组讨论环节,但是注意小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以避免学生产生不符合学习内容的话题。
(二)改善授课环境,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环境过于恶劣,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更应该改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适宜的教学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还可以根据每个学科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学科文化角落,通过对学生每天潜移默化地细微影响,最终也能促进学生的学科素养形成。例如在四年级上册学习“图形的变换”知识时,首先教师教授基本旋转的定义,让学生有关于图形变化的概念;其次要给学生演示方法让学生明白旋转的具体变化,此时教师就可以创设一个情境:你能找到生活中有哪些图形是旋转得来的吗?那教室里有哪些旋转变化呢?面对这样的问题情境,学生会产生代入感,从而增加对图形的掌握程度,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采用分层教学来提升课堂效率
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受多方面条件影响的,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来进行分层教学。针对学习好,能力强的学生,教师要加快学习进度,讲授更深层次的知识;而对于学习能力稍差,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合理地带领学生查漏补缺,对基础知识加以巩固,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师要在把握学习进度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授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及时掌握课堂进度,从而实现有效的分层。不能一味求快,进行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例如在每次的单元测试后,要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来把学生分为良好掌握地部分,还需要巩固基础的部分。这样既能避免重复学习的情况,又能兼顾还存在学习问题的学生,提升课堂的效率。
(四)优化课后作业结构
“双减政策”的推行下,要想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对学生课后作业的设计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此时教师就要摒弃“题海战术”,选择最有效最重点的作业内容,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数学知识的巩固练习,拓展迁移。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对作业的科学评价,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布形成性评价而不是最终评价。要让学生认知到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并在生活中完成数学实践。这样才能在政策改革之下,保持数学学习热情,提升数学学习质量。
结语:
总之,就我国的教育现状而言,“双减政策”任重而道远,但长远来看,这一政策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绝对是积极的。面对中年级小学生的情况,班主任教师要在不断地思考和优化中提升教学水平,找到最适宜最高效的教学方法。只有教育工作者不断发掘高效课堂教学方式,才能优化教学效果,才能让我国的教育面向未来。
参考文献:
[1]彭飞艳."双减"之后如何学习小学数学.
[2]马新妮.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提质增效的可行措施[J].新一代:理论版,2021(17):2.
[3]朱英英."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及作业评价的思考.
[4]王婷婷.双减政策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讨[J].传奇故事,20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