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平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发展背景下,美术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主要学科,承担着主要的改革任务,创新课程理念、调整教学方向成为提升高中美术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同时,美术课程中的艺术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有助于学生形成真、善、美的良好品质,从此时树立起传承文化遗产、欣赏文明作品的意识,由此有效完善自身德育素养,促进教学进步。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中美术教学;渗透策略
引言
美术教学是美术教师向学生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窗口,也是让学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重要平台。高中美术教师应着重思考如何肩负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弘扬与传承的职责,让学生树立文化意识,形成文化弘扬与传承的责任感,自觉地发挥自己在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主体作用,让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文化教育迸发出应有的教学活力。对此,教师应根据美术教学的实情,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优质教育资源融入美术教学中,同时实现美术教学与文化教育的“双赢”。
1.凸显视觉艺术,加强学生的文化认知与理解
教师在美术课堂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开展信息化的美术教学,可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使其对多媒体教学设备放映的事物进行有效的感知。优秀的美术作品能够吸引人的眼球,刺激人的视觉系统,使其根据自己看到的具有艺术韵味的事物进行自主鉴赏。美术教师要让学生体会美术作品的传统文化内涵,则可依托多媒体技术开展美术鉴赏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观察、赏析多媒体画面的美术作品时,找出其中的传统文化要素,深入思考画家运用这些传统文化要素,寄托了怎样的情感、精神。教师在执教人教版高中美术“古代壁画”一课时,可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屏幕上呈放古代敦煌壁画的美术作品。敦煌壁画在中国古代壁画中颇具名气,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不由自主地想:“古代敦煌壁画究竟是什么模样的呢?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古代哪方面的面貌呢?”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会细心地观察和鉴赏古代敦煌壁画这一美术作品,找出美术作品中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宗教艺术是敦煌壁画中显而易见的传统文化,创作者将神的形象、具体活动展现了出来,还呈现了神与神、神与人之间的关系,可谓是寄托了人们心灵深处善良的愿望。因此,教师可鼓励学生围绕敦煌壁画宣扬的佛教文化展开学习[1]。
2.开展活动,丰富传统文化渗透途径
想要提高教学实效性,使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渗透到高中美术教学中,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创新教学形式,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就能帮助学生在提高兴趣的同时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能深入领会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对美术知识进行有效的掌握。教师在开展活动时,要注意教学活动必须基于教材内容,且要符合学生的兴趣,避免造成教学资源浪费,这样才更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例如,在教授《原始人的创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中国原始艺术的不同形式,随后便可以为学生展示中国原始社会的代表性美术作品,在学生观察美术作品过程中,教师还要为学生讲述这些美术作品与当时人们思想观念以及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有效增强学生的情感与文化体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开展相关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能够更加深入感受艺术与生活的联系,被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所感染,从而能够有效增强情感与文化体验,使得教学活动能够体现出更高的效率。由此可见,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能实现教学途径的拓展,也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有着更加深入的感悟。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教学活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传优秀统文化的精髓进行感悟[2]。
3.欣赏·评述———彰显文化价值
艺术来源于生活,为了彰显美术课程的文化价值,教师还应该注重欣赏、评述环节,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和经验感受不同艺术作品的情感,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实践环节,带领大家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发掘日常的美术元素,使其对自己周围的环境、文化、景物有更深的了解,从而联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知悠久的美术历史,培养其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情感,在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中树立正确的美育素养,实现文化传承。比如,在进行“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中国花鸟画”的课程学习时,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带领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花鸟画的性质、画法,体现各种艺术风格,以此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增长文化知识,全面提升艺术欣赏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花鸟画的核心思想,使其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教师可以设计有效的欣赏、评述环节,利用一幅幅生动的艺术作品带领大家学习中国花鸟画的技术画法,体会作品的创作巧妙,彰显文化价值。如借助课件展示《出水芙蓉图》,教师询问学生:“通过观察这幅画,你能获取到怎样的信息?感受到怎样的内涵?”学生说:“画中的芙蓉亭亭玉立,透露着一尘不染的气质,仿佛寓意高洁清廉的品德。”由此点明本节课学习中国花鸟画的主题,掌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当然并非每一幅图片都要强加在其中一定的文化内涵,还要结合具体的画法技巧,抓住花鸟细节与人物情感之间的联系,使人看起来产生情感的共鸣,才能凸显出作品的艺术价值,达到创作的目的。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展示出两幅主题相似的作品,引导学生共同欣赏,并分析出其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进一步体会借物抒情的深层含义[3]。
结语
简而言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也是教师开展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教育资源。在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情况比较明显,需要教师从促进美术教学健康发展这一目的出发,以学生为文化教育的主体,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手段,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来实现教育目标,让学生在不断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受到熏陶,获得精神上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钱琦.高中美术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研究[J].新课程导学,2021(11):75-76.
[2]王興和.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好家长,2021(25):55-56.
[3]肖圣斌.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J].美术教育研究,2021(05):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