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动画片对幼儿社会道德品格发展的影响

2022-06-17 23:35张帅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品格动画片动画

摘 要:随着大众媒介的发展,动画片成为儿童生活中的一部分,它因鲜艳的色彩,夸张的人物形象,曲折的故事情节深受儿童喜爱,成为幼儿必不可少的成长伙伴。动画片不仅满足了儿童的娱乐愿望而且使儿童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增加学习能力,同时为儿童提供关于社会和自我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儿童的社会道德品格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分析动画片对儿童社会道德发展正反两方面影响的基础上,通过正确指导儿童观看动画片;严格控制儿童观看动画片的时间;选择适合儿童年龄阶段的动画片和确保动画片的质量四个方面的措施发挥动画片对儿童社会道德发展的积极影响,避免消极影响,为引导儿童观看动画片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动画片 儿童 社会道德品格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10.034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期是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人生中的关键时期,是幼儿良好行为养成的重要阶段,影响着幼儿未来社会道德品格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幼儿对鲜艳的色彩、幽默的故事十分感兴趣。动画片鲜艳的色彩,强烈的配音效果,夸张的人物造像,恰巧契合幼儿生理和思维发展所需要的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的感官刺激,能够调动起视觉、听觉、动觉等多通道感官的活动。儿童爱模仿的天性决定了动画片情节或故事人物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除此之外,动画片有一个共同点:总有一场关于大小、强弱的争战,结果往往是以小制大,以弱胜强。儿童作为弱势群体,很容易对此产生兴趣。他们热衷于幻想的世界,那些与实际生活不一样的故事,比真实的故事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动画的这些特点与幼儿的社会道德品格相符合,因此倍受儿童喜爱。好的动画片对儿童的社会道德品格有积极的影响,暴力动画片对儿童的社会道德品格发展有负面影响。动画片中奖善惩恶的情感,与儿童的道德观相符。幼儿对好坏有着十分清楚的分界线,太复杂的道德观通常会让他们不知所从,甚至产生误判。因此研究动画片对儿童社会道德品格发展的影响尤其重要。

二、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首先,研究动画片对儿童社会道德品格发展的影响为家庭、学校、社会引导和教育儿童观看动画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动画片对儿童社会道德品格发展的影响,家长、教师可以在儿童观看动画片时给予正确及时的指导,同时为儿童选择适合其年龄、审美特征的动画。社会方面,动画专业人才通过研究动画片对儿童社会道德品格发展的影响,在制作动画时才能充分考虑动画的教育意义,此外,通过正确把握动画市场的现状,避免暴力动画对儿童的侵害,充分发挥动画片对儿童社会道德品格行为的积极作用,可以避免不良影响。

其次,对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观看动画提出建议。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选择合适的动画片,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儿童能够理解自己所观看动画的内容,从中汲取知识,避免儿童出现认知偏差。

(二)实践意义

第一,帮助家长,教师正确引导儿童观看动画。作为观看动画的指导者,家长和教师选择播放动画片时不能盲目,理论指导实践应该发挥家长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第二,有利于儿童良好社会道德品格的养成。儿童通过观看动画片在潜移默中学习良好的道德行为,能够避免社会道德品格发展的消极影响,为指导儿童观看动画提出建议,有利于发挥动画片的积极影响,培养儿童的良好道德品格。

三、动画片对儿童社会道德品格发展影响的具体表现

幼儿社会性发展包含了社会认知、社会情感与社会交往三大方面的内容。所以,研究动画片对儿童社会道德品格发展的影响也应从对儿童社会认知的影响,社会情感的影响,社会交往的影响三个方面入手。

(一)儿童社会认知方面

儿童的社会认知是指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儿童对人的心理活动的理解,以及儿童对社会规则以及社会类别和社会關系的理解。这对儿童做什么事、思考什么问题以及如何思考问题有着深远的影响。儿童的社会认知受经验与年龄的限制,导致儿童行为的认知体验具有一定的情境性。而动画片画面直观、形象,故事性极强,角色夸张丰富且拟人化,能够为儿童创造一个直观的、立体的认知情境。

1.积极影响

首先,动画片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幼儿的生活,开阔了儿童的视野,丰富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最初认知、对美与丑的感受、对善与恶的判断。动画片中的真、善、美无疑会对幼儿心灵进行净化,促使幼儿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这些判断促使儿童更好地了解道德品格并接受它们。其次,大部分动画片中都强调积极、乐观、坚持的品格,比如《狮子王辛巴》《小鲤鱼历险记》等反映出在生活中要不怕困难,勇敢面对挫折,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就能成功。这些都有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品格,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不怕挫折的精神。第三,学习优秀的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道德情感形成的萌芽时期应该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社会道德品格。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儿童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故事中的优良品质形成自己的社会认知。比如观看《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不仅拓展了儿童的知识面,同时还能感受故事中人物具有的真善美品质,帮助儿童形成自己的道德品格。

2.消极影响

动画片中的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又往往是对生活的夸大,儿童受理解能力和经验的限制,容易产生产生错误的信息理解。如在动画片中,公主总是美丽善良的,王子总是英俊勇敢的,坏人总是丑陋、有阴谋的。对此,儿童可能会形成不恰当的形象认知,使他们只是简单通过外貌而对他人品行进行直接判断,这对儿童的形象认知发展和品德的发展是不利的。

(二)儿童社会情感

社会情感是“个体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个体对人际行为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简言之,是个体对社会、生活、人际接触和思考的情感活动”。

1.积极影响

首先,动画片以其特有的电教媒体为媒介,通过视听感官,刺激大脑皮层,形成兴奋优势中心,使幼儿产生积极的情感。观赏一些娱乐抒情类的动画片,往往能使幼儿得到一种情感和情绪上的放松,儿童可以借此来发泄不良的情绪情感,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如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画风优美恬淡,悠扬委婉的二胡、竹笛合奏,给儿童带来宁静温馨的愉悦感。另外,动画片中的父子情、朋友情、兄妹情等感情描写随处可见,如《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的姐妹情,《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的父子情、朋友情,《萤火虫之墓》中的兄妹情等都对儿童的情感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次,儿童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会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会使他们表现出与所喜爱的动画形象相应的语言、动作,并且还会把这个积极情绪带入生活之中,从而促进儿童良好品格的发展。

2.消极影响

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因此动画片在满足儿童社会情感需求的同时,也不可避免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当儿童观看到紧张的故事情节或攻击性的画面时,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从而影响儿童社会道德品格的良好发展。如宣扬复仇行为、英雄主义的动画片故事情节相对紧张,6岁以下的儿童很难理解其故事情节,观看之后会受故事情节的影响产生紧张、害怕的情绪。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相似的情境他们会产生逃避心理,这样不利于儿童良好品格的发展。

(三)儿童社会交往

社会交往是“人们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传达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交流过程”。

1.积极影响

首先,兴趣主导儿童的人际交往行为,交往对象的变化性很大,兴趣感相同的动画片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沟通平台,使他们产生可以共同交流的话题和感兴趣的爱好,增加幼儿之间的交往。其次,动画片中人物间的语言交流与行为交往为儿童提供了一种社会交往的行为模式。儿童在观看过程中,可以不知不觉受到这种行为模式的刺激,并从中获得一定的交往技能。幼儿从动画片中可以学到一些行为规范。故事情节中的交往行为总是在幼儿有意无意地学习中留下痕迹,逐渐成为幼儿生活中的道德标准,促使幼儿社会角色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儿童也能够通过模仿动画中的助人为乐行为、合作行为和共享行为实现社会道德品格的积极养成。

2.负面影响

第一,有些暴力动画会对儿童之间的交往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儿童爱模仿,加之尚未懂得怎样交往,动画中的暴力语言及暴力行为很容易成为儿童模仿的样本。长期或过多观看此类动画片可能会增加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第二,幼儿过多观动画片,占去其他时间,不利于与同伴进行交往。儿与同伴共同活动、共同游戏是培养儿童交往能力的最主要途径,再加之现在的儿童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缺乏同伴交往。因此,当动画片占据儿童的大量时间后,必然会影响到儿童社会交往的发展。

四、发挥动画片对儿童社会道德品格发展的积极影响

动画片本身作为一种文化没有对错之分作,但是儿童受经验与年龄限制缺乏是非分辨能力,因此要发挥动画片的优点,避免动画中的缺点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合理控制观看时间;确保动画片的质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段的动画片,最大程度发挥动画片的积极作用。

(一)进行正确指导

第一,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找准时机对儿童进行讲解,让儿童理清现实与动画内容的差异,这样可以降低儿童对一些暴力、血腥、色情动画作品的认同。

第二,在观看前向儿童提出一些与观看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儿童带着问题对动画进行观看。

观看后可以组织儿童通过角色游戏、辩论会等形式来体验动画片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促进儿童之间的交流,培养儿童的交往能力及表达能力。

(二)控制观看时间

要合理控制儿童观看动画片的时间,一般情况下,3—4岁儿童不超过20—25分钟,5—6岁儿童不超过25—30分钟。

(三)确保动画片质量

首先,动画片要具有教育性,优秀的动画片向儿童宣扬真、善、美,给儿童提供可以模仿的优秀榜样,教给儿童群体社会生活的行为规范,为促进幼儿是非观念的形成和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起到奠基作用。例如国产动画《孔融让梨》对儿童的社会道德品格发展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教育意义。

第二,为儿童选择动画片时要充分考虑儿童自身的接受能力和身心发展特点,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选择内容和难度不同的动画节目,激发儿童参与的兴趣,形成关注社会、关注他人的行为,从而促进儿童良好道德品格行为的发展。

第三,选择动画节目时不仅要有娱乐性,还要注意思想性和知识性,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增长知识,在娱乐的过程中获益。

(四)选择合适的动画片

各个时期的儿童认知能力各不相同。因此,要根据各年龄阶段儿童的年龄特征、理解能力和审美水平选择合适的动画片。

首先,幼儿期儿童的感知能力还比较差,無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可以选择一些主题鲜明、情节简单的动画片,画面色彩要鲜艳,配乐要优美,时间不宜过长。此时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兼顾上述特点的同时为幼儿选择一些有助于语言开发的动画片。

其次,学龄前期儿童随着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不断发展,神经系统的机能也逐渐增强,言语开始真正形成,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心理活动能力。大多数学龄前儿童开始留意周围的事物,动画片这种形式越来越受到孩子们的欢迎。教师或家长应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神话故事、古老的童话寓言、有关动植物的故事,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幼儿日益增长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儿童各方面发展。

第三,学前期儿童的具体形象思维进一步发展,他们开始喜欢具有娱乐性、趣味性、人物形象和情节简化、动作比较夸张的动画片。这一时期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已经发展得较好,可以为他们选择给看一些带有科普性质的动画片,扩大儿童的知识面,开发儿童的智力。

儿童的认知是以身体─动作为基础的,动画片主要用动作来完成故事讲述,在表现形式上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通过图画的直观性及影视的活动性,将幼儿内心里第二世界的形象直观表现出来,使幼儿内心已有的世界,在现实世界中得到体验与再现。因此,幼儿喜爱动画片也就不足为奇了。了解了幼儿喜爱动画片的原因,以及动画片对儿童社会道德品格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充分发挥动画片对儿童社会道德品格发展的积极影响,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去引导幼儿观看动画片了,充分发挥动画片对儿童社会道德品格行为发展的积极作用,促进幼儿良好社会道德品格行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路晨《动画片对儿童交往能力影响的研究》,西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2] 但菲《幼儿社会道德品格发展与教育活动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3] 曹傅宏《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4] 方建移、张英萍《学校教育与儿童社会道德品格发展》,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

[5] 张文新《儿童社会道德品格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6] 赵慧君、母远珍《卡通动画片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和教育策略》,《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第6期。

[7] 郑娜娜《适合学龄前儿童观看的动画片的特点研究》,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硕士论文。

(张帅,1986年生,女,汉族,山东曹县人,大学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幼儿社会道德品格)

猜你喜欢
品格动画片动画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动画片是怎样播放的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推荐一部动画片
看,动画片开演啦!
——介绍一部你喜欢的动画片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我的动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