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 尹秀秀 吴长青
中图分类号:G811.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5-001-02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归纳整理了现阶段我国民生体育服务研究论文成果,探索当前民生体育服务研究现状特点,分别从民生体育概念研究、内容研究、区域研究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学界在民生体育研究领域取得进展。通过回顾与评述,提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的对策及建议,以此为推进我国民生体育服务研究进程提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民生体育 体育服务 研究热点
一、前言
2022年,《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颁布实施,提出“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全民”等具体内容,对保障全民健身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成就显著,基于民生需求的体育服务发展在改善人民健康、丰富百姓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07年以来,我国民生体育研究开始出现并逐步深入,研究内容日渐丰富,研究范围逐步拓宽,研究思路逐渐明晰,形成了以理论构建、路径探索为主线的研究特征,为民生体育发展理论研究提供了一定成果支撑。本文通过调研现阶段我国民生体育服务研究相关学术论文并对其进行初步分析,以为学界了解民生体育发展研究历程及今后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二、民生体育服务研究成果热点简述
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检索,篇名设置为“民生体育”“民生体育服务”,共检索当前学界与民生体育服务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37篇,其中硕士论文5篇,收录于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文献8篇(截至2021年12月)。通过纵向梳理归纳民生体育发展阶段研究成果,将研究主题进行划分,认为当前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民生体育概念研究、内容研究、区域民生体育服务研究等方面。
一是民生体育概念研究。2007年,学者陈小林发表《民生体育论》一文,开启了对民生体育研究的第一篇章,指民生体育为政府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公民身心健康为宗旨,以惠及社会全体公民的健康权和幸福感为任务所提供的体育活动。该观点首次从民生角度出发,审视了群众的体育需求,指出民生体育是体育回归本质的创新理念等等,为后续民生体育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随后,相关学者对民生体育概念、内涵进行了持续探讨。学者孙志鹏指出政府主导下引领群众体育发展是民生体育的本质,民生体育应为民生保障工程;学者李荷皎对民生体育进行了系列研究,其期刊成果及学位论文成果均追溯了民生思想的发展历史渊源,提出宏观层面的民生体育指的是体育层面的人民生计,是群众最迫切的体育相关需求,等等。
二是民生体育内容研究。学者孙志鹏对民生体育具体开展内容进行了探索,深入思考了我国民生体育建设和发展中的经费支持与投入情况、国民体质监测情况、社区体育发展情况等,提出民生体育发展应关注和满足群众的基本体育所需;学者汪鹤飞提出民生体育事业发展的最根本目标是推进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要合理协调体育场馆开放,提高体育场地设施利用率,让体育事业发展建设成果充分惠及民生,让群众充分获得体育运动带来的健康和幸福感;学者黄艳对民生体育文化内容进行了探讨,认为当前我国当前体育文化供应相对短缺,虽然城乡居民的整体休闲体育文化消费需求总量呈现稳定发展趋势,但由于区域差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人均休闲体育文化消费需求并未充分发展,民生体育文化的“软”实力并没有完全体现出它应有的价值,并提出应促进民生体育文化内容供给等建议。
三是民生体育区域研究。学者张玉生对农村民生体育建设进行了探索,指出基于我国国情和区域分布,要保障我国民生体育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具体工作重心应落在农村。指出农村民生体育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我国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要以农村学校体育为基础,合理利用体育资源,大力开展农村全民健身活动,推动乡村民生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学者朱晓红对民俗村寨的民生体育发展进行了探索,指出民族村寨由于地理环境结构的特征,整体布局不平衡,尤其在体育场地、运动器材、健身认知等方面的差异较为突出,提出应基于区域特征,重点发展村落民生体育服务;学者王志文探索了发达国家在民生体育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指出民生体育服务健康发展是由完备的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健全的体育管理体制、高效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学者谢亚平指出不同领域的民生体育赛事研究尚需进一步深入,相关区域的体育赛事方面的实证研究较少,等等。
纵观当前民生体育服务研究成果,相关学者主要从民生体育服务定义、内涵、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基础理論研究,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对民生体育理论界定层面。基于时代发展,相关学者对民生体育的内涵和外延均有着不同程度的认识与理解,对民生体育概念讨论常有发生。本文认为,民生体育的提出顺应了我国体育发展和民生保障的时代要求,体育即为民生,体育事业发展是民生体育保障的重要组成,尤其民生体育服务是新发展阶段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具有广阔的发展与研究空间。综合分析可知,自2007年出现首篇民生体育研究成果以来,学界对我国民生体育发展倾注了极大热情,研究持续升温,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重视民生体育建设,解决百姓体育所需,强调体育公平,是民生体育倡导的理念和追求,已然得到学者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三、今后开展研究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新发展阶段,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为特征的民生体育服务供给与保障得到了社会各方关注,体育融入百姓生活,体育即为民生已是不争事实,未来我国民生体育研究具有广泛的拓展空间。结合民生体育发展实际,提出今后开展民生体育服务研究工作的对策和建议。一是要重视民生体育服务实践研究。当前,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背景下,体育对于改善民生,增强百姓生活幸福感的作用之大已是不争事实。当前学界已有成果仍较多的停留在对民生体育、体育服务的概念探索及表达上,实践研究成果较少,也因理论层面对概念表述的混杂,民生体育实践研究进程缓慢。为此,建议今后学界开展民生体育服务研究时应逐步细化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以现有理论研究为基础,逐渐对贴近百姓生活的民生体育服务实际、具体内容进行探索,善用题材,把握实际,重点开展民生体育服务实践研究,关注实际层面民生体育发展情况及理论成果转化应用,获取更多民生体育服务应用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二是要重视民生体育政策分析、实施效果研究。民生体育政策研究具有广阔空间。当前,国家对民生发展、全民健康、体育发展等极为重视,系列重磅文件发布对于民生体育发展提供了重要价值。因此以政策文件发布的目标为基础,对民生体育政策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学界缺乏对体育相关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等分析,因此,了解民生体育政策具体实施效果,也是学界应关注的具体层面,例如“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农村”“城乡”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实施及为满足老年人、儿童青少年、乡村地区等百姓体育参与健身需求的“雪炭工程”等系列民生体育政策的实施效果与成就等相关内容,都属于当前民生体育服务待研究领域。结合国家政策与实施成效开展研究工作,为国家优化相关体育政策制定提供更为科学的根据,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应重视民生体育文化传播层面探索。民生体育服务供给具体内容在于物质与精神层面。文化作为国家实力的具体体现,其和物质供给同等重要。体育文化亦是如此,要保障民生体育服务发展,硬件设施是重点,民生体育文化建设也是是重中之重。体育文化的功能及作用突出,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新时期我国体育发展的精神动力。当前学界关注于民生体育场地设施保障层面较多,而对于民生体育文化领域的研究关注度相对较少。因此,未来学界应更多的探索民生层面体育文化传播路径、实施效果、文化积累等方面内容,为民生体育文化发展奠定成果基础。
四、结语
通过纵向梳理归纳民生体育发展阶段研究成果可知,当前我国民生体育服务研究发展历程平稳,相关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过程,研究内容日渐丰富,研究范围逐步拓宽,研究思路逐渐明晰,形成了以理论构建、路径探索为主线的研究特征。当前,学界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民生体育的内涵、意义、本质、内容层面,已有一定数量的成果积攒但仍有拓展空间。今后学界可在民生体育服务领域的实践研究、政策研究、文化传播研究方面继续深入挖掘,相信伴随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及民生保障质量的不断提高,随着百姓体育健身意识的不断增强,民生体育服务研究领域会得到学界的更多关注,为未来新成果的诞生带来更多可能。
★课题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新时代民生体育服务质量提升研究”(课题编号:18CTYJ03);聊城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羡林学者培育工程”专项课题。
参考文献:
[1]吕永强,高山桂.我国现阶段三位一体的民生体育发展模式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28(01):32-36.
[2]李丽,张林.民生财政视域下的民生体育发展研究[J].体育科学,2013,33(05):3-12.
[3]汪全先,梁干强,沈克印.民生体育建设的宏观思考[J].体育学刊,2010,17(12):15-18.
[4]李荷皎,周学荣,沈克印.民生体育思想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08):152-155.
[5]陈小林,王正伦,周瑜. 民生体育论[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5-8.71294D50-866C-4743-84D2-DDE81033B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