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血清乙肝病毒DNA水平对乙肝患者 肝功能指标及乙肝标志物的影响

2022-06-16 08:15王飞马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乙肝患者乙肝肝功能

王飞马

作者单位:511500 广东清远,清远市中医院检验科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所致。据统计,在目前乙肝疫苗和各种抗病毒药物广泛应用的背景下,HBV慢性感染者在全球范围内仍高达3.5亿,而我国更是慢性乙肝的高发地区[1]。此外,随着病情加重,慢性乙肝会逐渐演变为肝硬化、肝癌等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慢性乙肝的防治已刻不容缓[2]。目前,临床普遍采用乙肝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监测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效果。然而临床实践证实,单纯通过监测HBeAg不足以真实反映乙肝患者体内病毒的复制情况,因此无法准确掌握患者的真实病情,继而影响其预后[3]。此外,鉴于临床尚未完全揭示乙肝发病的生理和病理机制,加之患者临床症状的复杂性,诸多肝功能指标和乙肝标志物虽可以反映患者的大致病情严重程度,但在疾病确诊方面仍存在较高的漏诊率和误诊率[4]。随着生物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水平的不断提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可以快速、准确地反映乙肝患者体内病毒的复制水平,进而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5-6]。本研究选择2018年 10月—2021年5月清远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乙肝患者和同期60名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不同HBV-DNA水平对肝功能指标及乙肝标志物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8年10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1.1.1 纳入标准 观察组:① 患者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诊断标准[7];② 经相关实验室检查确诊为乙肝;③ 精神状况正常,意识清楚;④ 临床资料完整。对照组:① 经血常规检测肝功能指标正常;② 未感染肝炎病毒;③ 近6个月内未服用影响肝功能的药物。

1.1.2 排除标准 ① 因其他因素导致的肝功能损伤患者;② 合并其他类型病毒感染者;③ 酒精性肝炎和脂肪肝患者;④ 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

1.1.3 伦理学 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并经本院伦理批准(审批号:20211210),对受检者进行的检测均已获得知情同意。

1.2 检测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于空腹状态下采集 5 mL静脉血,以3500 r/min(离心半径10 cm)离心 10 min,分离血清后置于2~8 ℃环境中保存待检。于标本采集后28 h内,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学相关指标,包括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AFU)。采用德国STAGO R MAX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受检者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所有检测试剂均由德国STAGO公司提供。采用罗氏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仪检测患者乙肝标志物水平,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乙肝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BsAb)、乙肝e抗体(hepatitis B e antibody,HBeAb)、HBeAg、乙肝核心抗体(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HBcAb)。采用宏石SLAN-96P扩增仪检测观察组患者的血清HBV-DNA水平,检测时设置5种标准品,浓度依次为3.0×107kU/L、3.0× 106kU/L、3.0×105kU/L、3.0×104kU/L、3.0×103kU/L, 同时设置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最低定量为1.0× 102kU/L,阳性标准为5.0×102kU/L。

1.3 观察指标 ① 根据乙肝标志物检测结果,比较不同血清学模式乙肝患者HBV-DNA的阳性检出率和平均DNA含量。② 比较观察组HBV-DNA和HBeAg 的阳性检出率。③ 根据血清HBV-DNA水平,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观察1组(38例,<5.0×102kU/L)、观察2组(11例,5.0×102~<1.0×104kU/L)、观察3组 (7例,1.0×104~<1.0×106kU/L)和观察4组(4例, 1.0×106~1.0×108kU/L),比较各组ALT、AST、AFU、PT水平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观察组与对照组受检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2.2 观察组不同血清学模式乙肝患者HBV-DNA阳性检出率和平均DNA含量比较 不同血清学模式乙肝患者HBV-DNA阳性检出率和平均DNA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不同血清学模式乙肝患者HBV-DNA阳性检出率和平均DNA含量比较

2.3 观察组HBV-DNA与HBeAg阳性检出率比较

观察组中HBV-DNA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HBeAg(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HBV-DNA与HBeAg阳性检出率比较

2.4 观察组与对照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AST、ALT、AFU和P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观察组和对照组肝功能指标比较(±s)

表4 观察组和对照组肝功能指标比较(±s)

注:AST为天冬氨酸转氨酶,ALT为丙氨酸转氨酶,AFU为α-L-岩 藻糖苷酶,PT为凝血酶原时间

PT(s)观察组 60 61.39±4.7345.48±5.0435.95±3.9915.62±2.54对照组 60 19.05±3.6821.19±4.6919.46±4.3011.56±0.92 t值 54.725 27.329 21.775 11.641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组别 例数(例)AST(U/L)ALT(U/L)AFU(U/L)

2.5 不同HBV-DNA水平各组乙肝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比较 随着HBV-DNA水平升高,乙肝患者的AST、ALT、AFU、PT水平也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5。

表5 不同HBV-DNA浓度各组乙肝患者的 肝功能指标比较(±s)

表5 不同HBV-DNA浓度各组乙肝患者的 肝功能指标比较(±s)

注:HBV-DNA为乙肝病毒DNA,AST为天冬氨酸转氨酶,ALT为 丙氨酸转氨酶,AFU为α-L-岩藻糖苷酶,PT为凝血酶原时间

PT(s)观察1组 38 35.45±4.82 34.61±5.1527.96±3.8512.67±1.25观察2组 11 50.48±5.57 42.58±5.2035.64±4.2813.48±1.21观察3组 7 74.63±5.93 65.89±4.7736.52±4.2516.66±2.03观察4组 4 90.36±4.46 92.63±3.7936.99±3.8921.05±2.41 F值 520.558 328.963 71.548 82.710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组别 例数(例)AST(U/L)ALT(U/L)AFU(U/L)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采用实时荧光PCR测定乙肝患者血清HBV-DNA含量较传统的检测方式能更直接地反映出患者体内的病毒水平[8]。而本研究中60例乙肝患者测定乙肝标志物结果显示,大三阳患者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和平均病毒DNA含量均明显高于小三阳患者和HBsAg、HBcAb均为阳性的患者。表明大三阳患者体内HBV能够快速复制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此外,小三阳患者HBV-DNA的阳性率和平均病毒DNA含量虽低于大三阳患者,但其体内仍存在HBeAb,足以证明HBV的复制并未完全停止,可能出现缓解或发生基因变异,但该类型患者仍有较强的传染性[9]。

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HBV-DNA的阳性检出率为48.33%,明显高于HBeAg阳性检出率(30.00%),该研究结果与张雪丹和翁跃颂[10]的研究结果一致,由此表明,检测HBV-DNA水平对判断乙肝患者病毒复制情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分析原因可能为乙肝患者机体内HBeAg水平的高低与病毒的复制程度有密切关系,且HBeAg为阴性而HBV-DNA为阳性的患者发展为肝硬化的风险更高,因此将HBV-DNA作为判断乙肝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情况的指标也具有更高的敏感度,而在此基础上结合乙肝标志物检测可以更好地反映患者体内的HBV复制情况[11]。另外本研究还表明,随着病毒DNA含量的增加,乙肝患者的肝功能指标(AST、ALT、AFU和PT)水平也会随之上升;而王斌和黄汉菊[12]研究结果显示,HBV-DNA载量的对数值与ALT和AST呈正相关,分析原因可能是AST和ALT均可用于反映乙肝患者肝脏内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是临床用于判断肝细胞损伤情况的重要指标。二者与HBV-DNA载量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① 当肝细胞表面HBV抗原载量增加时,会引起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反应,而这两项机制是造成肝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② 大量病毒复制使中间产物在细胞内累积,进而引发肝细胞损伤;③ 部分乙肝患者在服药治疗期间,受药物影响导致HBV的复制活性降低,但鉴于患者病情和个体差异的影响,可能引发药物性肝损伤。

AFU是一种催化含岩藻糖基的糖蛋白、糖脂等生物活性大分子水解酶的溶酶体酸性水解酶,被临床视为一种新的原发性肝癌肿瘤标志物,其水平高低与HBV感染有密切关系[13]。有研究表明,HBV在复制活跃的情况下会激发肝脏组织发生炎症反应,从而引发肝细胞变性、炎症细胞浸润,促使肝脏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增加乙肝患者各项肝细胞和乙肝标志物的活性[14-15]。PT属于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反应因子,PT的延长与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缺失、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有密切关系,推测其原因可能与肝脏功能损伤严重,从而导致由肝脏合成的各种凝血因子不足有关。因此对乙肝患者肝功能指标和相关血清标志物的检测,能够为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提供可靠的依据。

综上所述,随着HBV复制量的增加,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水平也在不断升高,通过对HBV-DNA的定量检测可以及时有效地评估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情况,同时联合各项肝功能指标的检测,能及早发现患者肝功能损伤情况,从而为疾病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利益冲突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乙肝患者乙肝肝功能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五项报告教你看懂乙肝
肝功能不好的病人,用药应注意什么?
不再为乙肝“愁断肠”
心理护理对乙肝病患者作用研究
下期要目
乙肝妈妈可以放心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