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伟
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儿内四科,山东泰安 271000
癫痫属于神经内科疾病, 小儿癫痫主要是由于患儿的脑功能障碍引起的。 小儿癫痫发病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导致其神经元突触易产生冲动信号传导, 从而诱发癫痫的发生[1-2]。癫痫会对患儿的健康产生较大的危害,当前临床对于癫痫无特效疗法, 该疾病治疗非常棘手,患儿一旦控制不佳,会引起癫痫反复发作,对其脑部发育产生持续性损害,从而增加其发生脑瘫、智力低下的风险[3]。小儿癫痫不仅是影响患儿健康的一个主要因素,也会导致整个家庭承受较大的压力。如何改善癫痫患儿的治疗效果,控制其复发非常重要。但由于当前临床缺乏特效疗法, 癫痫患儿的治愈率并不高,治疗比较困难[4]。 护理干预在改善癫痫患儿疗效,减少其复发中表现出非常积极的作用。在癫痫患儿治疗期间,对其开展实施科学化的护理干预,是当前临床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5]。 该文以2019年2月—2020年8月于该院治疗的癫痫患儿94 例为研究对象,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癫痫患儿、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及综合护理干预的具体开展实施方法进行分析和阐述,现报道如下。
方便选取94 例该院收治的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47 例。 观察组男24 例,女23 例;年龄2~8 岁,平均(5.71±1.63)岁。 对照组男25 例,女22 例;年龄3~10 岁,平均(5.83±1.59)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癫痫的患儿;②均为原发性,初诊癫痫患儿;③至少有1 名直系亲属陪护的患儿;④临床资料完整的患儿;⑤监护人对该研究内容知情,且配合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脏器不全的患儿;②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③存在出血倾向的患儿;④存在认知障碍、智力障碍的患儿;⑤无法获得随访资料的患儿。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①健康宣教。向患儿家长介绍癫痫的相关疾病知识。②用药指导。告知患儿家长各种药物的用法用量, 并告知其坚持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切不可擅自停药、减少药量。③生活指导。指导患儿家长帮助患儿建立一个规律、 科学的作息习惯,同时注意规避来自强光、噪音等的刺激[6]。④安全护理。 指导患儿家长,一旦患儿癫痫发作,立即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和使用压舌板、毛巾等物品放置在牙齿之间,避免咬伤舌头[7]。
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①认知干预。使用多种健康教育手段,例如口头宣教、视频播放、发放手册等,对患儿家长普及小儿癫痫知识, 主要包括小儿癫痫的发病机制、疾病发作因素、治疗方法、护理方法、注意事项、日常保健及预后效果等。同时在疾病知识宣教的过程中, 对患儿家长的疾病知识认知情况进行了解, 对于其存在的疾病认知误区及疾病知识薄弱环节,要着重进行强化健康教育,直到患儿家长完全掌握为止[8]。②用药指导。加强患儿家长的用药指导,首先向患儿家长介绍每种药物的治疗目的、 药理机制等,使其了解坚持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提高用药依从性。 其次向患儿家长介绍每种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和应对措施,提升用药安全性。加强药物毒副作用的介绍, 使患儿家长掌握一定不良反应判断能力。指导其采取将药片碾碎,加入糖水等方式或采取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来提升患儿用药依从性[9]。 ③加强沟通。 根据患儿的各项临床检查结果对患儿的病情进行评估, 并就患儿的病情情况与家长进行沟通。在此基础上,要向其介绍临床治疗的目的、意义、有效性和安全性,及注意事项和配合事宜,提高患儿家长的治疗认知度和配合度。合理选择治疗时机,可以在患儿情绪比较稳定的时候进行治疗操作, 可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10]。④紧急情况处理指导。指导患儿家长掌握小儿癫痫发作时的正确处理方法, 首先清除患儿周围的尖锐、 硬物等可能会对其造成伤害的物品。 其次立即将患儿平放,使其保持平卧位,并松开患儿的衣领, 同时要注意要将患儿的头部偏向一侧,积极预防口腔、呼吸道分泌物引起窒息。 这一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患儿的口鼻分泌物情况, 及时进行清理,保证其呼吸道通畅。积极预防患儿咬伤自己的舌头及他人,平日要备有压舌板,使用压舌板放置在患儿的牙齿之间, 没有压舌板可以用干净的毛巾等代替。最后要注意在患儿抽搐的过程中,不可强行用力按压患儿的肢体,避免对其造成伤害,引起骨折等问题[11]。 ⑤情绪安抚。 患儿由于受到病痛的折磨,加之部分治疗和护理属于有创性操作, 导致患儿会出现一系列的身体不适感,从而导致其出现恐惧、抵触治疗等不良情绪。 护士要通过安抚、 安慰性的语言,同时可以与患儿进行一些适当的肢体接触,例如抚摸头、抱抱等缓解患儿的不良情绪。护士在与患儿进行沟通的过程中, 首先要注意保持平等的对话态度,让患儿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其次要以儿童的口吻与患儿进行交流,拉近与患儿的关系。在患儿治疗过程中,可以为患儿播放其喜爱的卡通片,以此来达到分散其注意力,顺利完成治疗的目的[12]。
1.3.1 患儿家长癫痫疾病认知度 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儿家长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 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发作因素、用药注意事项、药物治疗原理、日常注意事项、定期复查等,每项内容的满分均为100 分,得分与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成正比[13]。
1.3.2 患儿心理状态 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使用SAS 自评量表和SDS 自评量表,在家长的协助下,对患儿的焦虑、 抑郁情绪水平进行评估。 其中的SAS量表共包含20 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取四级评分法进行评分,评分<50 分为正常,50~60 分为轻度焦虑,61~70 分为中度焦虑,70 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 量表共包含20 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取四级评分法进行评分, 评分<53 分为正常,53~62 分为轻度抑郁,63~72 分为中度抑郁,73 分以上为重度抑郁[14]。
1.3.3 患儿生活质量 采用癫痫患儿生活质量调查(quality of life in childhood epilepsy questionnaire,QOLCE) 评估患儿生活质量, 由患儿及家长共同完成,内容包括认知功能、躯体状况、情绪状况、行为能力和社会功能。每项满分均为100 分,得分与生活质量成正比[15]。
1.3.4 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家长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护理技能、服务态度、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每项评分范围均为0~100 分,得分与满意度成正比。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儿家长的基础知识、发作因素、用药注意事项、药物治疗原理、日常注意事项、定期复查等疾病知识得分, 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家长癫痫疾病认知度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epilepsy disease awareness among two groups of parents [(±s), points]
表1 两组家长癫痫疾病认知度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epilepsy disease awareness among two groups of parents [(±s), points]
组别基础知识发作因素用药注意事项药物治疗原理日常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观察组(n=47)对照组(n=47)t 值P 值82.57±6.36 62.53±7.43 14.047<0.05 81.32±3.54 67.53±5.53 14.398<0.05 84.47±5.74 66.14±7.63 13.161<0.05 80.33±6.93 61.45±9.58 10.947<0.05 88.72±6.46 72.36±8.47 10.529<0.05 89.84±4.33 71.44±6.23 16.626<0.05
护理前,两组患儿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以上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心理状态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s), points]
表2 两组患儿心理状态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s), points]
组别SAS护理前 护理后SDS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n=47)对照组(n=47)t 值P 值58.73±5.46 58.64±6.63 0.072>0.05 30.18±4.62 49.73±5.71 18.248<0.05 57.12±5.83 57.09±4.74 0.027>0.05 31.83±4.12 48.72±5.53 16.791<0.05
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生活质量比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s), points]
表3 两组患儿生活质量比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s), points]
组别认知功能躯体状况情绪状况行为能力 社会功能观察组(n=47)对照组(n=47)t 值P 值68.37±5.63 57.82±5.52 9.173<0.05 69.42±4.36 56.42±6.48 11.411<0.05 69.79±4.52 57.02±5.75 11.970<0.05 63.31±5.74 52.42±6.02 8.976<0.05 69.52±6.85 58.52±5.43 8.627<0.05
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两组家长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s),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parental nursing job satisfaction between two groups[(±s), points]
表4 两组家长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s),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parental nursing job satisfaction between two groups[(±s), points]
组别观察组(n=47)对照组(n=47)t 值P 值基础护理94.65±3.19 81.24±2.35 23.203<0.05护理技能94.02±4.17 80.36±4.35 15.541<0.05服务态度93.43±4.25 79.17±4.54 15.720<0.05心理护理 健康指导93.46±3.98 77.33±4.33 18.802<0.05 93.54±4.16 76.27±5.16 17.863<0.05
临床研究表明, 护理干预是改善癫痫患儿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室为提升癫痫患儿的护理质量,对其开展了综合护理干预,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开展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家长, 其各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 显著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儿家长(P<0.05),表明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癫痫患儿家长的疾病认知度。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综合护理干预过程中, 着重加强了患儿家长的疾病认知干预,通过多种方法、多种渠道,向患儿家长全面普及癫痫疾病知识,使其对疾病的知识得到了显著提升。 而对疾病知识的提升,能够使患儿家长以更加客观、科学的态度看待疾病,并能够提升其对患儿的照护能力, 这对于改善患儿疗效有重要的意义[16-17]。
该研究显示, 观察组患儿护理前SAS (58.73±5.46)分、SDS(57.12±5.83)分与对照组(58.64±6.63)分、(57.09±4.7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SAS (30.18±4.62) 分低于对照组的(49.73±5.71)分,SDS(31.83±4.12)分低于对照组的(48.72±5.53)分(P<0.05),这一结果表明,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不良心理情绪, 使其能够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临床治疗。分析这一原因,主要是由于综合护理干预过程中, 着重加强了对患儿心理情绪的管理,通过情绪安抚、分散注意力等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征的心理护理措施对患儿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显著改善了患儿的焦虑、抑郁等情绪,使其能够更好地配合临床治疗, 不仅能够缓解不良情绪给患儿造成的危害, 同时保证了临床治疗的顺利开展[18]。 在叶水英等[19]研究中,选取90 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5 例,实施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5 例, 实施综合护理), 并给予12 个月时间的随访, 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儿护理前SAS(66.68±4.63)分、SDS (62.84±3.30) 分与对照组(67.56±4.04) 分、(62.18±3.7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观察组SAS (47.32±3.64) 分低于对照 组的(61.57±4.80)分,SDS(45.80±2.90)分低于对照组的(56.25±3.41)分(P<0.05),与该研究结果一致。 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癫痫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和负性心理情绪中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研究显示, 观察组患儿家长对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表明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分析这一原因,主要是由于综合护理干预过程中,更加注重护患沟通,能够让患儿家长及时了解患儿的病情情况, 并能够使其对每一项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更加清晰明了,从而使其更加信任医护人员, 促进了医护患关系的和谐[20]。
观察组患儿的生活质量评分,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主要是由于通过综合护理干预,渗透式和专业化的疾病知识、保健知识宣教,用药指导,全面强化了患儿家长健康知识,从而提升其对疾病认知度,使其对疾病保健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保证患儿能够得到持续的科学化照护,有效地改善和控制了患儿的疾病状态, 使疾病给患儿带来的影响控制在最低。 同时专业的心理护理,使患儿情绪得到缓解、稳定,减少癫痫复发情况的发生,从而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21-22]。
综上所述,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升癫痫患儿家长的疾病认知度,缓解患儿不良心理情绪,提升家长护理满意度和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