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艳艳
聊城市中医医院康复医学科,山东聊城 252000
颈椎病的临床发病率相对较高。中医认为,颈椎病属于关节痛范畴,由筋骨丧失、外邪风寒、经络闭塞所致[1]。颈椎病患者主要表现为颈痛、头痛、头晕等症状。脊髓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其基础是椎间盘退变引起的病理改变, 导致相邻椎体后缘骨赘压迫脊髓及周围组织。 不同程度的脊髓功能障碍[2-3]。大多是中老年患者。目前治疗该病主要用颈椎前路手术,此手术需要良好的护理。该研究随机选择该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术后患者共80 例, 数表随机分两组, 每组40例, 旨在分析规范化康复护理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随机选择该院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术后患者共80 例,数字表随机分两组,每组40 例。 对照组男25 例,女15 例;年龄34~62 岁,平均(45.12±4.45)岁;病程1~9年,平均(4.21±1.21)年。 观察组男27例,女13 例;年龄34~66 岁,平均(45.21±4.21)岁;病程1~9年,平均(4.12±1.52)年。两组统计学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①术后护理事项。护理人员将患者送到病房后,告诉家属手术顺利,解除了他们的焦虑。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切口、神经功能、引流管等情况。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心电图异常等情况,要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 患者应注意饮食,减少咀嚼,主要食用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在术后当天或引流管拔除当天进行。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制订康复训练计划。 患者下床时需要佩戴颈部防护装备,并遵循医嘱和循序渐进训练的原则,促进其康复。②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导致颈椎病发生的原因很多。 不健康的姿势会使颈椎长时间停留在屈曲位或特定的位置, 不仅增加了颈椎间盘内的压力,而且使颈部肌肉长时间处于不协调的受力状态。颈后部的肌肉和韧带易受牵引力牵拉, 椎体前缘磨损、增生,除扭转引起过度侧屈外,还会造成损伤,易发生颈椎病。所以,保健指导贯穿于康复护理的全过程,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的生活,工作,学习,要避免长时间低头,长时间固定颈椎姿势。 ③活动颈部。 一般要活动1~2 h,前后多次环绕、旋转头部颈部,轻柔缓慢的达到各个方向运动的最大范围,缓解颈椎关节的疲劳,加强颈部肌肉的功能锻炼,增强颈椎的外部平衡,延缓颈椎的不稳定因素,缓解工作与信息的关系,缓解肌肉痉挛,促进颈椎间盘周围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炎症和疼痛。④睡姿。睡觉时注意枕头的高度和位置。 平卧时,枕头不要过高,枕头中间略凹,颈部接触枕头,保持略向后。 惯于侧卧的人应使枕头与肩齐平, 枕头高度约10 cm, 拳头高。 适当的睡眠有助于维持正常的生理曲线。 ⑤保暖。颈椎病患者常常和寒冷、潮湿等季节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低温降低局部血管的收缩和血流速度,妨碍饮水的组织代谢和血液循环。因此,冬天出门要戴上围巾,防止脖子受凉。⑥心理护理。告知患者病情,明白颈椎病的发病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治疗不能立即见效,促进患者消除悲观情绪,提高治疗信心。 ⑦饮食指导。饮食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并给患者提供易消化的粗纤维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
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规范化康复护理。 在上述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给予:(1)西医康复护理。①颈部伸展:抬头向后倾斜,双手放在臀部,双脚分开与肩宽相等。30 s 后,低下头,前移头部,保持腰部不动。重复10 次。②锻炼颈部肌肉:双手放在臀部站立,躯干保持静止。 回头看脚后跟20 s,在两侧重复5 次。 ③拉伸颈部:双手放在臀部,肩膀向后移动,挺直胸部,低头,伸展颈部,保持20 s。 复位后再重复10~20 次。 ④伸展颈部:直立,双手交叉于颈后,头向后靠在手上,这样就可以抬头看60°以上的水平线,并保持10~20 s。 复位后分别重复10 次和15 次。 分组完成上述步骤,2 次/d。 护理1 个月。 (2)中医康复护理。①推拿疗法。 患者采取坐姿,操作线按压患者颈部背部的风池、风府、肩井、后溪、曲池、外关、夹脊穴,然后按摩或按摩两侧颈背肌肉,再用一只手托住患者的下颚,另一只手握住枕部,逐渐增加力量,伸展颈部,保持牵引1 min,最后按摩按摩两侧颈部肌肉30 min。 放松肌肉后,对颈椎进行定点旋转复位,隔日1 次,连续1 个月。②刮法。让患者露出颈部、肩部、背部,涂抹红花油或活络油等上述部位,从颈部上部开始使用刮痧器,先从中间开始,再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刮一般穴位的侧面, 以出现皮肤发热发红为准。15 min/次,每周1 次,护理4 次。③针刺护理。消毒后,用选择风池、手三里、列缺、风府、风门、肩俞、肩贞、曲池、合谷、肩井、大椎、天宗等穴位。 每日针刺1 次,护理1 个月。 ④中药酊外用。 在上述其他护理后进行,能起到活血化瘀、止痛消肿、温经散寒的作用。 中药酊剂配方:木瓜30 g、乳香30 g、桂枝30 g、花椒30 g、川牛膝30 g、三七30 g、艾蒿30 g、没药30 g、大叶龙胆30 g、威灵仙30 g、红花30 g、羌活30 g。 将其磨碎后制作中药外敷酊剂并涂敷在肩颈部位,用保鲜膜包裹30~60 min。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患者颈椎疼痛积分 (0~10分,分值越低疼痛程度越轻)、颈椎僵硬积分(0~10分,分值越低僵硬程度越轻)、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0~21 分, 分值越低睡眠质量越高)、JOA 颈椎功能评分(0~29 分,分值越高越好)、总有效率、术后颈椎恢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
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但疼痛程度轻微,对日常生活无影响。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改善,但对正常生活影响不大。 无效:不符合上述条件的患者。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4]。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两组患者颈椎疼痛积分、颈椎僵硬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JOA 颈椎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两组颈椎疼痛积分、颈椎僵硬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JOA 颈椎功能评分均改善,而观察组颈椎疼痛积分、颈椎僵硬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JOA 颈椎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颈椎疼痛积分、颈椎僵硬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JOA 颈椎功能评分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cervical spine pain score, cervical spine stiffness scor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score, and JOA cervical spine function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s), points]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颈椎疼痛积分、颈椎僵硬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JOA 颈椎功能评分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cervical spine pain score, cervical spine stiffness scor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score, and JOA cervical spine function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s), points]
组别时间颈椎疼痛积分颈椎僵硬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JOA 颈椎功能评分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 值P 值观察组(n=40)对照组(n=40)t 值P 值护理前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后5.44±1.23 5.47±1.23 0.109>0.05 1.23±0.11 2.56±0.45 18.157<0.001 6.31±0.24 6.33±0.26 0.357>0.05 1.32±0.11 2.56±0.20 34.358<0.001 13.38±0.23 13.42±0.23 0.778>0.05 5.32±0.11 8.21±0.21 77.100<0.001 12.31±0.23 12.29±0.21 0.406>0.05 27.41±1.11 24.21±1.01 13.485<0.001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观察组护理前后颈椎恢复活动时间、 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颈椎恢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d]Table 3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cervical spine recovery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s),d]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颈椎恢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s),d]Table 3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cervical spine recovery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s),d]
组别颈椎恢复活动时间 住院时间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 值P 值8.21±1.26 6.56±0.23 8.147<0.05 10.42±2.23 8.22±1.21 5.300<0.05
一些重症颈椎病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 由于恢复效果不明显,需要手术治疗。颈椎前路手术是临床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手术方法[5-7]。 由于手术部位解剖复杂,患者容易出现术后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和康复。 近年来,外科快速康复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多年的实践和研究证明, 将护理康复理念引入患者术后康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内容是优化围术期处理措施,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创伤引起的应激反应,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8-10]。
颈椎运动训练可以锻炼颈椎,舒缓颈部肌肉,对预防颈椎病和复发有一定效果。 颈椎运动训练能有效提高颈椎病的护理效果,提高生活质量。该方法简单易行,不受场地限制[11-12]。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只要做颈椎运动训练就能照顾好颈椎病。 颈椎不适或早期颈椎病可以通过颈椎锻炼来缓解。 一旦颈椎病症状比较严重,就要仔细护理,最好在专业医生的建议下进行这种颈部功能锻炼。然而,前路术后重度椎动脉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或转颈时疼痛明显的患者不宜进行颈椎锻炼[13-14]。
颈椎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 由于风、寒、湿之邪,阻塞经络或筋骨劳损,导致气滞血瘀、经络阻塞、疼痛。中医整体康复疗法可以达到健筋活血、修复椎间孔、减少滑脱、恢复颈椎正常生理曲度、解除肌肉和血管痉挛、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局部血供的目的,促进病变组织的修复[15-16]。
中医认为,颈椎病多由急慢性颈肩劳损引起,在姿势不当、睡眠姿势不佳、风寒湿等影响下,导致颈肌痉挛、颈椎失稳、关节功能障碍等,属于痹证范畴,主要用于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节阴阳平衡、散寒止痛[9]。规范的康复护理结合推拿、针灸、中药酊剂外用、刮擦,可促进颈椎周围软组织炎症、水肿消退,改善颈部血液循环, 延缓和缓解椎间关节、 关节囊钙化、骨化过程,增强肌肉张力,改善小关节功能,达到疏通经络、 通畅气血的效果, 迅速缓解颈肌痉挛症状, 减轻神经根充血水肿程度, 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因子的吸收,有效降低颈椎关节囊肿胀程度及周围软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17-18]。
该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患者颈椎疼痛积分(1.23±0.11)分、颈椎僵硬积分(1.32±0.11) 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5.32±0.11) 分低于对照组(2.56±0.45)分、(2.56±0.20)分、(8.21±0.21)分,JOA 颈椎功能评分(27.41±1.11)分高于对照组(24.21±1.01)分(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77.50%(P<0.05);观察组术后颈椎恢复活动时间(6.56±0.23)d、住院时间 (8.22±1.21)d 短于 对照组(8.21±1.26)d、(10.42±2.23)d(P<0.05)。 这与陈翠萍等[19]的研究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点数住院时间(7.58±1.21)d 短于对照组(10.02±12.40)d ,基本相似。
综上所述, 规范化康复护理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大, 可改善患者颈椎僵硬和疼痛情况,改善睡眠质量和颈椎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加速康复进程,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