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安市逸夫小学 林 斐
勇敢而勤劳的少数民族畲族在我国广有分布,特别是在福建闽东山区聚集较密,他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和抵抗外界入侵的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丰富多样的传统体育项目。常见的畲族传统体育项目有畲族武术、舞龙头、舞铃刀、打尺寸、赶野猪、操石磉、抄杠、跳竹竿、摇锅、稳凳、斗牛、赛“海马”、打柴棒等,这些内外兼修、形神兼备、丰富多彩的畲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了畲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形成了畲族文化的精髓之一。如何把这些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体育课堂,让学校体育课堂妙趣横生,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挖掘、去探究。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课程标准中把同一内容的不同目标放在不同的年级,呈螺旋上升的状态。但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往往是各年级“各管一段”,各个内容都“从头再来”,对同一内容小学、初中、高中都教,没有分不同的要求和目标,没有形成难易衔接、环环相扣的一体化教学建构,导致浪费时间,学生失去兴趣,教学效率不高。一体化的教学提倡新知应建立在旧识的基础上,新技是对旧能的拓展与延伸。因此,要把畲族的传统优秀体育项目融进一些民族学校的体育课堂,成为校本体育教材的一部分,使之丰富民族学校体育课堂,继承和发扬畲族优秀的文化精华,把畲族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有机分解到小学到高中的各个学段中,形成一体化的整体,做到各个年级、各个项目无缝衔接。
畲族的传统体育项目的器械大多是从生活、生产和反抗外界的入侵中来的,小学中低年级的体育课程中,可先从指导学生制作畲族体育项目器械开始,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制作准备畲族体育特殊器械:木锄头、扁担、棍剑、竹编龙头、竹编绣球、木制铃刀、竹制弓箭、篾球、车轮胎、长凳、木棒、竹杠、60 米长绳、短绳若干、锅形木制器材、三脚架等。畲族传统体育器械的准备应灵活取材,不能局限于项目规则,要有所创新和突破。节日登高、赛“海马”要在户外运动,“斗牛”“千人加押”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这些项目不列入教材选择。
小学在选择开展畲族传统体育活动时,要先掌握各项目的特点、方法方式和使用哪些器械,也要根据年龄特点选择安全、可行的项目。可选择几个切合本校特点的项目,从小学中年级抓起,让学生了解畲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来龙去脉和特点,渗透继承和发扬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情怀,学习基本的畲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简单动作;高年级逐步提高丰富,进一步学习掌握,使各年级形成一体化教学,衔接紧密,形成特色。经过搜集整理研究,小学中、高年级可开展的畲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目标如表1 所示。
表1
续表1
初中阶段学习任务繁重,面临考试升学压力,体育中考内容往往占用了大部分体育课时间,一些学生谈“体”色变。畲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丰富多彩,趣味性极浓,把其融入体育课堂中,将让学生耳目一新,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这些畲族传统体育项目往往融趣味和各项身体素质的训练为一体,对中考体育成绩的提高有一定推动作用。高中阶段的孩子身体素质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但高考的压力给孩子很大的负担,把校本教材中的畲族传统体育项目融进高中体育课堂,使高中孩子在体育课堂中尽情挥洒汗水,放声欢笑,缓解学习压力,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小学、初中、高中形成一体化的无缝衔接。中学阶段畲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目标如表2 所示。
表2
续表2
民族传统体育是否能够普及发展,教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调查,我市学校从事专业畲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教师尚无一人,只有少数学校有聘请民间传统体育传人进校授课。由于传统体育在岗教师极度缺乏,严重遏制了畲族传统体育在校园的普及与发展。
畲族传统体育项目以畲族武术为主,由于师资的缺乏,许多有趣的传统竞技项目都无法开展,因此学生也不能真正认识到畲族传统体育的魅力,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影响了畲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步伐。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教师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更新教学理念。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确立每个学段所学体育课程的内容、目标、实施、评价等,需要广大体育教师从思想上转变,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特点与需求分层设置,进而推动体育课程一体化的实施。
要使畲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教材中落实一体化衔接,不仅要把这一内容真正纳入学校体育教材中,使之形成一整套落实机制,建立一套评价体系,还需要有一个教师团队,去畲族集聚地开展采风、挖掘、整理,对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来龙去脉要清楚明了,掌握各项目的特点和方法规则,再通过研究、开发使之优化,对场地、器械、规则加以创新,研究出一套切合本校的落实方案,再拟订计划,坚持不懈、衔接紧密地去落实,形成学校特色,参与各项展演,让更多的人欣赏、了解、传播畲族传统。这样才能把畲族传统体育项目有机融进学校体育课堂中,才能使畲族传统体育项目能传承、发扬、源远流长,让中华各民族灿烂文化交相辉映、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