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之名始于南宋朱熹。作为教育家,朱熹建议读书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其编撰的《四书章句集注》确立了以“四书”为核心的宋明理学经典体系,成为儒家经学教育和科举考试的核心内容。此后七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四书”作为标准的修身治国之道、作为一种“天下课程”深刻影响了中华文明及其周边儒家文化圈的历史走向与教育发展。但是,这样一种“天下课程”在朝代的更迭之中逐渐演变成一门让大批知识分子埋首旧纸堆的训诂考据和思想标准化之学,使中国社会思想陷入封闭与停滞。
近现代以来,西方现代思想的传入对中国传统上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体系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但同时也开阔和丰富了中国人的思想视野,诸如英美的自由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各种后现代思潮都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相应地,中国社会从“睁眼看世界”走向“觉醒年代”,进而走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新时代。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与国家实力的日益增长,当前已有不少学者呼吁重建与发展中国本土思想体系,特别是发掘和弘扬儒家与道家学说在新时代的价值。在这一过程中,那些源于西方的思想不应被忽视或拒之门外,而应该成为一种有益的补充。想要保持中华文明的活力与竞争力,我们必须勇于创建一个开放多元、兼容并蓄和不断改进的思想体系。这一体系不仅要对中国传统的儒道之学予以创造性再诠释与发展,还要充分吸纳和融合西方独有的思想资源。对此,本文的设想是:《孟子》《论自由》《共产党宣言》《庄子》四部经典或许可以构成这样一个贯通中外、联通古今的新“天下课程”,亦可称之为“新四书”。这也要求新时代的学习者都可以被鼓励去研读和理解这四部经典及其衍生出来的文化意义、社会意义、世界意义和未来意义,以养成具有新的精神气质和全球素养的时代新人。
一、修身为天下的根本
在《孟子》一书中,孟子以雄辩的论证将孔子的语录发展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被历朝文人推崇至极,如唐代韩愈所言:“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宋代理学家程颐也有类似的表述:“孟子有功于道,为万世之师。”孟子的思想不是在书斋中闭门造车形成的,而是在战国的大争之世不断游说诸侯施行仁政的实践中发展而来,具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其提出的“性善论”“养气论”“义利论”和“天下治理观”,对塑造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精神气节和政治思想产生了奠基性的影响。
孟子认为“善”来自人的本性和同理心,正如一个人看到小孩掉入井中就会自然而然产生恻隐之心,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但这种善性就像是尚未成熟的五谷之种,需要持续地浇灌、滋养和扩而充之,才能发展成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品质。这种善性并非圣人独有,而是被平等地赋予了所有人,故人皆可且应当效仿尧舜,在追求善和发扬善的过程中发挥个人的能动性与主体意志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孟子强调大丈夫气概与独立人格的培养,“养浩然之气”,不为富贵、穷达和权势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这种性善论也被进一步拓展为独特的“民贵君轻”的仁政原则,比如孟子对梁惠王的教诲——当君主只重视自己的利益,那么结果就会是“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相反,推行仁政,使天下百姓遵照农时生产,在满足温饱的基础上予以教化,就必定能够“王天下”。修己之善性,行天下之仁政,这两方面构成了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
孟子并没有把内圣的修身之道与外王的天下治理割裂开来,而是把“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都视为修身与个体生命的延续和完成。也就是说,孟子的修身不仅涉及《大学》所说的“修齐治平”,还包括一种“万物皆备于我”的“万物一体”的生态正义。孟子的思想对于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中国特色的民主实践以及应对国际竞争和全球生态危机,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二、个性是社会的福祉
穆勒的《论自由》被认为是西方社会和政治自由主义的最强宣言,也是最早由严复译介到中国的西方著作之一。严复将其译为《群己权界论》,十分准确地抓住了这本书所要谈论的核心问题,即如何划分社会权力与个人权利之间的界线。穆勒察觉到从封建君主制过渡到现代民主制度可能出现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当政府是通过民主程序产生的时候,人们通常认为限制政府的权力是不必要的,因为他们无需防范自身的意志。对此,穆勒认为,这种无限权力很容易导致社会陷入“多数人的暴政”,有必要对政府的权力加以控制,并且提出了一条简明的“伤害原则”,即若要干涉个体的自由,唯一正当的理由是其伤害了他人。换言之,任何人只有在涉及到他人的那部分行为时才需要对社会负责,而对于仅关涉到自己的那部分则拥有绝对的自由。
这一原则暗示了人在思想、言论与个性等方面拥有近乎绝对的自由,前提是这种自由不妨碍他人。比如,穆勒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表达不同意见的自由,意见的分歧多样反而有利于对真理的探索与体认;但如果是无节制的中伤谩骂,或者是煽动暴力与不法行为就应该受到惩罚。在自由的范围内,每个人仍然需要为自己的自由承担风险与责任,这取决于个人的判断力,政府或其他群体不能因为某种行为能够带来更好的结果而施以外部的强迫。换言之,一种良好的政治制度并不是以同一的训诫、习俗或模式支配所有人的思想和行为,使社会整体趋于一致,而应该为那些可能是谬误也可能是真理的思想与言论提供足够的社会空间,为个性拓展与潜力兑现创造条件。
《论自由》明确指出,个性是社会的福祉。社会在捍卫个性并为个性提供自由空间这一点上将会获得丰硕的回报。因为伟大的社会是由伟大的个性构成或建造而成的,也正是无数的个性为社会提供了无数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和創新精神。穆勒指出,作为“天下标准”的四书五经束缚了中国人的个性发展和社会活力。在严复、鲁迅等人的推动下,近代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在某种程度上也被理解为“个性解放运动”。
三、人民性是政治的基石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是传播最为广泛和最具国际性的社会主义文献,并在过去一百多年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它为理解和践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提供了一个纲领性文件,同时也为我们反思自身境况与审视现代性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列宁曾评价道,《共产党宣言》“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提出了“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
马克思强调经济对于塑造人类历史的根本性作用,经济或物质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阶级关系、意识形态、政治与法律制度等)。他十分敏锐地察觉到资本主义社会中正在发生的经济现象:由于交通、大工业与商业的发展,生产、消费与市场走向全球化;资产阶级把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都变成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通过对剩余价值的剥削,全世界的财富被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资本主义导致劳动的异化,工人无法对劳动产生认同或理解劳动的意义;劳动分工、竞争与机器的改良会提高生产效率,但生产效率的提高反而导致商品价值的降低,工人阶级的待遇日益悲惨化,最终只能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生产过剩将引起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导致工人沦为彻底的无产者,连基本的温饱都达不到。
经济的不平等最终导致政治的不平等,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试图实现所有人在法律地位与政治权利上的平等不过是一种虚幻的理想。因此,马克思认为现代的代议制国家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他呼吁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回创造与交换物品的控制权,从而实现真正的民主。
尽管马克思主义的部分主张在今天看来似乎“过于激进”,比如将阶级斗争视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唯一方式、彻底废除私有制与市场、按需分配等,但马克思主义思想确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苏联、中国和东德等在二战后一度形成了横跨欧亚大陆的社会主义阵营,而与之抗衡的资本主义阵营也出现了改良主义和北欧的福利国家模式,使普遍的社会保障体系得以建立。《共产党宣言》唤起了人们对分配公平与社会正义的关注,正如德里达所言,全世界所有人“今天在某种程度上都是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人”。
《共产党宣言》并不反对个性解放和个体自由,而是强调所有人的个体解放和个体自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共产党宣言》强调“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并寻求建设确保这一自由成为可能的共产主义社会。相对于《论自由》所要求的形式上的个性发展,《共产党宣言》所寻求的是一种实质性的个性自由和发展。
今天的中国共产党更是把《共产党宣言》所蕴含的政治理想转变为一种“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和服务人民”的“人民性”的政治实践,把由少数人把控的社会和民主转变为一种“一切为了人民”的社会与全过程民主,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四、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庄子》是中国道家的经典,蕴含着一种超脱于人世间汲汲营营的寻常事务的人生态度。庄子常以一种诡谲清奇的语言描述了那些不在普通人视界之内的恢宏广袤的现象与寓言,然后在不断的追问与论辩中挑战和拓展人的认知极限,同时展现出一种“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的物我一体的审美体验。比如,在《逍遥游》篇中,庄子从描写鲲鹏之雄伟壮阔引发“小大之辩”:蝉与鸠满足于在树枝间的飞跃,而不明白大鹏为何要乘“六月之息”扶摇直上九万里而“图南”。正如同朝生暮死的菌菇不知道月之圆缺,春生夏死的寒蝉不懂得四季变化,小尺度的事物囿于自身的局限,往往很难理解和认识更高维度的事物。
以这样一种视角看待人间事务,世间那么多的人忙于追求功名利禄、渴望君王赏识与建功立业,岂不可笑。庄子又列举了几种不同的人生境界,比这些追名逐利的寻常人境界高一点的是内心坚定、荣辱不惊的宋荣子,再高一点的是御风而行的列子,在此之上还有驾驭六气、遨游于天地之间的至人、神人、圣人。庄子以“小大之辩”打破了我们对既有价值与追求的执着,彷佛从浩瀚渺茫的外太空注视地球上的一切纷扰,我们原本认定重要的事情似乎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接着,在庄子与惠施的论辩中,惠施认为大葫芦无法盛水也不能当瓢,樗树弯曲不合取材的要求,故都是无用之物,而庄子则反驳道,何不把葫芦作为大樽用于渡河,何不把樗树植于荒野并在它下面乘凉休息。只有从以人类为中心的单一尺度与标准的束缚中跳脱出来,让万物复归其本性,方能明白与欣赏事物的“无用之用”。
这种“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的思想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正如庄子在《马蹄篇》谈到的,伯乐因善治马而为人称道,但对马而言却意味着在鞭子与马鞍下受尽折磨、苟延残喘,这种“善治”反而变成了对事物本性的侵害;而如今治理天下的人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希望用仁义礼乐来教化人民,而不是顺应百姓固有的本能与天性来治理国家,岂不是本末倒置?
庄子认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因此,“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针对那些忘记“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儒家圣君,庄子提醒说,“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庄子》虽是先秦时代的典籍,却与当今的后现代思潮有诸多契合之处,比如对万事讲求“有用”的工具理性的批判,庄周梦蝶般的“万物与我为一”的齐物论,或者是对语言与逻辑局限性的探讨,以及一种生态主义的自然美学与宇宙美学。
五、四部经典即四重视野
尽管四部经典都是作者在特定时空情境下对某些关乎人生、社会和天下的重大问题的思考下产生的,但它们的思想价值不仅超越了其所属的时代和地域,而且可以对其不断地进行新的诠释,使其发挥不同的教育功能。例如,《孟子》强调修身立德之根本,培养中国传统的道德品质与人格;《论自由》注重现代社会的政治权利与义务观,培养公民宽容的品质和包容多元的意識与能力;《共产党宣言》代表了追求公平正义的政治理想,重温建党建国的初心,发展一种“以人民性为基石”的政治哲学;《庄子》象征着人生困顿处的一种释然的态度、移情于自然万物的审美情趣以及对宇宙自然的一种审美性静观。
这四部经典展现了四种不同的视野。《孟子》是一种前现代的、作为中国文化根本的个体修身的道德哲学;《论自由》超越了儒家精英主义,在形式上倡导一种使每个人自由发展的现代社会哲学;《共产党宣言》则主张一种在实质上确保每个人自由发展的现代政治哲学;《庄子》体现了一种带有后现代色彩、破除人类中心主义、倡导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生态美学。
这四部经典所展现的四重视野不仅体现了个体的道德维度、社会维度、政治维度和审美维度的统一,还体现了仁爱传统、自由传统、公平传统和生态审美传统的统一,其关系不能化约或简化为一种、二种或三种。每个维度都有自己的合法界限,不能取代或凌驾于其他维度。因此,它们之间处于一种对话性的、相互补充的、非等級性的关系之中。
显然,新时代的教育自信、新时代的“天下课程”不能任意地加以建构,而只能诚实地在我们所经历的历史中进行创造性发展。这四部经典既标示了我们的身份和历史,同时也使我们具有某种国际对话和理解的能力。《孟子》和《庄子》是体现中国文化传统中儒道互补的两部经典。近代以降,《论自由》和《共产党宣言》这两部现代西方文化经典分别进入汉语世界,与传统文化产生了复杂的深度互动,并构成了我们现代文化的一部分。这四部经典各具独特的意义,它们相互之间也存在某种内在的呼应或补充关系,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新时代教育关联和张力的开放意义体,并有可能成为新的“天下课程”。
学习这四部经典,不仅有助于学习者理解中西方文化与思想发展的脉络与图景,而且也能提供一种多取向和多维度的人生哲学,帮助我们建构具有本土文化身份和全球关联的价值观与处世智慧,进而有助于推动建设儒家“亲亲、仁民和爱物”的修身传统得以顺利展开的社会、政治和天下空间。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四部经典著作不仅形成了一种开放的体系,同时在形式上还表现出富有魅力的论证风格。例如,《孟子》善用排比与比喻,《庄子》常把道理隐藏在故事和寓言中,《论自由》讲究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共产党宣言》则有如同先知般的预言与雄辩。学习这四部经典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论证、沟通与修辞等高阶能力。
彭正梅,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杜威教育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本文系作者根据2021年12月15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讨论课程“中西论证比较”上的总结辞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