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炜
“问题”和“趣味”一直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两个方面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做到“疑趣相融”,使数学课堂教学既有儿童趣味,又有数学味道,值得每一位教师认真探索。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驱使学生探究学习的内驱力,能促进学生经历思考过程、建构知识。小学数学教学要关注思维构建,更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兼顾趣味,否则数学学习就会枯燥乏味。构建“疑趣相融”的数学课堂,让数学教学有趣味,让学生学习有动力,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一、巧设疑问,激发学习兴趣
“疑趣相融”的课堂始于疑,成于趣。真正的学习往往从疑问和兴趣开始,并促发学生深度思考的。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巧设疑问,让学生形成认知上的冲突,经历矛盾和困惑,由此引发探究的欲望,促使他们积极探究、主动学习。
例如笔者在执教人教版三下“年、月、日”一课时,合理设置悬念,通过“三问”的方式引入新课。“一问”:“有个三年级的同学告诉我,他只过了2个生日。大家觉得这可能吗?”三年级的孩子才过2个生日,这与“一年过一次生日”的常识相悖,很容易引发学生的疑问和好奇,自然而然就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日历中的规律探索。在教学了“每月分别有多少天”这个知识点后,笔者再次设置悬念,设计“二问”:“要记住每个月的天数真不容易!谁能想出好方法,轻轻松松地记忆每个月的天数?”问题一提出,课堂又热闹了起来,生生交流、互帮互助,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想出了拳头记忆法、歌诀记忆法、单双数记忆法等等。最后,笔者设计了综合性问题,抛出“三问”:“如果有人说自己只过了4个生日,他可能多少岁?”这样的提问,既是对“一问”的回应,对“二问”的深化,又能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平、闰年的特点和规律。这样的“三问”,点燃了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去探究学习,在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做学习的小主人,投入数学知识的海洋中积极探究,从而掌握“年、月、日”的知识。
二、疑趣相融,引发学生探究
“疑”能够引发人的探究和反射行为,积极的探究又最能促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学习是学生探究的过程,也是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法设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由潜伏冷静的状态转变为积极探究的行动,并充满热情地究根问底、溯其本源,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教学人教版四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相关课程时,面对枯燥的计算课,笔者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圣不在家,小猴子们正在分桃子。八戒数了数说:‘100个桃子30只猴子,怎么分呢?100除以30,相当于10除以3。每只猴子分到3个桃子,还剩1个。我吃点亏,每只猴子拿走3个,剩下的1个归我老猪,我就吃点亏算了。’小猴子都很感激八戒,纷纷道谢。不过,你们能算出八戒真正吃了几个桃子吗?”学生听完哈哈大笑,讲故事只是为了调动气氛、博得一笑吗?当然不是,故事背后深藏着“余数的问题”: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不变,余数也不变吗?这个问题也是本课知识的易错点。学生带着疑问积极地投入探究,可以有多种方法:(1)利用“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根据情境中的问题列式得:30×3+1=91≠100;(2)可以利用除法竖式(如图),讲清商、余数之间关系,明确这里的余数1表示1个十,而不是1个一。学生通过验算,比对竖式,悟出了余数的变化规律:如果被除数、除数都扩大或缩小相同倍数,商是不会变的,但竖式中的余数变了,余数也扩大、缩小了相同的倍数,因此余数要“还原”。在学生掌握这一规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注意“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一规律。在“疑趣”探究和体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体会到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快乐,掌握了数学知识的本质。
三、关联提问,提升迁移能力
为促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教师要精心设置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以旧引新,运用已经学习或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在最近发展区探究新的知识,既深化知识应用,也提升迁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三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出示几个不同的平面图形, 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设计了系列问题,引领学生去探究学习。教师先抛出以下问题:(1)观察图形,你知道哪些是长方形吗?(2)你是怎样找到的?有什么特征?如何去验证它是长方形呢? 当学生掌握了长方形的特征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运用探究长方形特点的方法完成以下问题:(3)尝试用研究长方形的方法学习正方形。(4)研究长方形、正方形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像这样的关联问题设计,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层层推进,逐步构建知识框架。引导学生利用学具,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动手操作的方法探究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特征,学会从“边和角”两个方面探究图形,积累经验为后续学习其他图形打下基础。通过关联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借助操作和实践,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促进他们理解、掌握概念。
四、拓疑延趣,促进学科融合
学科融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拓疑延趣,通过学科交融打破学科界限,延展学科的内核,无疑更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探究。
例如,筆者执教主题式数学课“丰富多彩的‘9’”。在课堂上,教师用“九连环”、名画“九牛图”、“九宫格”等含有9的素材引入课程,并引导学生说出关于“9”的事物或故事,如历史文化中的“9”、地图中的“9”、语文中的“9”等 。学生从9的古今中外素材展开讨论,进行联系、畅谈:社会生活中的9——汉字“九”与“久”同音,代表长长久久;语文中的9——成语九牛一毛、九死一生、十拿九稳,不代表具体数量,意指高、广、多;等等。在引入数学中的9时,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引导他们发现计算结果中的规律。教师以问题为驱动,趣味为导向,从数字9的外延、内涵进行探究。学生由此感受到,学科与学科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割裂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与生活更是密切相关的,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
数学的学科特点决定它是一种充满问题的学科,有许许多多的“为什么”,是充满“疑”的;而探究问题的过程是好玩的,是充满“趣”的。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反复思考、探究数学知识的本质,围绕“疑”和“趣”两大核心,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习得数学知识,领略数学之美。
(作者单位:福州市鼓楼第一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