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辉
学校管理是一项全方位、多层次、多因素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对教师的有效管理是重中之重,是学校提振办学水平的关键抓手。如今,学校对于教师的管理方法多种多样,有凭借个人权威而实施的人治管理,有凡事依法依规的法治管理,有领导力与道德素养兼备的德治管理,而更多的是依照过往经验、历史制度来实行管理。
就现阶段我校教师队伍结构来看,老教师年纪偏大,临近退休,工作按部就班,已没有多少热情和进取的干劲。中年教师上有老下有小,有的上班路途又较遠,工作与生活双重压力大,整天疲于奔波。青年教师基本都是80后、90后的新生代,大部分又是非师范类的本科毕业生,工作上缺乏经验。以上都是需要学校的管理者去面对、去思考、去解决的问题。
人文管理,即基于不同人各异的需求,有条理地进行分层次管理,从而助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以期通过因人制宜、因地制宜,进一步激发人的创新力和主观能动性,铸就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人文管理注重“德治”和“法治”有机融合,人文管理讲法规,但强调的是法规为人所用。基于我校的实际情况,如何充分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组建一支结构科学、业务精通、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管理者一直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实施人本管理,制订以人为本的治校方案,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以情管人,方能促进学校层面、教师队伍、学校校长发展的三赢局面,学校才有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建立人本管理制度,奠定人文管理基础
1. 上下协调,目标一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管理始终是离不开制度的。在制定学校管理制度时,要充分运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听取教职工的意见,组织全体教职工综合分析本校教与学的现状、特点及优势等情况,确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多项目标。如我校通过教职工大会,制订“勤学多思,开拓进取;民主谦逊,求真务实;廉洁奉公,任劳任怨”的领导班子建设目标,“书卷气、朝气、正气、大气”的教师队伍成长目标和“书卷气、雅气、志气、大气”的学生培养目标。
2. 完善制度,倾心服务。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应是全员自我教育、共同提高的过程;而制度的执行过程,应是全员互相监督、共同遵守的过程。随着学校不断发展,学校每学年对已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一次系统的修改与补充。同时,对于新制度的制定,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自下而上地逐层讨论并汇总上报,然后校领导层讨论教师的汇总情况,形成反馈意见并进行传达,经过多次的讨论与反馈,最终形成一致意见确定下来,并全员遵守。
二、构建校园文化氛围,撑起人文管理依托
1. 心灵对话,激发潜能。人文管理讲文化,人的情感观念在人文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人文管理在学校的实施中应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入心入脑,落实于规章制度的每一条细则。人文管理要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以健全各项规章为抓手,统筹把握教师诉求、成长路线和发展空间,在教师队伍中营造一种宽松、真诚的民主氛围,让学校成为教师“能说、敢说”、充满思想碰撞的空间。如此一来,教师才能把学校当做第二个家,才能把教学始终放在中心地位,才能将教好书、育好人立为己任。我们提倡全体教师共同完成新课程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尽可能地挖掘教师、学生的创造精神,激发师生的行动自觉,塑造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态度,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共同价值取向。
2. 搭建平台,凝聚人心。我校在进行校园人文管理的过程中,积极塑造民主、和谐、宽松、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教师在身心舒适的环境中开展教学。同时,学校通过开设教师书吧、创办校刊、开展教学竞赛、组织教学经验交流会等方式,不断磨炼教师教学技能,打造学习型队伍。同时,文体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学校不断丰富教师授课之余的实践活动,维护其身心健康。如设立教师球队、合唱团,开展球赛、外出团建等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助力教师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享受育人的快乐感,体会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感与自豪感。
为实现更好的人文管理,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学校不断建立健全教师成长激励方案:一是落实岗位责任到人,二是实行岗位绩效制度,三是引入岗位竞争竞聘。以客观公正为执行标准,从不同角度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从根本上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规章制度的设置与完善,为教师的教学和再学习提供了便利,也为学校的人文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锤炼打造管理水平,提振校园管理成绩
1. 垂身示范,具备感染力。校园里,规章制度的强力执行不可取、不可行,以人为本地唤起教师群策群力,实施尊重管理,才能形成有效的运转机制,提升管理效率。人文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讲个人权威,但这是建立在校长的管理智慧和个人人格上。校长的管理权威很大程度上来自校长的人格魅力。如平和的心态、友善的微笑、务实的工作作风、敬业的精神等,这些可以在管理中起到积极的催化作用。校长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学校的建设发展中,深深地热爱自己的学校,深深地关爱学校的教师与学生,和学校同呼吸、共命运,精益求精,才能带领教师释放最大的能量,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促进目标达成。在管理学上,这如同一个隐形的“进步杠杆”,可以“四两拨千斤”,推动学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尊重教师,具备亲和力。俗话说,工作好做,伙计难搭。任何一所学校要成为好学校,离不开全体教职工的努力。校领导作为学校管理者,想调动每一位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就要深入了解每一位教职工,关心尊重每一位教职工,倾心为每一位教职工服务。我校现有一百多位教师,他们在年龄结构、文化水平、工作经历、为人风格、兴趣志向方面各有不同。大家走到一个单位共事,最重要的最难的是人际关系问题。在学校里,学校领导和教职工,只有分工的不同,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但人人平等。学校领导一直想教职工所想,多方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关心教职工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关怀和温暖。同时,学校领导积极营造和谐的环境,与教职工进行思想上的相互沟通,达到了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利益上互相礼让的局面。
3. 知人善任,具备影响力。挖掘能人和培育能人是管理的最大价值,学校坚持“念人之功、用人之才、帮人之难、谅人之过”的管理原则,努力为教师创造学习提升的机会,为他们搭建锻炼成才的舞台。校领导积极做教师生活、工作上的有心人,深入课堂、办公室、操场,了解掌握教师的薄弱点与需求点,为其“量身打造”适合的培养体系,用心成就每一位教师。这样的管理方法,教师在适合的岗位上发挥了自身的长处,提升了工作认同感、成就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整个校园也呈现出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王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