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乐舞”视角下的初中语文教学

2022-06-15 21:20彭芬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62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诗歌

彭芬芳

【摘要】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古代诗歌作为部编本教材的重要选材来源,具有悠久的诗乐舞文化传统。该传统影响历代文学家的创作审美,包含着代表各朝代文学的人文意蕴。作为理解诗歌的关键线索,“诗乐舞”是初中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关键词】诗乐舞;初中语文教学;诗歌;人文意蕴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可知,跨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教学方法,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在新课程标准面世前,部编版语文教科书的编订已表现出对学生古典文化积累的重视,在内容上大量增加古诗词和古代名篇的篇目,鼓励学生提高古典文化审美,并对传统文化持以热情的态度。“诗乐舞”作为三种现代艺术门类,在先秦时期曾以“三位一体”的形式出现,并影响了后世文学创作。在“诗乐舞”的视角下实施教学,能为学生带来提升语文学科素养的契机。

一、“诗乐舞”的含义与表现

1.“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含义

“诗乐舞”,即诗歌、音乐与舞蹈。“诗乐舞”三位一体最早可追溯至上古时代,指诗歌、音乐、舞蹈在今天虽然分为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它们的来源实则相同,并因共同的节奏与韵律结合在一起。在上古时期,甚至到先秦时代,这三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存在。

2.“诗乐舞”的发展

诗歌是人类文学中最古老、原生的文学形式。诗歌这一艺术形态的发生,远在原始的时代,一般认为,“诗乐舞”在我国上古时期就已经出现。在文字出现以前,人们将表达情感的词句口耳相传,后又将这类词句审美化,加上韵律、曲律等,进一步形成歌谣。歌谣即为诗歌的前身,多用来记叙身边群体或自然,只在小范围内传播,难以在历史上流传。由于原始社会中有集体劳动的需要,劳动者往往在劳动过程中有与之配合的劳动呼声、劳动动作、劳动音响,这就形成了劳动文字、音乐和步伐,即后人所说 “诗、乐、舞”的雏形。随着艺术审美的提高和国家观念的形成,文字的范围逐渐从劳动主题拓展到祭祀、歌颂等方面,出现专门的机构及人员负责音乐、舞蹈的编排,三者的结合在审美上有着巨大的进步。这段时期的诗乐舞是三位一体的,直到后世才因个性化的发展而逐渐分离,形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三种艺术形式。

二、“诗乐舞”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体现及其人文意蕴

1.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诗乐舞”——以《关雎》为例

自统一使用部编版语文教材后,古代文学篇目较于之前的变化是数量更多、题材更泛。其中不乏有选自《诗经》、先秦诸子文学和历代文人诗歌的作品。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潮流下,转换应试教育思维、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古典文学的韵味,成为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要课题。“诗乐舞”作为自上古以来便影响后世的文学传统,是教学的切入点之一。

《诗经》是部编本选材的重要来源。但《诗经》成著的时代距今已相去甚远,其句式、语法和用词也和现代汉语有着较大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对创作背景概况和字词翻译方面的困难。其次,在诗歌学习上难免浮于表面,执着于钻研字词而不理解其时代特点。甚至受网络翻译的影响,将错误释义带入文本,这无疑是在诗歌的学习道路上设置阻碍。“诗乐舞”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时代特点,引导学生学习“诗乐舞”,可以为学生提供诗歌学习的新角度。

以八年级下册中的选文《关雎》为例。此诗用模仿雎鸠应和的叫声起兴,引起一段君子对淑女的思慕与追求之情。全诗均使用四言句式,兼用以“之”结尾的句型,将君子对淑女的相思融入句式之中。并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反复诵唱,体现“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的过程,以此对应君子“寤寐求之”“寤寐思服”的相思之苦,侧面体现君子对淑女的渴慕之意和追求之决心,表现了层层递进的情绪。对于诗本身而言,它采用《诗经》一贯使用的比兴、双声叠韵等艺术手法,在内容上表现了早期人类社会中勇敢追求爱情的画面。而在音乐性上,由于《关雎》采用的是四字句式,句子短小精悍,又兼有“窈窕”“参差”“辗转”等叠韵词、双声词的使用,在诵读时有朗朗上口的特点。再加上韵脚的变换,句与句之间的节奏感变得更强,使诗歌在无形中形成抑扬有度的音乐美。至于舞蹈性,诗中不乏具有动作美的句子。如,“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荇菜在水中浮动的画面与人或左或右地摘取荇菜的动作既有舞蹈动作中的柔软性,又带有情境美。不仅如此,短小整齐的诗歌句式还有利于舞蹈的编排,《关雎》显然适合于此。直至今日,《关雎》仍是被用来重新谱曲、编舞的重要民歌素材之一。

2.“诗乐舞”与人文意蕴

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阅读与鉴赏方面对七至九年级学生提出了要求,即“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要求学生挖掘并体会作品中的人文意蕴。“诗乐舞”的出现,与其所在的时代背景有相关性。从此视角下出发展开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部编本选取了不少唐诗宋词作为学习篇目,而“诗乐舞”的再现尤以宋代为盛。宋代时,统治者一改“重武轻文”的风气,士大夫的地位不断上升。商业的繁荣,使市井文化与时兴盛。各类娱乐方式出现,歌与舞的艺术进一步发展。大批文人、娱乐方式与艺术的结合,造就了宋词的繁荣。宋代瓦舍勾栏中的专业歌者、舞者与其他民间艺人将配有曲的词融入舞蹈中,这也就解释了“诗乐舞”重新抬头的原因。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头一句“醉里挑灯看剑”有剑舞之风;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把酒问青天”和“我欲乘风归去”两句写出了飘逸潇洒之感,颇有动作美,直至今日也有人为之传唱编舞。“诗乐舞”在宋代的再兴,展现了宋代文人环境之和、娱乐之繁、歌舞之盛,而这些都构成了宋词的人文意蕴。

三、诗乐舞观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1.引导学生感受“三美”,寻找作品的“诗乐舞”

“三美”即指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是闻一多提出的诗歌理论。它要求诗歌中要有整齐可观的诗歌、富有节奏感的句子和浓丽具体的意象,这实际上是对“诗乐舞”的继承。教师在进行古代诗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字词上的积累,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自觉发现诗歌中的韵味、音乐性和动态美。

2.挖掘作品意蕴,感受人文情怀

每个时代的作品或多或少都带有特别的意象,该意象往往映射出时代的独特背景与审美观。如,上古时期的作品多用白描的语句直抒其意,用词直白,这与商周时期朴素的劳动生活不无关系。又如,唐代“上官体”诗人的作品,其中不乏有“辇道”“殿”等象征宫廷的字眼和“流水”“虞琴”等代表文人意象的字词,这和典雅雍容的唐代宫廷氛围与士子文人气象有莫大的联系。可见,对这些字词和意象的把握是有益于作品理解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能仅停留于表层,更需要散发思维,对文章要有“一诗三问”的自觉:诗中有哪些独特的人文意象;为什么会选择这些字词;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诗歌风格。“三问”不限于此,但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感受作品的韵味。

3.课堂实践演绎,感受语言情境

课堂演绎,既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的手段,也是建立其文化自信的过程。具备“诗乐舞”三位一体的作品,既可言、又可歌、也可舞,是学生在课堂上创作演绎的素材。即便是以诗乐为主的作品,我们也可以从中挖掘其动态美。利用学生的想象力再作文本的复原和创作工作,以此达到 “理解文本——还原文本——切身感受——理解文本”的理想学习过程。由学生还原文本并填补文本中的“空白”,既能体现不同学生对文本的不同理解,实现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又能使教师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与年龄阶段特征,达到教与育结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钱志熙.歌谣、乐章、徒诗——論诗歌史的三大分野[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1):1-15.

责任编辑  温铁雄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诗歌
访谈:和诗人一起进入诗歌的梦
少年总有一个爱上诗歌的理由
诗歌不除外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初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法的运用策略之我见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