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之韵 壶之味
——浅析《上合竹壶》的创作感悟

2022-06-14 08:11仇伟中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4期
关键词:竹节茶壶竹子

仇伟中

中国自古以来便带有一种自然的浪漫,在观赏自然的过程中,总能生出各式各样的感怀,“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对于竹的赞叹总是会延伸出种种高贵的品质,进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观赏竹让古人诗韵顿生,并以竹比人,因为竹正直有节,竹坚韧挺拔,竹有着一股人人向往的风骨。所以自古文人咏竹,画家绘竹,紫砂艺人便将竹与壶结合,创作出了各种外形丰富的紫砂壶造型,紫砂《上合竹壶》便是由此而来的。

紫砂《上合竹壶》继承了传统紫砂壶的经典结构,并通过独特的形体设计,做到了整体的圆、稳、匀、正,并在这一基础上加入了一些新的外形变化,从整体的设计上同过去的同类作品拉开距离,力求创造出一个更加新奇的紫砂壶形态。

紫砂《上合竹壶》的造型参考了传统竹形壶的外形塑造,将竹子的外形特点纳入到茶壶整体的结构当中,并凸显了其中“合竹”的独特韵味。所谓“上合”便是将茶壶的壶体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两相结合便组成一个完整的壶面,这把壶的壶身塑造便是以壶面中央的一圈竹子为分界点,均匀的上下两分,并生动地制作了竹节、竹叶等装饰依附其上,这在制作中并不是真的需要将茶壶的身筒分成上下两个部分来制作,而是采用拍打好身筒曲线以后用泥条贴塑的方式来制作,这样的好处是制作较为简便,不需要借助虚陀,减少了镶接工艺,让壶身尽可能的完整,提升自身的强度,而贴塑法是紫砂壶制作中相当成熟的装饰方法,用简单的贴塑即可完成“上下相合”的概念,让茶壶的造型看起来更为生动,有别于过去同类紫砂壶那种呆板的竹的印象。

在当代紫砂壶造型设计中,传统经典的茶壶造型始终流传,其造型给大多数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固有印象,新的设计很难冲破这种被固化的感观,所以在制作一些自古流传下来的题材的时候,就需要寻求打破这种固有印象的同时,还能够形成相当合理的接触度,这把壶的装饰设计便是这样。壶身中部的圈竹呈半浮雕状态包裹着壶身,在这根竹子的竹节上延伸出一些骨肉匀亭的竹节、竹叶贴塑,需要重点指出的是,这部分的装饰不是直接点缀于竹段上的竹叶,而是需要枝叶相连,这一方面符合竹子生长的自然规律,同时也能通过这样延伸而来的竹枝强化中央圈竹的主干地位,让整件作为围绕这一圈竹而展开。

在竹子的造型发生变化的同时,紫砂《上合竹壶》还引入了一种全新的情景设计。紫砂壶的故乡毗邻竹海,地处江南,江南特有的细雨便是一大情景特色。雨后的景色可以通过简单的暗示来加以展现,在茶壶上塑造一只小小的蜗牛便可以呈现。在紫砂《上合竹壶》的壶盖中央,以蜗牛的轮廓塑造了一枚壶钮,且这枚壶钮还采用了与壶身颜色不同的本山绿泥来进行制作,明黄的靓色非常的显眼,也将雨后的情景带入其中,竹林与蜗牛,雨后的江南,自然的情景衍生,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到浪漫的想象之中。可以说这把壶将除了竹子与蜗牛一切的事物都加以省略,仅仅是两者的搭配,就产生了不俗的情感效应。同时壶把的造型也相应地衍生出不同的变化,通常是单竹节圈把的造型,在这把壶上塑造了两端紧密相连的双生竹节把,仿佛是竹与竹之间相互叠加扭曲,现实中自然是不会产生这种画面的,唯有在作品所指向的特定情景中才会出现,那便是雨后所遗留下的水滴中的竹林倒影,这样的情景通过作品艺术化的加工,反而合理地呈现了出来,竹的意趣,形的韵味,不由地让人感叹紫砂艺术的精湛与巧妙。

紫砂《上合竹壶》的造型设计,融合了传统紫砂竹形壶的种种优点,继承了对竹子造型的塑造表现方法,同时又融入了全新的设计思想,将造型之外的情景引入其中,呈现出抽象但合理的情感表达,且相当符合紫砂壶自古以来给人的一种简洁的视觉观感,在新的设计中获得了合理的造型与意韵的平衡。

结语:传统紫砂壶一直强调“精、气、神”的塑造,这是一种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说法,将其拆解开来,便是紫砂壶的“圆、稳、匀、正、意、趣、情、景……”根据创作者对不同作品的理解,这还可以细分成更加专业和精确的领域,这符合紫砂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向着多元、个性的方向不断发展和传承。

猜你喜欢
竹节茶壶竹子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学做“竹节人”
你所不知道的竹子
竹子为什么长不粗
“竹节人”中说“趣味”
竹子的中间,为什么是空的
带孔的茶壶
独一无二的茶壶
卷纸小茶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