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浅析作品《秋韵》的创新之举

2022-06-14 08:10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4期
关键词:秋韵器型东篱

陈 进

紫砂艺术发展至今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在这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历史里,紫砂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中国艺术领域独领风骚。紫砂壶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集书、画、印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以包容性与艺术性而显著,具有浓烈的个人特色。作品《秋韵》运用了堆花的装饰手法,以少见的十分华美的色彩堆叠在紫砂壶之上,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秋日菊花盛放图。

作品《秋韵》是一件经典的石瓢造型的紫砂壶。石瓢是紫砂艺术中最为经久不衰的一款器型,然而,石瓢之款式也并非一致,按照器型,石瓢壶还可以细分成高石瓢、矮石瓢、景舟石瓢等等。而这款子治石瓢也是在石瓢壶造型上的改良之作,有筋骨,有风韵,是一件传统意义上的经典佳作。可以说,此件作品把传统的精髓掌握到了极致,骨肉亭匀尽在其间。

然而,当今的社会,并不需要一板一眼地继承经典,而是倡导在经典的影子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一味地循规蹈矩,只会让思想落后,想要在艺术上真正地升华,就需要大胆地超越自我,把一切想象变成现实。此壶一改紫砂壶往常的低调内敛,以外露的形式直接地表现主题,盛放的花朵在壶身簇拥着,团聚着,热烈着,一种蓬发的生命力就快要从壶上迸发出来。紫砂艺术与自然主题的结合并不少见,但是如此奔放而热烈的表现形式实属特别。很多人总觉得华美是一种俗气,但是从这把壶来看,你会感觉这是一种炽热而外露的美,是毫无保留的美,它将生命的短暂充分解读,让每一秒都是最充实的存在。

“秋韵”是一个非常有诗意的名字,因此在看到此作品的时候,人们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恬静而美好的境界。此壶的主题有一定的深度,意在构造一个如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般的世界。江南的秋天短暂而美丽,菊花盛开的美好贯穿了这个短暂的秋季,成为这个时间里最令人惊艳的场景。创作者将菊花的生命力融入到了紫砂创作之中,这把壶仿佛也有了坚定的意志力,有了菊的魄力和菊的魅力。

从造型上观之,此壶整体呈三角形,让人感觉稳重端庄。壶身挺拔而有力道,给人一种精神抖擞之感。整体的线条简洁而有韧劲,同时也融入了南方小桥流水的婉约隽永。子治石瓢是一件最具有几何特征的器型,此壶由上而下,自上部到下部的地方皆是直线,有硬朗凌霄之意。自底部而出的线条有向外扩开的趋势,想跳向上,有一种托举之力,宛若托起整把茶壶。从此壶上你能明显地感受到万物间的阴阳调和,虚实结合。

壶流与壶把是相互呼应的存在,两者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拥有着相同的几何风格,以硬朗的线条展现此壶的干净利落。壶流平而挺,暗接的手法让壶嘴与壶身融为一体,如树之新枝,浑然一体。而壶把呈一个倒三角形,与壶身一正一反,相互呼应,同时也保证了整件作品的和谐。此壶的壶盖是一个平面,从盖面到盖沿的过渡十分平滑,是呈一个自上而下的缓慢走势,因此壶盖有着很强的压迫感,让此壶更有几分凌厉。

壶钮居于整件作品的最高点,起到了对整体线条的连接与调和的作用。仔细观察会发现,壶钮也是一个三角形的存在,这也是一个典型的桥状钮,但是两端与壶盖连接自然,有若隐若现之感,给人以无限遐想。然而在线条的处理上是刚柔并济,柔中有刚,完美地调和了此壶过多的硬朗之感。

壶身的装饰是用泥绘来完成的,壶上的颜色十分丰富,正开得绚烂的菊花是澄澄的橙色,鲜明而有活力,而还是个花骨朵儿的菊花是嫩黄色,有几分的稚嫩,还有一朵黄中带粉的菊花,占据了最大的篇幅,在壶身的中央盛开。这些菊花都开在悬崖上,盛放在一个荒无人烟的恶劣之地。没有人们来欣赏,只能与蝴蝶相伴。这样的意境有些凄凉,也有几分静谧,仿佛给人以返璞归真的自然情趣。

此壶名为“秋韵”,通过菊花来渲染秋日氛围,更是通过菊花抒发了创作者自身的情感。物质生活的丰富并不代表着精神世界的富裕,一把好的紫砂壶恰好就能传递思想,共享灵魂。作品《秋韵》寄托了魏晋时期文人雅士们追求精神价值的寄托,构造了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美好境界,让人去感受那短暂却又美好的淡然时光。

结语:紫砂壶从来没有被实用性能所禁锢,而是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一骑绝尘。作品《秋韵》涵盖了传统紫砂器型,创新紫砂思想,经典装饰技巧,以独特的文化性再现紫砂艺术的辉煌。

猜你喜欢
秋韵器型东篱
李久香
秋韵
深秋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秋韵》
南湖秋韵
秋韵
浅谈紫砂壶的器型与功能
世间每一朵菊花,都有东篱的香气
何不采菊东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