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
经过百年发展,中国大学校史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史文化,作为其载体的校史遗产也成为学界关注的对象,传承和利用校史遗产的育人作用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过内容挖掘、管理改革、模式创新等途径,探索出新时代传承红色根系的大学校史遗产育人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利用也成为党和国家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利用也进入了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高等教育发展史也具备了文化遗产的价值与功能。而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1]能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从文化遗产的视角解读大学文化能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可以更好地发挥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绵延着中国高校最深的红色根脉,其红色校史文化特点突出,具有突出代表性,本文将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史文化为例,从文化遗产的视角下探讨新时代大学校史文化的育人功能。
大学校史的文化遗产价值
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将文化遗产的定义明确了下来,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其中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然而在具体实践中,文化遗产的概念逐渐被扩展,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这种概念的扩展,是人们对文化遗产认识逐渐深化的过程,而在教育领域,也有学者提出“教育遗产”的概念,认为教育遗产是:“特指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早期学校、图书馆、学术机构等有关教育的遗存。”[2]据统计中国教育遗产十分丰富,在已公布的八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从宋元到民国的教育遗产近150处,而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教育遗产的数目则远超此数。而其中的高等教育遗产则是各个学校校史的物质载体,如北京大学红楼、清华大学早期建筑、武汉大学早期建筑、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早期建筑、四川大学早期建筑等已成为各个学校的文化象征和精神标识。
校史是一所学校的历史,校史文化是基于校史所形成的精神和物质积淀,校史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文化遗产,其具备了文化遗产的价值和功能,对于大学文化育人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高等学校对校史的编著、整理、研究越来越重视,回顾历史,烛照未来成为高等学校校史研究的主要目的。
高等教育遗产是高等教育史的物质和精神载体,承担了传承和见证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其中大学校史文化及其物质表现是高等教育遗产的核心内容。1984年8月,当时的国家教委下发《关于编写校史的通知》,《通知》要求各高等学校应当编写校史、校志、年鉴等资料,因此,校史编研工作成为教育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自此很短的时间内,高校校史研究成果从记录编年到专项研究,层出不穷,而且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其研究成果广泛传播,受到高校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校史研究方面,出版了大量的编研成果,丰富了中国史的研究内容,校史研究已经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也成立了校史研究分会,校史研究日渐成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范式和极具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
随着校史研究越来越深入,挖掘校史资源成为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校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其也具备文化遗产的普遍价值。文化遗产的价值在传统意义上遵循《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物藏品定级标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等文件划分为历史、艺术、科学等三方面。校史文化因其真实性而成为可靠的历史见证,作为见证,校史文化成为人们借鉴历史的参照,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的突出价值就是成为一种具有极高辨识度的符号,每个学校独具特色的校史文化能够成为代表其发展历史和精神文明的符号,是区别于其他高校的精髓之一。研究和保护校史文化,本身就是对科学技术发展史和高等教育史的再认识,其科学价值不言而喻。
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化遗产的价值也在被创造、被建構。随着对校史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校史文化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必然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炼和总结,而且历史、艺术、科学的教育功能在校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中更为突出。
校史文化遗产资源类型
校史文化遗产资源主要包含了建筑遗产、文博场馆、档案资料等方面的内容,我们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列举该校校史文化遗产资源的情况。
(一)建筑遗产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主教学楼等四座建筑,是西安高校中最具代表性的苏式建筑,始建于1956年8月。其中主教学楼建设图纸直接参考苏联列宁格勒布琼尼军事通信学院的设计图纸,按照军用标准修建。该建筑群于1958年竣工,一度是西安规模最大的苏式建筑群。2016年,入选“西安市优秀近现代建筑第一批保护名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校区主教学楼,既是承载学校记忆和历史的重要地标性建筑,也是所有西电人心目中精神家园的共同寄托。
(二)文博场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史馆展厅面积约600平方米。通过大量照片、实物资料和部分珍贵历史档案,以及文字说明、图表、沙盘模型等,充分展示了学校自半部电台起家,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转战陕北,抗日救亡,历经多次分合迁转而矢志不渝,兴教办学的九十年光辉历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电子科技类博物馆,分为序厅、通信厅、雷达厅、计算机厅、电子元器件厅、电子测量仪器厅、未来厅、室外展区等八个部分,共收藏了电子科学技术发展历史上近5000件代表性实物,利用现代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多维呈现了电子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和我国军事电子事业发展的历程,展示了西电建校以来为中国电子科技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弘扬一代代电子科技工作者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无私奉献、不断探索创新的崇高精神。
(三)档案资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门类齐全,资料丰富,截至2019年底馆藏共计130317卷(盒)档案。其中包含有华北电讯专科学校、中央军委工程学校等历史阶段的重要档案实物资料,这些资料已经成为校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育人價值。
每个学校因其发展历程不同,积累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史文化遗产资源,这些资源都是其历史的见证,传承与利用好珍贵校史文化遗产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校史文化遗产资源的传承与利用
校史和高等教育史的研究已经十分成熟,每个学校都有其独特的研究范式,但缺乏对校史文化的文化遗产价值和功能的深入认识,特别是对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总结和编著大学历史,传承和利用校史文化,发挥校史文化遗产的育人功能较为欠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作为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具有独特和丰富的教育文化遗产,在传承和利用校史文化遗产方面做出了一些积极探索。
(一)注重内容建设,重视校史编研
新时代的大学校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利用,首先应当从长时段、多角度、宽领域梳理学校发展历程,总结办学经验,形成包含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大学校史文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其发展历程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紧密相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史文化。近年来,西电先后总结出版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史》《光辉岁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事记(1931-2016)》《往事访谈录》《西电与抗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舍变迁图集》等著作,系统地梳理了学校办学历史,为深入发掘校史文化遗产资源奠定了基础,这应当是校史文化遗产传承与利用的前提,如果缺乏校史编研的支撑,就无法掌握校史文化遗产资源的具体情况,更谈不上传承与利用。
(二)改革管理体制,整合遗产资源
校史文化遗产类型丰富,并且大都分散于学校校园,在管理和利用上都存在体制机制的阻碍。因此,整合校史文化遗产资源是更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的关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过人事机构改革,整合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三馆资源,将学校档案文博资源通过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促进协调发展。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重视校史文化遗产资源的传承和利用,“三馆合一”模式逐渐成为高校校史文化资源管理改革的方向,譬如中山大学成立了“文献与文化遗产管理部”,以资源建设和文化传承为主线,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文化遗产保护、文博档案管理和多校区校史研究同步发展,为学校文化传承提供支撑。这也是校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利用在管理机制体制方面的借鉴。
(三)创新育人模式,务求育人实效
校史文化遗产在传承和利用的过程中要贴近受众,而其最核心的受众则是在校师生。因此,需要在资源建设和管理模式改革的基础上,创新育人模式,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育人活动,拓宽宣教渠道和覆盖面,以新兴技术手段为突破口,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打造育人的网络阵地,推动育人工作多样化和灵活化。并且要注重育人实效,不能为了宣传而宣传,为了教育而教育,要让校史文化遗产所蕴含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与受众产生思想和精神上的共振,真正让校史文化遗产成为师生的精神认知。
结 语
党的十九大以来,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指向,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根本性转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在追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以“服务业为代表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文化、教育、卫生等有关部门成为主导部门”。[3]高等学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职能,其中的文化传承创新则是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应有之意,也是新时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新时代,通过文化遗产理论的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校史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利用,是“双一流”建设的需要,也是高等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而且传承和利用校史文化遗产,能够进一步加强和促进文化育人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J].求是,2020(23):4-9.
[2]周俊玲.论教育遗产的文化价值及其保护利用[J].西北大学学报,2015,45(01):21-25.
[3]洪银兴.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视角——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J].南京大学学报,2018(2):5-11.
作者简介
张 朝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馆员,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博物馆学、考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