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语文作业设计有讲究

2022-06-14 23:15:56谢彩霞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2年5期
关键词:双减布置作业

谢彩霞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各地各学校都把目光聚焦在限制作业时长、控制作业难度以及对作业总量的宏观调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满足学生个性化的作业需求、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是继续落实“双减”的关键。语文作业涉及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教师应提升作业设计能力和设计水平,合理有效地布置作业,实现减负增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的语文作业更有创意,更有效提质赋能。

作业布置要注重实效性,教师一定要先“试水”,确保难易适中,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有效的作业设计是教师根据教学进度、教学目标,从一些资料和课本中挑选能体现本节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活动经验的题目。布置作业应结合课堂所讲内容精心筛选,对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的内容,课后可以不布置或少布置,而对大多数学生未熟练掌握的知识,课后要加强训练。

先“试水”,也就是教师要亲自做题。对于作业内容,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了解题目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知识要点、难度分布,根据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准备辅导策略。特别是涉及一题多种答案和阅读理解题型时,教师更应该提前“试水”作业,全面思考,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种答案,做好预案,以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另外,把作业有机渗透到教学中,上课时更有针对性。学生上课时听懂了,做作业时也轻松了,自然就能高质量完成作业。

作业布置要有层次,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效发展

布置分层作业,不搞“一刀切”。可实行保底分层作业,分为三种:一种是以基本知识为主的基础题,有一定的模仿性,主要是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达到“会”的目的;第二种是提高题,体现知识技能的转化和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目的是培养技能;第三种是体现知识优化过程的拓展题,具有创造性、灵活性,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做到因材施教,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巩固语文核心素养,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落实分层作业,除了将题目进行分层,也可以考虑对学生进行分组。一般一个组不超过6人,学生水平各异,组长负责监督作业完成、收取作业、基础知识的落实等。

每个学生能力存在差异,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形式、数量、难度的作业,即“作业套餐”。如学习了古诗《芙蓉楼送辛渐》后,我设计了如下几项作业:背诵默写古诗《芙蓉楼送辛渐》;古诗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请你发挥你的想象,试着把当时的画面写下来;再学着背熟一首类似的送别诗。这几项作业,除了第一项必选,后面的作业任意选择,既让学生吃得“饱”,又吃得有“营养”。

分层布置作业,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体现。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培养了他们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真正给予孩子们一片自由的天空。教师也从以前的“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思考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更好地引导学生全面地发展。

设计个性化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师可以在布置作业时适当改变一下形式,让作业变得更生动、有趣。如观看了《少年中国说》后,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片段进行录音,在班上开展录音朗诵比赛;学习《繁星》,要求学生模仿原作写诗,自由想象,做一回小诗人;利用节假日,为老师、家人、同学写一段祝福语、送一张贺卡等。这样的作业形式生动活泼,人人都有内容可说、可写,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语文作业。

家庭作业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实效。如每周让学生看一次《新闻联播》,记录下自己最喜欢、最关心的事情,这样的作业既能引导学生从小关心国家大事,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学习不仅仅在课堂上,也不仅仅在作业本里,开发各种形式的作业,让作业在书本里、大自然里,在家庭、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里,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认识生活。例如,寒假实践作业可以设计这些内容:参考老师提供的书单,也可以自己挑选课外书进行阅读;开学后推荐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并说明推荐的理由;采访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自己的小伙伴等,记录他们的新年愿望,简要写出自己的采访感受;每日拍一张照片,配以文字记录寒假生活;收集在广告牌、杂志、报纸等上面发现的错别字,指出错在哪里,正确的字该怎么写并记录下来;记录一两件值得纪念的家庭大事,一句话、一段话均可;研究“年”“钱”“福”字的起源和演变……

复习作业布置一定要精挑细选,有针对性

“双减”政策之下,更要求“教”有目标,“练”有重点,全面提升作业的质量。

可到了复习这一环节,语文中的读、抄、做题是必不可少的,但大量机械抄写作业会让学生产生麻木、厌倦情绪。因此,复习前要根据学生情况制作一份详细的复习进度表,每一天复习什么、作业布置什么、作业量控制在多少都要列出来。另外,复习时尽量不“满堂灌”,除了方法归纳总结外,每堂课可留出10分钟给学生在课堂上做相关练习。例如,单元复习的时候,教师留出10分钟让学生做一做单元的典型题目和难题,让做得好的学生评讲或者教师评讲,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保证了学习效果。

复习时随意选用资料,很容易搞成“题海战术”。因此,复习需要结合学生掌握的情况选择针对性练习,不能指望一张练习卷解决所有的问题,要选择适合本班学生的习题。复习题的设计一定要参考自己的作业批改记录和学生的错题本,可以选取不同难度的题型,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经典题型可以让学生动手抄题,在课堂练习本上完成,并且给足时间当堂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和审题能力。

总之,教师要落实作业量的管控要求,减轻作业量,确保学生得到足够的休息;规范作业布置流程,注重学生个别差异,提高备课质量;进一步探索研究作业评价,突出核心素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让学生的学习张弛有度,让学习成为一种快乐,学生才会主动学习,“双减”才能真正落地。

責任编辑/李慕绚25FD6154-391F-4604-85A4-A6BA1E8ED898

猜你喜欢
双减布置作业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快来写作业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作业
故事大王(2016年7期)2016-09-22 17:30:08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早期教育(2016年5期)2016-08-23 12:05:08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