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卉
“双减”政策实施落地后,学校为切实减轻低年级学生的学业负担,科学评价学生综合素养,在学期末取消了传统评价,即固定时间、固定场所、固定内容、同一评价方式的“三固一同”的纸笔考试,采用多样化的“游考”形式进行测评,对学生语文素养进行综合评价。本文以小学低学段语文期末“游考”方案为例,尝试为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提供些许借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中强调,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按照不同学段的课程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采用合适的方式提高评价效率。2021年8月30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学校期中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等。期末阶段更要强化教学管理,巩固“双减”落实成效。
“游考”是用“游戏”的形式,通过“游园”的方式进行阶段性测评的一种新型表现性评价方式。本文认为“游考”是通过游戏、游玩、游园的方式,达到游学的目的。与传统的纸质化考试相比,“游考”侧重于表现性评价以及情景式、实践性的学业评价方式。虽然“游考”不是因“双减”而产生的新词汇,但“双减”政策的实施赋予了它新的时代使命。
一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转折期。学校以“游考”的方式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消除学生考试时的焦虑和紧张情绪,以便向中高年级纸质化考试顺利过渡。小学低年级无纸化考试迈出了“寓考于乐”的重要一步,以游园会、嘉年华、游戏闯关等形式进行考核测评。这一方式既减轻了学生的考试负担,也有利于合理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又能更好地鼓励教师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创新精神,从而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优化作业设计,促使“双减”政策真正落地。
“游考”的設计原则
遵从测试性原则,让“游考”更明确。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游考”是“考”非“玩”。如果把“游考”等同于游玩,学生参加之后就没有任何思考和启发,《通知》中要求,要准确把握考试功能,发挥诊断学情教情、评价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功能。“游考”考题要围绕本学期语文教材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实施评价,充分将语文学科知识内容融入各种闯关比赛中。
把握区分性原则,让“游考”更准确。由于传统纸笔考试内容固定、时间固定,只能通过一张卷子的得分情况来达到对学生学业成绩的综合性测评。但每个学生在经过一个学期的语文学习之后,字词认识、语言表达和语感的能力都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游考”内容时考虑到内容的梯度和坡度,以此来检测不同学生的学业水平。比如,学生在正确回答书本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适当提出一些课外的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知识储备,从而给予正面合适的评价。同时,“游考”不是选拔和竞赛,要关注和呵护少部分学生的“短板”,在自身成长的基础上,把评价指向学生内在的世界,激发他们向善、向上的成长力量。
注重整合性原则,让“游考”更全面。传统的期末纸笔考试,是用试题来检测一个班级的学生在本学期的学习效果。检测内容单调又片面,“游考”的方式可以设计得更全面。一方面,可以从教材知识点出发,适当增加课外知识的考查,加强课内外沟通,培养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综合其他学科的内容,如体育、音乐和美术等,用表演、画和唱的方式,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游考”的设计与实施
一年级语文“游考”的设计与实施。一年级语文的“游考”,主要考查学生在本学期语文学习中获得汉语拼音朗读拼读、识字写字、背诵积累、口语交际、看图说话等能力。主要环节有“拼音大闯关”“汉字摘摘乐”“写字抽抽乐”“记忆我最强”“阅读能量站”“说话欢乐谷”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手持“集章卡”,自行选择闯关顺序。“游考”结束后,印章数量就是学生获得的分数。(以下图“阅读能量站”为例。)
二年级语文“游考”的设计与实施。二年级语文“游考”分为“词语大比拼”“诗词对对碰”“你比画我猜”“找呀找朋友”和“口才小明星”五个关卡。考查内容注重学生的语文基础素养,充分将语文学科内容融入各种游戏中,让语文好学、好玩。学生全部闯关成功,获得“语文小达人”勋章。
小学低学段语文“游考”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前期的准备工作需要细致考虑,比如场地的划分(室内、室外)、情景搭建、道具的筹备(计时器、转盘、刮刮乐等)、人员的安排、考场指引和安全保障等,还可以邀请学生家长、社区工作者以及高年级学生参与体验。语文“游考”其实就是一个引领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学习“地图”,在考试中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加强语文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游考”是将考试形式从书面测试转向情景化测试,考试内容从考查知识量到考查综合能力,考试评价从唯一的分数到围绕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来综合评价。以“玩”代考,“游戏闯关”是近期学校在落实“双减”政策、探索变“考”为“玩”的创新之举。教师将知识、能力等综合素养作为考查内容融入学生感兴趣的趣味活动中,通过观察学生表现及任务完成情况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责任编辑/周小益5D23928C-3911-485C-A020-DBB3A572B8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