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视域下中小学开展气排球项目的SWOT分析

2022-06-13 02:47:22
林区教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排球场排球运动

刘 跃

(盐城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引言

气排球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史,近年来得到较大幅度发展,且受到各年龄层的普遍欢迎。气排球比传统排球要轻,质感相对较软,上手快,运动体验较好,危险程度低,能锻炼到身体各个部位,对于尚处于身心发展阶段的中小学生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因此,如何在中小学开展气排球项目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本研究对中小学开展气排球项目进行SWOT分析,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

一、中小学开展气排球的相关利益主体分析

(一)政府与社会

《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把加强学校体育、大力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有力抓手,保障体育教学课时,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等,中小学体育教学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在全民健身、体教融合的背景下,政府支持中小学积极推广青少年气排球项目,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

(二)学校与教师

在大多数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较为完善,尤其是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普及性高的运动场地和设施更为完善。但多数学校都没有气排球专门场地,极少数拥有专门气排球场地的学校,也是在排球场地基础上改建而来。而且,对于气排球项目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较少。对教师的调查分析显示,专业气排球项目的教师短缺,但相较于排球项目,多数教师更愿意选择气排球项目教学。因为气排球运动新颖、安全系数高、运动趣味性高,既不易引发教学事故,又能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参与度。

(三)学生与家长

据调查,在已推广气排球项目的中小学中,学生对气排球项目喜欢程度一般;在未开展过气排球项目的中小学中,学生对于开展气排球项目期待程度较为客观,认为气排球项目对抗性弱,且对于气排球的其他认知较少。学生家长一般认为孩子应以学业为重,也有少数家长了解气排球运动,虽知道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在社会大环境下,对学生花费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仍持中立态度。

二、中小学开展气排球的各相关主题SWOT分析

(一)优势——安全性高、普适性强

气排球运动能给人的身心带来全方位的锻炼,并使人终身受益。其球体具有质地柔软、重量轻、反弹力低、手感舒适的特性;气排球具有提高排球技术辅助练习的特征,对运动技术、身体素质和年龄性别要求不高,且场地要求和比赛规则具有灵活性,是中小学课外休闲娱乐强身健体的首选活动方式[1—2]。从教学和学习两方面看,气排球运动新颖、教学难度适中、安全系数高、趣味性强,既有助于教学内容的实施,也符合中小学学生运动特点,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增加参与者之间的团队协作意识。与排球不同,气排球运动的开展对场地的要求简单,羽毛球场地、网球场地、排球场地都可以进行。气排球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不高且规则宽泛,可以利用身体各个部位接球,对技术动作要求不高,对打的回合数多,可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气排球项目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竞争性不强,强度适中,上手难度不高,不同年龄段的男生、女生都可以参与。

(二)劣势——认知偏差、普及性不高

由于气排球是在老年人运动中兴起的,所以气排球在社会上被称为“老年人排球运动”,这是很多人对其产生的错误认识。目前,气排球项目在我国的知名度不高,大众媒体报道有关方面的消息甚少。在中小学教育当中,开展气排球项目的学校也屈指可数。家长的传统教育观念认为学生应追求文化课成绩,因此限制了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忽视了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影响了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学业上的压力过大,导致学生缺乏自主运动空间,很多家长持中立的态度,不会刻意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对174份中小学学生有效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其中男生问卷98份(占总人数的56%),女生问卷76份(占总人数的44%)。发现了解气排球运动项目的学生共有37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15人;一般了解气排球运动项目的学生共有64人,其中男生39人,女生25人;不了解气排球运动项目的学生共73人,男生47人,女生26人。见表1。

表1 学生对气排球运动了解程度统计表

调查表明,男生对气排球的了解程度整体高于女生。在是否愿意参加气排球运动项目的问题统计中,有141名学生(占总人数的81%)表示愿意参加,33名学生(占总人数的19%)不愿意参加。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不太了解气排球运动,对气排球运动项目了解程度不深。但是大部分学生愿意参与气排球的学习和运动,其中男生兴趣程度高于女生。从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与实践教学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下降,对运动技能的掌握能力变弱,喜爱运动的男生普遍喜欢篮球、足球等对抗性、竞争性激烈的运动项目,因很少接触气排球,对气排球的规则不了解,所以对气排球不太感兴趣。而女生刚好相反,因为大部分女生比较文静,怕受伤,身体素质较弱,普遍喜欢羽毛球这种休闲娱乐性的运动。她们对于气排球项目的认知不足,规则不清晰,带有抵触的心理,担心在运动过程中受伤,因此在课堂中很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很难实施和完成。

(三)机遇——政策需要、现实需求

在我国,学生体质状况逐年下降,虽然实施素质教育已经10多年,但效果不尽如人意。校园中缺少运动氛围,学生的学习考试压力过大,缺少自主运动的空间,导致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气排球这种接近排球运动特点的项目很适合在中小学教学中开展,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可以为学生排球技术的认知奠定基础。《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给校园体育项目开展打了一针强心剂,气排球项目的推广符合政策要求与现实需求。发展气排球对排球的发展亦可以起到推动作用,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排球是中国比较强势的项目,尤其是在郎平带领的国家女队获得五连冠之后,扎扎实实、勤学苦练、勇攀高峰的女排精神得到中国人民的广泛称赞。开展气排球项目有利于宣传中国女排的精神,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尤其是在体教融合与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选择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要融入思政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少年。

(四)挑战——场地不足、师资短缺

气排球项目在中小学的开展同样受外界环境的制约,主要体现在:

1.气排球场地不足

由于气排球和排球具有相似性,在进行气排球授课时学校会以排球场地、羽毛球场地、网球场地等替代气排球场地。受天气的影响,气排球活动基本无法在室外场地开展。据调查,在市级学校中只有几所学校拥有较为完善的气排球场地,县级个别学校有可以进行气排球活动的场地,但基本都是室外场地为主。镇级的大多数学校缺乏气排球场地,场地比较破旧。因此,室内气排球场地的缺乏是气排球运动无法得到推广和发展的重要原因。部分学校体育场地缺乏,没有可以进行气排球活动的场地,学生接触不到气排球,这也直接影响了学校气排球的发展。

2.气排球运动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气排球运动项目起步较晚,有其自己的战术特点、比赛规则、操作技巧,与排球在教学方面有所不同,而小学体育教师对气排球运动的了解相对较少,气排球教学经验也比较匮乏,所以气排球专业体育教师严重不足。当前我国举办过8期气排球教练员培训,人数也只有一千多人[3]。很多中小学学校的体育教师对气排球项目不够了解,缺乏气排球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影响了气排球的传播和发展。部分学校即使有气排球的课程,但是学校也极少会为未得到广泛推广的运动项目招收专业的气排球教师。因为专业知识的缺乏,很多教师在上气排球课的时候,只是简单介绍气排球的知识和动作,学生的气排球运动技巧得不到很大的提升,久而久之在气排球项目上也失去了兴趣。

3.其他运动项目的竞争压力

现如今,体育运动项目丰富多彩,气排球不如篮球、武术等项目广为学生所知,又不如跆拳道、足球等竞技性强的项目受中小学生的喜欢,学生对气排球项目的期待程度并不是很高。双减等政策的推动下,校园体育社团兴起,给学生更多的项目选择空间。在体育项目发展的历史中,排球项目的观赏性不及篮球、足球,处于盲目跟从阶段的中小学生会人云亦云地选择群体中小伙伴的运动项目。在此过程中,如果教师不加以干预与指导,学生在效仿中易忽视气排球项目。

三、推进中小学气排球项目发展的策略

(一)把握外部机遇,克服自身劣势

我国排球运动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通过排球的魅力来提升气排球的知名度,从而更大力度地推进气排球的影响力,推动气排球的发展,让人们更易接受这项运动。要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提高气排球的知名度,大力宣传气排球的趣味性。还可以通过排球协会和一些知名排球组织推出联赛等活动,与媒体进行合作,组织一定的比赛并通过网络的小型平台进行直播,让人们能通过各种途径观看比赛过程,真正了解其趣味性[4]。一项运动是否能够得到较好发展,主要还是需要人们真正对此运动产生兴趣。另外,专业化的宣传团队应该进入学校交流宣传,从基层学校做起,在学生中传播,让青少年从小对气排球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在业余时间练习,为气排球的专业化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学生家长普遍了解排球的竞赛历史,而且具有较强的国家荣誉感,因此可以呼吁学生家长积极投身到气排球运动中,提升他们对自己孩子参加气排球锻炼的支持度。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气排球运动感兴趣,因此学校可以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建立气排球运动社团,社团的建立对学生气排球发展可以起到推进作用。对社团加强管理和引导,既能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求,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气排球的场地要求比较简单,排球场地、羽毛球场地改变拦网的高度,就可以开展正常的基础活动。气排球运动社团活动时间可以安排在每周的大课间或者周末,确保每周开展一次同时又能够避开学生学习的时间。

(二)依靠内部优势,结合外部机遇

素质教育的实施为气排球项目的推广提供了有利环境,但仅仅靠政策支持还不够,想要更好地发展气排球需要结合其自身特点,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带动气排球项目在中小学中的发展,并让气排球的发展之路走得更远,从而实现素质教育。从气排球项目本身来看,其运动模式十分符合中小学生运动的特点,具备对抗性弱、互动性强、趣味性高、锻炼全身心的特征,并且此运动能加强学生的团结互助。另一个角度来看,我国被赋予排球强国的称号,因此可以将气排球与硬式排球相结合。气排球适合做学生的排球启蒙练习,学生可以较快入门,培养球感,为掌握排球技术、提高运动水平奠定基础。这样内外有力结合,才能推动中小学气排球项目的快速发展。

(三)积极面对外部挑战,提高内部优势

在中小学生体育课程中,许多运动项目的推广已经较为成熟,吸引中小学生的喜爱,得到政府和学校的重视,但却为气排球项目的推广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此挑战下,可以通过学校、媒体、排球协会组织三方合作成立中小学气排球俱乐部,多举办气排球比赛,丰富竞赛内容,多方位、多渠道地报道宣传气排球竞赛,推广气排球启蒙技术,让学生深刻体会气排球项目真正的趣味所在。此外,还可以与有关知名排球协会组织合作交流,请知名的专家、运动员来学校进行交流讲座、形象代言,创新学校全面素质教育,使气排球的知名度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相辅相成,越拔越高。

气排球课程占中小学体育课的比重较小,因此学校领导应该加强对气排球运动教学的重视,支持气排球课程的开展,增加气排球运动课程。在小学阶段将气排球纳入学生体育锻炼的常规运动中,让学生接触气排球和了解气排球运动。通过班会、校内宣传向学生说明开展气排球对学生自身的益处和其趣味性,比如气排球容易上手,基础动作练习简单,对技术层面要求较低,在练习的时候没有安全隐患,以此提高气排球的受欢迎程度。因为气排球质地较软同时对技术的要求不高,所以中小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气排球的运动中,在获得身体锻炼的同时享受气排球运动带来的乐趣。在中学阶段,学校可以每学年或者每学期组织气排球运动比赛,要求每个班都要选出学生参加到比赛中,可以组织男子气排球运动、女子气排球运动或者男子女子混合气排球运动,让学生通过参加气排球比赛磨练自己的技术动作,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在比赛的过程中享受比赛,培养团队意识和全方面发展的能力,最终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气排球运动项目中。

(四)发挥气排球自身优势,应对外部挑战

虽然气排球场地设施不足,但是可以充分发挥气排球的优势。气排球运动对于运动场地的需求标准并不高,学校只需要合理利用场地资源,对学校原有的空地进行合理改造,在空旷的场地上添加地面划线和球柱、球网即可用于教学、比赛。与此同时,教师资源的缺乏也可因其优势得到弥补。气排球是硬式排球的衍生项目,两者在运动技术、比赛战术、竞赛规则方面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从事过排球教学的体育教师只需熟悉气排球特性、了解气排球竞赛规则和硬式排球竞赛规则的异同 ,即可进行气排球运动教学。这不仅仅是引进了一个新型体育项目,也为体育教育建设节省了一大笔资金投入。因此,学校应重视体育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鼓励和培养部分体育教师成为开展校园气排球教学的引领者。

体育教师是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引路人,是传授气排球运动的中坚力量。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在工作的同时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在大部分学校缺乏气排球专业教师的情况下,可根据气排球和排球存在的相似性,鼓励排球专业教师参加培训,学习气排球运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体育教师还可以在大课间时间进行气排球比赛让学生观赏,既可以宣传气排球运动,也可以增加学生对气排球运动的兴趣。此外,学校应该加大经费的投入,招聘气排球专业的教师,让学校拥有充足的师资力量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

结语

排球运动作为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对促进全民健身发挥了重要作用。气排球作为排球的衍生项目,因其项目及规则优势,越来越受群众欢迎,反过来也将助力排球项目的普及开展。作为隔网对抗的团队项目,气排球有独特的健身价值及育人功能,在体教融合、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气排球迎来发展机遇。各中小学需以政策为引领,改善气排球项目发展环境,做到家校合一,协同育人。

猜你喜欢
排球场排球运动
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教学中巧用排球场及排球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天津市中学课余排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分析
当代体育(2021年8期)2021-07-25 18:43:33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武术研究(2020年2期)2020-04-21 10:34:10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0
郑州市部分高校排球场地现状调查研究
运动(2017年21期)2017-12-27 11:04:52
不正经运动范
Coco薇(2017年9期)2017-09-07 20:39:29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