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龙
(喀什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焦虑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因素之一[1]。焦虑是指对威胁或潜在威胁的感知而引起的一种消极情绪状态,通常伴随警觉、高唤醒、回避等一系列生理及行为反应[2]。长期生活在焦虑环境中,个体容易产生焦虑障碍,进而引起不良的社会适应,从而进一步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3]。根据家庭系统理论,家庭是个体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基地,也是影响个体成长与发展的最直接、最具体的微观环境。[4]根据前人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子女焦虑的关键因素[5]。父母教养方式指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和情感,它主要是一种通过家庭情感氛围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养观念和行为的综合体。[6]虽然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会对青少年心理焦虑产生影响,但并没有对其影响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基于危险性-保护性因素理论,本研究还关注心理韧性这一中介变量的作用。心理韧性是指个体在处于不利的处境中时,能够快速适应并能在短时间内恢复的一种能力,能够积极有效应对压力情境。[7]Farber(2000)等人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心理韧性是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保护性资源之一,在个体处于不利情境时,能够调动起相关的保护性资源,使得个体在面对困境时,能够保持积极良好的应对状态。[8]心理韧性水平较高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的心理困扰的影响较小,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父母教养作为家庭情境中典型的近端因素,可以影响个体心理韧性的发展,父母采用不同教养方式时,子女在心理韧性方面的发展也出现显著性的差异,这说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的心理韧性有显著的相关。[9]尽管现有研究支持了心理韧性在环境因素与心理社会结果之间的中介作用[10],但迄今为止缺乏研究探讨心理韧性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心理焦虑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此研究不仅能够对父母指导选择科学的教养方式,还能引起人们对大学生心理焦虑这个问题的重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两个假设,假设1: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焦虑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假设2:心理韧性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心理焦虑之间起中介作用。
图1 心理韧性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焦虑行为之间的中介模型
采取随机抽样法对新疆5所高校大学生群体进行施测,共发放问卷741份,剔除无效问卷(规律性作答,一题多选,漏做过多等),最终用于数据分析的有693份,有效率为93%,其中男生336人(48.4%),女生357人(51.5%),城镇户口的361人(52%),农村户口332人(47.9%)。
1.简式父母教育方式问卷中文版(S-EMBU)
该量表由瑞士学者于上世纪80年代编制,标准版的有四个维度,分别是情感温暖、拒绝、过度保护和偏爱被试,问卷由父亲和母亲两部分构成,各有81道题。针对此问卷的不足(题量过多),前人对其进行了多次修订。本研究所采用的问卷是由北师大蒋奖等进行翻译修订[11],该问卷由父亲、母亲两部分各21道题构成,包含三个核心维度,分别是情感温暖、过度保护和拒绝。此问卷要求被试回忆父亲和母亲对待自己的行为方式来进行等级评定,从1“从不”~4“总是”来进行打分,其中第15题为反向计分,得分越高的维度说明父母采用此种教养方式的次数越多。在本研究中,克隆巴赫系数为0.941。
2.心理韧性问卷(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
该问卷由香港中文大学于肖楠(2007)修订,其包含25个项目和三个维度,分别为坚韧性、力量性和乐观性[12]。全量表和三个维度的克朗巴赫系数为0.91、0.88、0.88和0.60,可见其信效度良好。计分方式采用里克特氏5点量表评定法,从0~4表示完全不是这样、很少这样、有时这样、经常这样、几乎总是这样,得分越高者说明其心理韧性越高。在本研究中,克隆巴赫系数为0.953。
3.焦虑自评问卷(SAS)
该问卷由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华裔教授Zung编制,由20道题构成,经检验可知信效度良好。此问卷的统计指标主要为总分,计分方式为四点计分,从1“没有或很少时间”~4“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得分越高者说明焦虑程度越高。其中反向计分项目为5、9、13、17、19。本研究中该问卷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921。
本研究采用SPSS23.0、Amos24.0和PROCESS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中介检验。
本研究采用Herman单因素检验法对其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13],结果表明,特征值大1的因子有12个,第一个因子可以解释的方差变异为19.197%,该值远小于40%,说明本研究中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采用偏相关法对父母教养方式、心理韧性以及大学生心理焦虑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表1列出了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以及相关矩阵。从表1可以看出,父母拒绝和过度保护与大学生心理焦虑正相关(r=0.436,-0.229,p<0.05);父母情感温暖与大学生心理焦虑呈现负相关(r=-0.178,p<0.05);乐观性、力量性以及坚韧性均与大学生心理焦虑负相关(r=-0.123、-0.205、-0.196,p<0.05);父母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与乐观性、力量性以及坚韧性正相关(r=0.369、0.164、0.404、0.104、0.367、0.167,p<0.05)。此研究结果验证了假设。以上结果符合中介效应的检验条件,接下来对心理韧性进行进一步的中介效应检验。
表1 父母教养方式、心理韧性以及心理焦虑的相关检验
在相关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大学生心理焦虑的机制进行考察,采用极大似然法,对模型进行检验和估计,[14]结果表明,除χ2/df=22.113因受样本量的影响超过可承受的范围之外,其它模型拟合指数均在可接受范围,(NFI=0.861,CFI=0.866,IFI=0.867,GFI=0.874),说明模型拟合度良好。采用PROCESS中的偏差校正百分位Bootstrap方法,随机抽取5000个样本运算,来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由表2可知,Bootstrap95%的置信区间中均没有0出现,表示中介效应显著。
表2 心理韧性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焦虑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由表3和图2可得,父母教养方式可直接预测大学生心理焦虑(β=0.13,p<0.02),直接总效应量为15.72%,其中父母教养方式还会通过心理韧性间接影响大学生心理焦虑,具体的作用方式包括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心理韧性水平(β=0.07,p<0.01)、心理韧性水平影响大学生的心理焦虑(β=-0.24,p<0.01)。父母教养方式直接作用于大学生心理焦虑的同时,心理韧性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心理焦虑之间的也起着中介作用,其间接总效应量为-3.49%。此结果验证了本研究假设。
图2 心理韧性中介模型图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父母教养方式可以显著预测大学生心理焦虑,与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心理韧性与大学生心理焦虑呈显著负相关,说明父母教养方式可能会导致大学生心理韧性水平的不同变化以及心理焦虑,这与前人研究相一致。根据基本需要理论[15],父母采用拒绝的教养方式,会使大学生的安全需要和归属需要得不到满足;而父母过度保护则会导致大学生失去自我控制感,缺乏自主性,当大学生的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当父母采用情感温暖等积极的教养方式,可能会降低大学生的心理焦虑或对此行为产生缓解;反之,如果父母采用消极的教养方式,可能会增加大学生心理焦虑;同时,溢出假说提出[16],心理韧性水平越高,说明子女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好,就越容易从相应的消极情绪中脱离出来,转移到解决和应对困难上,从而缓解焦虑情绪[17]。因此,心理韧性是父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心理焦虑的重要解释机制。
1.父母教养方式可显著正向预测心理韧性;心理韧性与大学生心理焦虑呈负相关;父母教养方式可显著预测大学生心理焦虑。
2.心理韧性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心理焦虑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心理韧性水平的提高和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均可减少大学生心理焦虑。
综上,此研究结果可以使父母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心理焦虑的内在机制,在提高其心理韧性水平的同时,消除或减少大学生的心理焦虑,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但在研究过程中仍存在部分局限,第一,本研究采取的是横断研究,不便探究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第二,在研究出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焦虑和心理韧性的影响之后,具体的干预措施的效果还需后期的长期验证;第三,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是大学生采用回忆的方式,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评分,没有让父母进行自评,所得数据可能与真实情况有所出入;第四,在父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心理焦虑之间可能存在其它变量,需要在此之后继续深入研究。
通过研究结果可知,大学生群体心理焦虑人数较多、焦虑程度偏高,为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提出以下建议:
父母教养方式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着无与伦比的作用,而父母的育人素养水平是父母教养方式提升的基础,由此父母育人素养的提升就极为关键。在提升父母育人素养方面,首先要科学的学习家庭教育相关知识,尤其是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加以强化和丰富。其次在业余的时间多参加社区和相关教育机构举办的家庭教育培训与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以此来提升和转变自我的家庭教育内容和家庭教育方式。最后在教育观念上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比如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家长应避免一味地强加其学习压力,应把家庭教育的重心放在子女的健康成长上,注重子女的人格品质的成长以及良好行为准则的培养。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焦虑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心理韧性对于调节心理焦虑又有着积极的中介效应,而大学生的心理韧性的发展是大学生心理素养发展的一部分,所以提升大学生心理素养就极为迫切。在学校的教育中,首先改变传统以成绩为主的教育观念,重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积极推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问题现状去进行心理健康问题方面的知识讲座与辅导活动,避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式化及空洞化。其次在教师层面,提升教师心理教育知识水平,积极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和精细化的模式,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根据实际状况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各个领域(如人格障碍、学习困难、情绪调节等)的专业培训,培养一批在各种心理健康领域的优秀心理教师。最后加强各个机构和平台的网络共享,在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共享不仅有利于促进心理问题案例库与课程库的互通,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质量及心理辅导的有效性,更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通过网络共享的案例库及课程库进行自我心理素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