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广
“教学的有效性在于逻辑性”[1]。所谓教学逻辑,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建构的合理的教学理路。这种教学规律包括要遵循学科知识、学生认知、学习行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特点。一言以蔽之,就是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的教学实践要有科学性。历史教学活动中,把握教学的关键内容,理清教学的基本线索,建构教学的逻辑理路,优化教学的过程环节,进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是培育学生历史思维的有效途径。忽略了这一点,“课堂教学可能就会陷入从概念到概念、从知识到知识、从理念到理念的简单循环,无法实现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有效发展”[2]。基于此,笔者试结合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复习课的教学,从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的层面谈谈如何有效建构单元复习课的教学逻辑,以培育学生历史思维品质。
教学逻辑包含三个有机部分,即学科逻辑、学的逻辑和教的逻辑[3]。学科逻辑是指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学的逻辑是指学生认知事物的基本过程和合理顺序,教的逻辑是指教师组织安排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活动顺序的思路和线索[4],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融通。构建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复习课的教学逻辑便可以从以上几个部分着手。
百余年中国近代史,两条主线鲜明。一是外国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二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单元主题反映的正是第一条主线。它包括三篇课文,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这三课之间有何逻辑关联呢?可以做如下整理:19世纪上半叶,为开拓市场,英国于1840年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英法于1856年又联合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坚船利炮打开国门,丧失了大量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内忧外患、民生困苦中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它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以上知识内容的逻辑可以通过下面图示结构予以呈现。
图1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图示结构是“对客观历史的一种思路,一种逻辑建构,是在一定史学观点指导下的一种条理化、简约化的表述”[5]。整个第一单元涉及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各事件之间又存在有机联系。上述结构图,通过历时性和共时性原则,建构起知识内容间的逻辑,学生通过“因”“果”“应”三个关键字,理清了知识脉络,加深了对知识的宏观理解。倘若没有明确的逻辑理路,众多的历史史实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杂乱无章,没有头绪,甚至发生历史的错位。笔者曾在中考改卷场上发现很多学生在叙述史实时堆砌呈现,颠三倒四,毫无逻辑。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寻找课程的共性目标和具体教学内容个性特点之间的契合点,确立教学出发点,从而寻求教学立意。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单元课标要求如下:(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2)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其中复习的重点是《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而复习教学的难点则是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基于课标和以上思考,笔者将课堂设计分为以下两个环节:
[环节一]民族之危·民族之变——两次鸦片战争
悟一悟:通过鸦片走私、《南京条约》,两次鸦片战争等史料感悟民族之危
议一议:通过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思想、经济出现的新现象体悟民族之变
[环节二]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太平天国运动
写一写:梳理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历程
说一说:依据地图和文献分析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
比一比:通过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剖析太平天国运动为何走向失败
不难看出,两次鸦片战争教学的立意立足于“危”与“变”,太平天国运动的教学立意则着眼于“兴”与“亡”。教学立意明确了,这节复习课教师要教什么、为什么教和怎样去教;学生要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去学也就明晰了。从教学立意出发,建构教学环节、整合教学素材、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设计教学问题,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并形成了严密的教学逻辑,以实现这节复习课的教学目的。
“无问题就无解释,有了问题,才有解释的冲动与必要”[6]。知识内容的逻辑呈现,教学立意目标的达成,都需要依托于教师以“问题设计”和“情境创设”等形式来落实,即以问题引申逻辑、驱动教学。
如在讲述“民族之危”环节,教师始终围绕“危”字建构教学逻辑,抓住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精选柱状图(图2、图3)、数据表(表1、表2)等史料素材,设计了两组可供探究的问题。
表1 1844—1856年广州和上海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单位:万美元)
表2 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单位:%)
图2
图3 一两白银兑换铜钱数量
第一组:柱状图
问题探究1:图2、图3分别反映什么现象?两者之间有何关系?
图2反映了1818—1831年间中国在对英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图3反映的是19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银贵钱贱的现象。图2、图3之间又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英国为了扭转在贸易中的不利地位,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导致中国大量白银外流,从而出现银贵钱贱的现象。
第二组:数据表
问题探究2:表1、表2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表1中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南京条约》签订,开放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打破了之前广州一口通商的局面。表2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则是《南京条约》签订,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须经过双方协议,故新税率降低。
民族之危酝酿民族之变,在讲述“民族之变”的环节,笔者始终围绕“变”字建构教学逻辑,力图通过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思想、经济出现的新现象来体悟民族之变。为此,分别设计了两组可供探究的问题,如下:
第一组:
佛山针行向称大宗,佣工仰食以千万计。自有洋针,而离散殆尽矣。
——清末《新辑志土文录初编》
1842年,广州辟为商埠,并允许英国在广州派驻领事,后英、法在广州沙面设租界,以后陆续兴建电力厂、自来水厂、水塔、教堂、邮政局、电报局、医院、消防班、清洁队等公共事业机构,还有公共娱乐设施如沿江公园、网球场、影剧院等。
——《广州地方志》
问题探究3:根据以上材料,指出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变化。
材料1反映鸦片战争后,随着五口通商的开放,洋针不断传入中国,使得佛山传统针行受到重大冲击。材料2反映鸦片战争后,随着国门的被动打开,西方事物不断融入广州,如出现了一些公共事业机构以及公共娱乐设施等。可见,鸦片战争对当时中国经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第二组:
第一部分:筹海篇,讨论鸦片战争之得失;
第二部分:地图册,展示完整的世界概念;
第三部分:各国地理、沿革、政治、物产;
第四部分:表,各国教门、历法、纪年;
第五部分:各国资料汇编;
第六部分:西洋船、炮、机械图说;
——整理自1843年魏源的《海国图志》
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扑面而来,他们无法接受书中对西方蛮夷的赞美之词,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
——魏启敏《中国巨著帮日本走向维新》
问题探究4:结合以上材料,分析《海国图志》在当时遭到“骂声扑面而来”的原因。
《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向西方学习,这对当时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形成了巨大挑战,所以才会有此等结局。这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这也可以说明鸦片战争后,真正觉醒、向西方学习的知识分子还是少数,清朝统治阶层包括不少知识分子还未真正清醒,还未真正认识到国家的落后。如蒋廷黼先生说言,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的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相反,“墙内开花墙外香”,魏源的思想却阴差阳错地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联想到几十年后的甲午中日战争,更让后人唏嘘不已,令人深思。
以上问题情境均紧紧围绕教学立意而展开,教学过程始终聚合于“危”与“变”,支撑起本环节的教学逻辑。一环扣一环的问题串既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单元复习课从教学立意出发,以问题情境为支点,建构起教学逻辑,最终是为了适应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思维是历史学习的基础。历史思维能力的培育,更是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和关键。尽管对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分类和含义还有很多争议,但时空、证据、因果、变迁和延续、历史意义等关键概念已经取得国内外学者广泛的共识。[7]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单元复习课正是抓住以上学生思维的困惑点。以第二环节“太平天国运动”的复习为例,课标要求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兴与衰,本环节的主题立意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为了讲透“兴”字,笔者展示了如下的示意图:
图4
太平天国运动“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原因何在?笔者展示了以下两组史料:
第一组:
天下多男人,
尽是兄弟之辈;
天下多女子,
尽是姊妹之群。
——洪秀全《原道醒世训》
天王——万岁 东王——九千岁
西王——八千岁 南王——七千岁
北王——六千岁 翼王——五千岁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纲》
问题探究5:依据上面资料,天国领导们做到“人人平等”了吗?这说明了什么?
洪秀全试图构建一个平等的理想社会,而从后来的封王建制看,却存在严格的等级尊卑制度,理想根本没有实现。这说明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始终难以摆脱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这是“其亡也忽”的原因之一。
第二组: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
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亦然。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天朝田亩制度》
周志记租捐执照
今据周志记田主租捐报明计田十四亩八分此照
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十二月初二日
限四日交宝安局不作为凭
(注:周志记是地主名,宝安局是周志记所在地的乡官公所。)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纲》
问题探究6:两则材料关于赋税政策和土地分配有何不同?说明什么?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分田照人口分配,而赋税政策主要是留足口粮外,收缴圣库,然后分配。但《周志记租捐执照》却反映了另外一种现象:周志记是当时的地主,而租捐执照是宝安局颁布的,宝安局又是太平天国的乡官公所,也就是说太平天国在实际操作中农民照旧要交粮纳税,这说明太平天国公分田制度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其实无论《天朝田亩制度》也好,后来的《资政新篇》也罢,都不是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自然也就无法推动太平天国运动走向成功。
运用两组史料提出并解决问题是“史料实证”;以史料为依据,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客观认识和理性评价是历史解释;认清太平天国运动受限于时代所致的局限性是“时空观念”;知道太平天国运动尽管最终失败,但其抗争探索在中国近代史却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唯物史观”;领会太平天国运动领袖为反对侵略、救国救民、不懈斗争,这是“家国情怀”。
由此可见,单元复习课中,以史料为依托,呈现历史的多元和复杂,激发学生的思维冲突,使学生产生思维困惑,以学生思维的困惑点建构教学逻辑,适应了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对推进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重要价值。
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综上所述,课堂教学中,从课标要求和教学立意出发,以问题探究和情境创设为支点,建构合理的教学逻辑,顺应了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利于唤醒学生思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