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龚 静
语言是出声的思维,思维是不出声的语言。可见,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古人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我国当代语文教育家也普遍重视在语文教学中的思维教育。于漪老师提出“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指出“打铁要靠自身硬。要对学生思维能力有效地培养,教师自己就要爱思、善思、多思,就要具有较高的思维培育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叶圣陶先生也非常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思维培育,认为在教学上应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教法上应该愤悱时启发,举一反三,让学生得到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近年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越来越精细化,教学出现严重的“碎片化”倾向。设计的课堂教学习惯于将知识掰开了、揉碎了、磨细了“喂”给学生,产生了满堂问现象,使得学生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高阶思维能力无法养成。
当下,语文教师培训中,大多是传统的讲座和听课学习,很多教师只是旁观者,偶尔机械学习,浅层次学习。研训过程缺少交流、参与,只是一味地灌输,缺少探究思考。研训过程时间短,内容多,泛泛而谈,学得不深,无法在实践中运用与迁移。
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发布以后,构建思维型课堂已成为当下课堂教学的热门。2019年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提升智育水平,着力培养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
本校区围绕“聚焦探究的思维型课堂教学改革实施”开展第二轮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聚焦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不同进阶,让“有生活价值的学习”在各学科真实落地。与思维型教学科研团队展开了为期三年的深度合作。但是现在处于初步进入阶段,教师对思维型课堂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只是在机械模仿和基本了解阶段,在融入教学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和困惑。
统编本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的名家名篇,如毛泽东的《七律·长征》、鲁迅的《少年闰土》、老舍的《草原》、冰心的《忆读书》、许地山的《落花生》,这些名家名篇无论在语言、审美、思想高度等,都值得学生反复阅读。除了这些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统编本教材还大幅增加了古诗词和小古文的篇幅,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也是学生学习的最佳篇目。选择这些名家名篇来进行思维型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对于老师们来说也是一种导向与示范。
在教材中有许多红色经典作品,如《狼牙山五壮士》《灯光》《开国大典》《军神》《冀中的地道战》《十六年前的回忆》等等,都是非常精彩的作品,但是学生对作品中描写的时代和社会比较陌生,对作品中人物遭受的苦难难以理解,无法产生共情。教师在教学上也会遇到许多困难。所以用这些经典作品来进行教学能够很好地解决教师和学生遇到的难题。通过对经典作品的研磨,来帮助老师和学生更好地走进经典红色作品。
统编本教材还将经典篇目与经典书籍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课文中的一篇经典课文衍生到阅读一本相关的经典书籍,如从《祖父的园子》到萧红的《呼兰河传》,从《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到四大名著,这样从单篇到整本书的阅读也是非常值得我们研讨的内容。在思维型课堂阅读教学改革实践中,应该积极地用课外阅读课拓展学生思维,增强教师的思维课堂设计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学科核心素养部分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结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其中“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以及敏捷性、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师思维型课堂创设能力是指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构建创设思维型课堂的能力。思维型课堂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情境创设、提问解释、探究合作、评价总结、反思迁移”六大环节。这六大环节着眼于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主动思维的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开阔学生的语文视野,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结合陕西师范大学胡卫平教授的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模型,我校设计了思维型课堂“小学语文六学六思”基本结构:激学导思,激发兴趣—疑学问思,问题梳理—自学独思,自主探究—组学辩思,互动交流—展学反思,聚焦写法—拓学创思,应用迁移。
结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我们做了小学语文思维型课堂设计模板。本单元以“成长故事”为主题,编排了《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三篇精读课文。这是本套教材继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后,第二次安排与童年生活有关的主题。与第一次不同的是,本单元编排的课文,不仅有童年的欢乐,更有经历挫折带来的成长。其中,《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记叙了扮演老虎给“我”带来的困惑。本单元的第一个语文要素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旨在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加深、丰富对文章的理解。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借助表格,引导学生提取关键语句,体会“我”在不同阶段的心情变化及变化的原因。图1 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这一课的基本教学流程。
图1
下面就从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四个方面来阐述笔者与团队成员是如何在经典阅读中提升小学语文教师思维型课堂创设能力的。
创造性思维是指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进行创造性表达。创造性思维主要包括故事创编、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创意设计。创新思维能力体现在:善于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能提出新颖而有价值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王戎不取道旁李》所在单元主题是古代故事,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故事”。在学生读懂文言文,基本了解故事内容后提出任务:“你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吗?”学生简单讲述后提高要求,通过演绎,让学生观察、揣摩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去扩充丰盈故事内容。接下来再次提出任务:“小古文一般比较简练,你能为故事加入神态、语言、动作,创造性地讲故事,让故事更有趣吗?”这一项任务既锻炼概括提炼思维,又鼓励发散思维。然后,重点关注“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一句中的逻辑思维,提供支架,以练说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其中的逻辑,并习得一定的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对这一句的理解,结合王戎与诸儿的对比,感受王戎的人物形象。最后,回归讲故事,并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和反思。
通过这样关注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学习活动,有的学生能想象出人物的语言,有的学生可以演绎出人物的动作,有的学生可以揣摩出人物的心理,并通过精彩夸张的动作表现出来,在热闹的课堂活动中提升了学生创造性思维,从而各得其所、有所收获,达到自我建构的目的。
辩证思维是指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言语、作品。辩证思维主要包括分析综合、重组思维、辩证能力等。如教学《草船借箭》一课,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通过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感受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鲁肃的忠厚老实、周瑜的嫉妒、曹操的疑心重等,接下来,让学生联系原著中的片段来读一读,发现不同。最后提出质疑:历史上真的有草船借箭这件事吗?历史上的周瑜真的是这种心胸狭窄之人吗?据此开展小组合作,发现《草船借箭》故事中的破绽。通过小组讨论后,学生发现了许多问题,如夜晚受到突袭,往往会发射火箭,一旦发射的是火箭,那么借箭不仅不会成功反而会造成伤亡;鲁肃是吴国将领,为什么会听从诸葛亮的差遣,他一定会向周瑜报告;曹操生性多疑,但却智慧过人,并不会轻易上当等。
最后思考发现,故事出自于《三国演义》,既然是演义,就不是正史,作者在撰写时人物都是真实的,但事件却经过了改编和加工,这都是为塑造小说人物服务的。
在《景阳冈》一课的教学中,紧紧抓住“武松是不是普通人”这个话题来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第一部分思考:历史上打虎的英雄多的是,但是我们最喜欢看的就是武松打虎,这是为什么?学生发现武松打虎是赤手空拳一个人和老虎打,一般人做不到,所以不是普通人。接下来学生小组讨论发现不是普通人的细节证据:力气很大、智勇双全、反应很快等。此时话锋一转让学生思考:武松真的不是普通人吗?“武松被那一惊,酒都作冷汗出了。”“武松见了,叫声:‘啊呀!’”最后武松找那条打折的哨棒,说明前面确实吓得不轻,帽子也不见了,哨棒也找不着了,说明在这一过程中武松是很慌张的。从以上细节中发现武松也只是普通人,但这样写一个大英雄好吗?
学生思考后发现这样写更真实,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教师在此处并不停留,继续引导,让学生思考:武松在后面的故事中也一直在打“老虎”,你知道他在打什么老虎吗?学生深度思考后发现武松打的是贪官、凶徒、昏庸的朝廷。到这里,已经从《景阳冈》一课的学习上升到了《水浒传》整本书的感悟。
逻辑思维是指能运用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和表达。包括推理能力、抽象概括、分类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体现在:基于证据与逻辑,运用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等思维方法,建立证据与解释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合理见解。
如在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一诗教学中。先让学生说说心目中的长征,再观看红军长征短视频,了解红军长征共经过14 个省,翻越18 座大山,跨过24 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大草地,翻过千里冰封的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这样漫长而艰苦的征程在许多作家笔下都用了20 多万字,如《红星照耀中国》24 万字左右,但是在毛泽东笔下却只用了56 个字,诗中是用了什么巧妙的方法呢?回顾本单元学习重点“了解文章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这一方法,到诗中发现诗人紧紧围绕“远征难”和“若等闲”两个词来展开,这是“面”。随后抓住“五岭逶迤”“乌蒙磅礴”“金沙水拍”“大渡桥横”“岷山千里雪”几个红军长征中的重要经历作为点,展现了红军长征的壮阔画面。同时作者还抓住“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尽开颜”这些点来展现红军面对任何困难都“若等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接下来聚焦《狼牙山五壮士》中“痛击敌人”“顶峰歼敌”“跳下悬崖”,《开国大典》中的“阅兵盛况”四个详写的场面,分别找出各自“点”“面”描写的句子,比较四个场面描写的异同点。
通过分析、比较、推理、论证,学生理解了作者是如何通过点面结合的方法,展现了革命英烈的无畏,以及重要历史画面的壮阔,在情感上得到提升和洗礼的同时,语文知识的学习也得到了突破。
形象思维是指能在阅读、表达、梳理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
,将眼睛看到的图画、耳朵听到的声音、鼻子嗅到的气味、舌头品到的口味、皮肤碰到的触觉等感知形象记忆在头脑中的思维方式。记住了形象,也记住了形象的顺序,即从感觉、知觉、表象、记忆到思维。
如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一课中,有一段话比较特别,“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接一个瓜——就接一个瓜。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蝴蝶愿意飞到哪——就飞到哪”。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读这段话有什么感觉?学生会发现,读这段话时感觉特别舒畅、自由、快乐等。教师再让学生多读几遍,并根据内容发挥想象。在学生反复朗读直到能够背诵时,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发现写作秘密:“萧红在回忆这些人、事、物的时候其实是在回忆自己快乐、自由的童年。她自己的心里想法她当然清楚,但是园子里的瓜果、动物的心情她是怎么知道的呢?难道她去问了它们,倭瓜你快乐吗?”接下来请学生小组自由讨论。学生讨论后发现是萧红自己很快乐,所以觉得院子里的每一个事物都很快乐。教师肯定学生的发现,就和生活中你觉得快乐的时候看什么都顺眼,看什么都开心,伤心的时候看什么都愁眉苦脸一样。
在这一段的学习中,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成形象思维,想象祖父的园子里万物自由生长的快乐,体会小萧红当时的快乐,而后通过朗读、讨论、质疑思考,发现写作秘密,继而把这种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语段中,把自己联想到的事物又转化成生动的语言。
于漪老师提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的思维是不存在的;思维是语言的内容,没有思维就不可能有语言。”所以,要使学生学好语文,就要提高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必须在思维方面“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想方设法让爱思考的学生多思、深思,让不会思考的学生爱思、会思。
通过这一两年的实践探索,笔者和团队成员一直致力研究如何在经典阅读中提升小学语文教师思维型课堂的创设能力。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探索,我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语文组先后有五个课题在杭州市立项,十多篇论文获得区市级奖,学生征文也多次在省市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