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怡宁
思维是语文学科所需的重要素养,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需要发展和培养的重要能力。课标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实施建议”中均提出要发展“思维”这一重要能力。在第一学段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发展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对发展学生语言、提升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从教学现状看,很多教师根据学生这一阶段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上较多地关注形象化教学,较少关注这一阶段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能否挖掘每篇课文的特色、重点,提升阅读学习的效率和兴趣,让学生乐学善思呢?教学目标不仅指向生字是否会认会用,指向文本内容是否理解,而且要更加重视阅读学习过程中的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教学设计根据课文中蕴含的语文要素、具体的文本特点、学情等确立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让思维活动在课堂上真实发生。带着以上思考,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相关实践。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在认识事物过程中借助于观察、判断、推理,得出有理有据的结论的能力,在阅读中则主要体现为通过观察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已知经验、根据文章内容展开合理的猜想,最终得出自己所求结论的能力。在第一学段,“猜读”主要指向对生字词读音、字义的猜读。
统编本教材重视“猜读”这一学习形式,有规划、有梯度地在一年级上册编排了《小蜗牛》,在一年级下册编排了《咕咚》《小壁虎借尾巴》共三篇以连环画形式展现的部分注音课文,在二年级上册编排了《纸船和风筝》《风娃娃》两篇全文无注音的课文,旨在实现从课文全文注音到部分注音再到不注音的平缓过渡。课文多以两篇组合的形式出现,一篇安排方法的学习,一篇安排方法的运用巩固,由扶到放,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自主阅读的能力,以及有理有据的猜读能力。
《小蜗牛》是统编教材中第一篇没有全文注音的课文。在教学时,应交给学生“猜读”的方法,如借助教材图画猜读加点字“蜗牛”“发芽”“草莓”和“蘑菇”,图文对照读故事。
《咕咚》一课应在借助教材插图猜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借助形声字特点猜读“咕”“咚”“吓”“拦”等字。之后的《小壁虎借尾巴》《纸船和风筝》和《风娃娃》等课文在教学时也要设计好学习阶梯,引导学生借助积累的猜读识字经验进行猜读,并交流是怎么猜出来的。学生在自主学习、概括猜读生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借助形声字特点识字等猜读方法,发展初步的观察、推测能力。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的双方放在一起,通过对照比较,使读者获得更鲜明、感受更强烈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阅读策略。在第一学段阅读教学中,对比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语句之间的对比主要有两种,一是词语的对比,一是语气的对比。
(1)词语的对比。统编本教材精心选编的课文语言优美,不少词语适合细细揣摩。以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为例,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比朗读“纸船漂到了小熊家门口”“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这两句话,结合课文插图右下角长长的河流,引导学生在对比朗读和观察插图中体会“漂哇漂”所体现的纸船慢悠悠地从山顶漂到山脚这一漫长的过程,中间加上“哇”更能体现这一过程的漫长。拓展积累“漂哇漂”这一类短语,同时勾连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中“爬呀爬”这一类同样体现过程漫长的词语。
(2)语气的对比。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关注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和把握文章内容、人物情感。以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为例,在阅读教学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比朗读“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这两句话,发现两句话意思相同,但因为表达方式不同,所以语气不一样。“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更能体现种葫芦的人对蚜虫的不屑一顾。
第一学段教材编排了不少像《小蜗牛》《小壁虎借尾巴》《雾在哪里》《风娃娃》等存在鲜明的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在教学中,可以设计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特点,并借助这样的特点帮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仿说续编故事。
如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中的第3、4、5 自然段分别写了小壁虎向小鱼姐姐、牛伯伯和燕子阿姨借尾巴的经过,段落格式、内容相似,可以依托学习单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在对比中尝试发现段落之间格式的相似之处,以此发现童话类文章表达的反复特点,并鼓励有能力的学生根据这样的特点复述课文内容和仿说续编故事。
表1 《小壁虎借尾巴》学习单(节选)
统编本教材第一学段的课文编排了不少符合这一阶段学生特点和兴趣的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童话故事。而这些故事往往存在两个行为、性格或观点相左的人物。在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对两者的观点、行为进行简单的对比,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明白小故事中蕴含的大道理。
笔者在执教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一课时,通过对比两个主人公青蛙和小鸟的不同观点,结合课文后的习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两者所处的环境,进一步思考它们产生不同观点的原因:小鸟和青蛙在争论什么?它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由此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更深的层次:为什么对于天的大小,它们会产生不一样的观点?学生在品读文章和对比两者的所处环境中触摸故事背后蕴藏的道理:青蛙和小鸟所处的环境不同,一个在广阔的天空,一个在狭窄的井底,两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天的大小也就不同。
此外,在教学中进行人物之间的对比,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课文主人公的形象理解。如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一课,虽讲的是大禹治水,但课文第2 自然段提到了大禹的父亲鲧治水的经历。教学时,可以设计对比的环节,请学生通过同桌合作,按照老师示范的方法,圈画关键词语,把表2 补充完整。并在朗读的基础上,感受大禹吸取前人教训、善于变通的智慧形象。
表2 《大禹治水》学习单(节选)
插图作为统编本教材精心编排的部分,不仅是装饰美化的工具,更是重要的辅助教学资源。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利用插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图文间展开思维互动,促进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提升。
可能性思维在此处是指结合文本、教材插图对文本表达含蓄处、开放式解读处,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进行可能性猜测。
(1)对人物心理的可能性猜测。
对人物心理的可能性猜测是指在观察教材插图、揣摩文本语言、想象补白心理中,结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对文本人物心理进行合理猜测,从而感知人物的情感变化,产生同理心,更好地体会文本情感。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一课的最后一段时,笔者出示第二幅插图,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发展可能性想象思维:看着小葫芦慢慢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你猜,这时候种葫芦的人心里会想什么?在结合文本内容和观察表情补白种葫芦人心理空白的过程中,引发思维的互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推进思维的发展。
(2)对故事结尾的可能性猜测。
对故事结尾的可能性猜测是指结合文本、教材插图,展开合理想象,对设有开放式结局的文章结尾处进行补白、续说、续写,拓展想象思维,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中的《拔萝卜》一文设置了开放式结尾:“小狗喊小猫来帮忙……”而课文第二幅插图中还画了小猫、小老鼠,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第二幅插图中新出现的小老鼠(与第一幅插图对比),结合文本前面具有规律的表达(按顺序一个接一个拉着),展开想象,续说故事:还请了谁来帮忙?后来怎么样了?
教学中,在遇到学生难以理解、体会的教学难点时,可以用“如果”“假如”“要是”等词语设置假定性问题,从反方向来推进对文本的理解,通过有感情朗读来训练学生简单的逆向思考能力。
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学生对于“一挣”这个词语的理解存在一定难度。在教学时笔者抛出问题:“在蛇咬住了小壁虎的尾巴后,假如小壁虎没有挣断尾巴,或者反应慢一点,会发生怎样的结果?”通过这样的环节设计,在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对插图展开合理想象思考的基础上,推进学生对小壁虎在紧急情况下果断用力“一挣”,断尾逃生的理解,指导学生读出小壁虎“一挣”的用力、果断、着急的情感,并发展学生反方向思考问题的能力,拓展思维宽度。
又如执教二年级上册《狐狸分奶酪》一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如果熊哥哥和熊弟弟又捡到一块奶酪,你觉得他们会怎样分奶酪,让对方觉得公平(满意)?”学生在发散思维之后,会发现不少方法:(1)不要斤斤计较,一方可以退一步;(2)一方分,分完后,另一方先选……通过这样的假设性问题,引导学生代入思考,在思考如何公平分奶酪的过程中理解“公平”一词的含义。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也会更深入地体会到:(1)与别人相处时不应该斤斤计较;(2)遇到问题需要多思考。思维能力强的学生还能进一步触摸到“公平”一词的更深层含义:所谓的公平是相对的。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注重形象化教学,忽视课文文体特征,用同样的方法去教学不同文类的课文,很容易使阅读教学流于形式,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逻辑思维的发展被忽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文的文体特征,结合单元语文要素、班级学情等确立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一课做好、做实一个教学点,借助问题链、思维导图、表格等多种形式在阅读教学中助力学生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思维活动在课堂上真实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