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的融合与探索
——以神经康复学为例

2022-06-13 05:40冯雅丽谭波涛杨坤蓉宋家虎虞乐华王大刚
医学教育管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康复思政评价

殷 樱 冯雅丽 谭波涛 杨坤蓉 宋家虎 虞乐华 王大刚

(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重庆 400010;2.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务处,重庆 400010;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党委办公室,重庆 400010)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重庆医科大学从2018年开始探索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落实课程思政[1],康复治疗学专业在近3年的课程思政建设中,着力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总结出医学技术专业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融合的一些经验。

1 课程思政金字塔模型的构建

康复治疗学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和先进康复治疗技术,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良好人文素养、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教研室在探索康复治疗学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融合过程中,基于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学习金字塔理论[2],遵循医学教育的规律[3]和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目标[4],结合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等多种课堂形式,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阶梯目标,创新性构建了课程思政金字塔模型(图1)。即在第一层次课程思政中用好第一课堂让教师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并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对学生进行价值塑造,实现内化于心;在第二层次课程思政中用好第二课堂引领学生创新思维、动手实操和发明创造,达成能力锻造;在此之上,通过社会实践等第三课堂形式,让学生将知识、技能及创新发明服务于患者、服务于社会,最终实现外化于行。

2 神经康复学课程思政目标

神经康复学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实践创新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引导树立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优秀品质。教研室通过集体备课,挖掘和优化了包括:伟大的医者精神、家国情怀、创新创业榜样示范、人文关怀召唤初心等课程思政内容供给,运用课程思政金字塔模型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多层次紧密融合,不仅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还促进岗位胜任力、医学人文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养成以及服务社会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至诚报国的理想追求、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

3 神经康复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

在神经康复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运用课程思政金字塔模型,探索出“一中心、双激励、三结合、四融入”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将该门课程建设目标融入教学全过程,培养兼具预防、治疗、康养的全周期新医科“五术”康复治疗学人才。

3.1 “一中心”的根本

在神经康复学课程教学中,我们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的中心,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包括:医者精神、家国情怀、创新创业榜样示范、人文关怀召唤初心等课程思政内容,并逐渐形成了“康复是一缕阳光”“谢灵顿的猫”“良肢位摆放垫”“单侧忽略提醒治疗裤”“社区康复服务”等课程思政典型案例集。如“康复是一缕阳光”系统介绍典型患者康复历程,让学生身历其境地感知康复对于残疾人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培养医者仁心的大爱精神。

3.2 “双激励”的机制

在教学过程中,团队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开展了案例教学[5]和PBL教学法[6],融入角色认知教育[7]提升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近年来,团队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混合课程融合,成效显著[8-10]。同时对学生采取多维度形成性评价体系。学生更愿意参与课堂互动,开动脑筋参与创新发明,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实现了从内化于心到转化为能的目标。

另一方面,教学团队调整课程思政激励政策和考评环节,引导教师做好课程思政和专业课程的融合教学,激励教师潜心教书育人。通过激励机制,团队教师荣获2018年全国高校(医学类)微课比赛一等奖,2019年重庆市首届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理工组)一等奖;《神经康复学》获得了2020年重庆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级及以下组)一等奖。

3.3 “三结合”的路径

团队在课程思政改革上突破维度限制,将理论课和实践课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2021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还在全球肆虐,兼职班主任老师组织同学参观《重庆医科大学抗击新冠肺炎主题展览》,让同学们深受感动,激发了作为一名医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教学中我们不仅注重知识的讲授和技能的培训,还注重引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鼓励学生亲手设计模型辅具、简易装置,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我们还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启航宽仁”创新创业特训营,以及与重庆理工大学联合研发脑卒中患者康复设备等一系列的第二课堂活动。

3.4 “四融入”的方法

3.4.1融入教学方案是关键

教学方案是教学实施的方案设计,是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关键性准备工作。在2021年重庆医科大学最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我们对教学大纲、教案中的课程思政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和再造,以确保知识教育要求与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统一。

3.4.2融入课堂教学是重点

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采用小组讨论、问题导向、多学科小组(MDT)等形式,加强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临床思维。

3.4.3融入实践教学是必要

创新实践能力是医学技术人才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师生已成功获批十余项实用新型专利,指导学生设计的“多功能菜板”“新型手功能训练仪”等创意分别获得“傅利叶”杯中国康复人创意大赛、中国作业治疗师联盟辅具大赛奖项。同时学生还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多个比赛中获奖,部分同学获“重庆市向上向善好青年”等称号。

3.4.4融入服务社会是回归

团队始终坚信人才培养的落脚点是服务社会。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区康复服务、马拉松赛事康复服务等社会实践,如组织学生参与由共青团中央发展部主办的“青才倾智”耀春城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昆明专项活动、重庆医科大学“白衣秉丹心”服务队等社会实践活动,致力于推动基层康复事业发展。将师生共同研发的“一种多功能良肢位摆放垫”授权给重庆市卫健委扶贫企业黔江金溪扶贫企业转化生产,即将进入销售,培育学生科技创新服务社会的品质,助力乡村振兴,实现服务社会外化于行的转化。

3.5 培养“五术”康复人才

开展的“一中心、双激励、三结合、四融入”的课程思政创新模式,一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是为了培养具备救死扶伤的道术、心中有爱的仁术、知识扎实的学术、本领过硬的技术和方法科学的艺术的“五术”康复医学人才。

4 课程思政的评价

神经康复学采用终结性评价为主,过程性评价为辅的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占总成绩的30%,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合作、创新意识和能力及课前、课中、课后知识测试等内容,这种评价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较客观地评价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并将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引导融入形成性评价中加以考核。

4.1 对教师的评价

将课程思政融合能力纳入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并对教师采取全覆盖的教学评价,促进教师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教师教学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学生满意度达到90%以上,教师团队参评优良率100%,其中优秀率达70%。团队教师参编人卫社“十三五”规划教材《肌肉骨骼康复学》。两位师资分获2020年度中国康复医学会“优秀青年康复医师”及“优秀青年康复治疗师”称号。

4.2 学生及校内同行评价

每学期组织全体学生对课程开展全方位的评价,学生评价本门课程:教学形式新颖,课程内容丰富有趣,知识难点和重点都特别突出和清晰,并且增加了医学生的使命感,提升了参与感、获得感,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

学生成绩及综合素质提升:采用创新思政教学,学生神经康复学过程性评分较前一年级提升9分。进入临床实习后学生思维更活跃,服务患者的满意度提升,职业获得感加强,毕业生获得用人单位一致好评。

5 改革成效及创新点

该课程参加学院组织的教学综合质量评比,名列前茅,尤其在开展课程思政创新改革后(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的教评中获得最大进步奖。该创新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在本院核心师资团队培训和全院及基地医院教学培训(重庆市人民医院)中进行经验分享,向重庆市全科医学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重庆市康复医学住培骨干师资培训班进行推广,提升我市整体的创新思政教学水平。

利用第二课堂,在《肌痉挛康复》《帕金森病康复》《脑卒中康复》章节的教学中,通过三结合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教师指导学生分别研发出“一种多功能良肢位摆放垫”“一种插座对准保护装置”以及“一种单侧忽略提醒治疗裤”(均已获批实用新型专利)。在课程教学中,团队将这些高年级学生创新成果纳入思政案例库并融入教学,用身边的创新榜样激励学生,同时还带领同学运用这些康复辅具服务社区康复患者,树立学生服务社会的品质。

综上,作为在新时代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的融合探索中,我们构建了课程思政金字塔模型,并运用“一中心、双激励、三结合、四融入”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在神经康复学中进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阶段还需继续完善课程思政案例库的建设,探讨不同教学方法与课程思政融合,通过融合创新打造课程思政“金课”,组织参与课程思政创新设计大赛,加强课程思政教师能力培训,不断完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殷樱:撰写论文;冯雅丽、谭波涛:教学实施;杨坤蓉:提出修改意见;虞乐华:教学指导;王大刚:审订论文

猜你喜欢
康复思政评价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