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星海,张峥,夏牧秋,石梦瑶,秦纪宁,丁云桥*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济南 250353)
渔业生产的水产品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下角料,若不进行妥善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1]。鱼鳞是水产品加工过程中主要废料之一,研究分析表明其内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蛋白质,蛋白质含量占鱼鳞总质量的一半以上,其中以胶原蛋白含量最为丰富[2]。鱼鳞胶原来源广泛,鱼鳞中提取胶原不仅能减少环境污染,还能解决口蹄疫、疯牛病等带来的胶原蛋白安全性问题。将鱼鳞“变废为宝、重新利用”不仅可以避免发生安全性问题,还可以提升鱼产品的附加值[3-5]。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鲢鱼、鳙鱼、罗非鱼等进行胶原提取脱钙工艺的优化[6-8],对草鱼鱼鳞脱钙工艺的研究相对较少。草鱼作为淡水鱼中的“四大家鱼”之一,人工养殖多,繁殖快[9],鱼鳞约占鱼体比重2.5%,其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可作为胶原提取的重要原料,且易获价廉[10-12]。
鱼鳞中含有大量矿物质,如磷酸盐、碳酸盐、羟基磷灰石等,以羟基磷灰石占比最高,且与胶原蛋白粘附紧密,难以分离,这极大影响了胶原蛋白提取率[10]。所以,脱钙工艺的优化成为鱼鳞胶原提取的关键。常见鱼鳞脱钙方法有酸法和螯合法[13-14]。螯合剂EDTA价格昂贵,不适用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而盐酸作为一种强酸,会使一部分胶原蛋白流出,造成损失,导致其经济效益的降低[15]。
采用弱酸柠檬酸为脱钙剂,结合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在液体中产生巨大的压力迫使钙离子溶出,缩短脱钙时间,提高脱钙效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L9(34)正交试验,在确保胶原蛋白低损耗的情况下,确定最佳脱钙工艺。
草鱼鱼鳞(收集于济南市市中区海鲜大市场,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氯化钙(天津市登科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氨水、氯化铵、盐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柠檬酸、氢氧化钠、无水乙酸钠、硫酸、异丙醇(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L-羟基脯氨酸(纯度99%)、铬黑T、氯胺T(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BSA124S赛多利斯高精度分析天平(上海锡为科学仪器有限公司);雷磁PHSJ-4A实验室pH计(上海仪电科学股份有限公司);DHG-9030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DF-101S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KQ-250DB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UV-2600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
1.2.1 单因素试验设计
1.2.1.1 超声时间对脱钙率的影响
准确称取1.00 g鱼鳞,置于50 mL烧杯中,控制柠檬酸质量分数3%、料液比1∶20 g/mL、超声功率为200 W。在上述条件下,探究超声时间(30,40,50,60,70,80和90 min)对脱钙率的影响,以羟脯氨酸溶出率做评价指标。
1.2.1.2 柠檬酸质量分数对脱钙率的影响
准确称取1.00 g鱼鳞,置于50 mL烧杯中,控制超声时间1 h、料液比1∶20 g/mL、超声功率为200 W。在上述条件下,探究柠檬酸质量分数(3%,4%,5%,6%,7%,8%和9%)对脱钙率的影响,以羟脯氨酸溶出率做评价指标。
1.2.1.3 料液比对脱钙率的影响
准确称取1.00 g鱼鳞,置于50 mL烧杯中,控制超声时间1 h、柠檬酸质量分数3%、超声功率为200 W。在上述条件下,探究料液比(1∶10,1∶15,1∶20,1∶25,1∶30,1∶35和1∶40 g/mL)对脱钙率的影响,以羟脯氨酸溶出率做评价指标。
1.2.1.4 超声功率对脱钙率的影响
准确称取1.00 g鱼鳞,置于50 mL烧杯中,控制超声时间1 h、柠檬酸质量分数3%、料液比1∶20 g/mL。在上述条件下,探究超声功率(100,125,150,175,200,225和250 W)对脱钙率的影响,以羟脯氨酸溶出率做评价指标。
1.2.2 正交试验设计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最优值及最优值两侧数值作为3个水平,选择超声时间(A)、柠檬酸质量分数(B)、料液比(C)、超声功率(D)为4个影响因素进行L9(34)进行正交试验。试验因素与水平如表1所示。
1.2.3 脱钙率的测定
1.2.3.1 钙离子标准曲线的绘制
根据蒋柏泉等[16]的方法略做修改,将滴定时补充蒸馏水总体积改为50.0 mL。称取一定量烘干至恒重的无水氯化钙,配制成2 mg/mL的氯化钙标准溶液,分别取0,0.5,1.0,1.5,2.0,3.0和4.0 mL钙离子标准液于150.0 mL锥形瓶中,每瓶内准确补充蒸馏水至总体积50.0 mL,随后加入5.00 mL氨水-氯化铵缓冲液(pH 10)和3滴铬黑T指示剂,摇匀后用0.01 mol/L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酒红色变为蓝色时为滴定终点,记录EDTA消耗体积,平行滴定3次,取平均值。分别以EDTA滴定消耗体积为横坐标,钙离子质量浓度为纵坐标绘制钙离子的标准曲线,得到该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
1.2.3.2 鱼鳞中总钙含量的测定
将鱼鳞先后放入5% NaCl溶液、0.5 mol/L的Na2CO3溶液中,在一定磁力转速下搅拌12 h,除去鱼鳞表面的脂质,晾干后备用。将预处理好的鱼鳞准确称取3.00 g,按料液比1∶20加入1 mol/L盐酸溶液中,并在室温下磁力搅拌24 h。处理完成后将液体转移至100 mL容量瓶定容,用0.01 mol/L EDTA溶液进行滴定并计算出钙离子含量,按式(1)计算。
式中:T为由标准曲线所得钙离子质量浓度,mg/mL;V1为加入盐酸的体积,mL;D为稀释倍数;M为鱼鳞总质量,g。
1.2.3.3 脱钙液中钙含量的测定
取1.00 mL脱钙液,准确补充蒸馏水至总体积50 mL,加入5.00 mL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pH 10)和3滴铬黑T指示剂。摇晃均匀后用0.01 mol/L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当溶液由酒红色变为蓝色时达滴定终点。通过钙离子标准曲线得出脱钙液中钙离子的含量,按式(2)计算。
式中:T为由标准曲线所得钙离子质量浓度,mg/mL;V2为加入柠檬酸的体积,mL;D为稀释倍数;M为鱼鳞总质量,g。
1.2.3.4 脱钙率的计算
依据脱钙液中总的钙离子含量比上鱼鳞中总的钙离子含量,所得数值即为脱钙率C,按式(3)计算。
式中:A为脱钙液中钙离子含量,%;B为鱼鳞中总钙离子含量,%。
1.2.4 羟脯氨酸溶出率的测定[17]
1.2.4.1 氯胺T溶液及显色剂的配制
称取2.6 g一水柠檬酸、1.4 g氢氧化钠、7.8 g无水乙酸钠配制成pH=6.8的缓冲溶液,加入25 mL的异丙醇,用水定容至100 mL。用上述缓冲溶液溶解1.41 g的氯胺T,配制成氯胺T溶液,此溶液临用前现配。
称取5.0 g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用17.5 mL质量分数60%的高氯酸溶解,缓慢加入32.5 mL异丙醇,冷却至室温备用。溶液临用前现配。
1.2.4.2 羟脯氨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准确称取50 mg羟脯氨酸,用水溶解并加入1滴硫酸溶液(3 mol/L)定容至100 mL容量瓶中,配制成0.5 mg/mL的羟脯氨酸标准储备液。
移取5 mL上述标准储备液至500 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分别移取上述溶液5,10,15,20和25 mL于50 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得到不同浓度的羟脯氨酸标准溶液。
移取4 mL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加入2 mL氯胺T试剂,混合后在室温下放置20 min。加入2 mL显色剂,充分混合后用不透明的塑料薄膜封口,迅速放入60 ℃水浴锅中加热20 min,取出后用流动水冲洗3 min,在室温下放置30 min,于558 nm处进行吸光度测定。每组试样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后,以羟脯氨酸的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用Excel绘制羟脯氨酸标准曲线。
1.2.4.3 鱼鳞中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称取1.00 g鱼鳞,取30 mL 3 mol/L的硫酸于50 mL烧杯中,在105 ℃干燥箱内水解16 h,取出稀释一定倍数后,进行显色反应和吸光度测定,方法同1.2.4.2。根据式(4)计算出脱钙液中羟脯氨酸含量。
式中:T’为由标准曲线所得羟脯氨酸质量浓度,μg/mL;V3为加入硫酸体积,mL;D为稀释倍数;M为鱼鳞总质量,g。
1.2.4.4 脱钙液中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取一定量脱钙液稀释一定倍数后,进行显色反应和吸光度测定,方法同1.2.4.2小节。根据式(5)计算出脱钙液中羟脯氨酸含量。
式中:T’为滴定后由标准曲线所得羟脯氨酸质量浓度,μg/mL;V4为脱钙液体积,mL;D为稀释倍数;M为鱼鳞总质量,g。
1.2.4.5 羟脯氨酸溶出率的计算
依据脱钙液中总的羟脯氨酸含量比鱼鳞中总的羟脯氨酸含量,所得数值即为羟脯氨酸溶出率,按式(6)计算。
式中:Y为脱钙液中羟脯氨酸含量,%;X为鱼鳞中总羟脯氨酸含量,%。
钙离子浓度和EDTA的体积关系如图1所示。钙离子的标准曲线为y=0.009 6x+0.000 7,R2=0.999 8,表明钙离子浓度与滴定所用的EDTA体积间具有良好线性关系。
图1 钙离子标准曲线
羟脯氨酸浓度和吸光度关系如图2所示。羟脯氨酸的标准曲线为y=0.175 2x+0.007 7,R2=0.997 5,表明吸光度与羟脯氨酸浓度间有较好线性关系。
图2 羟脯氨酸标准曲线
2.3.1 超声时间对脱钙率和羟脯氨酸溶出率的影响
超声时间对脱钙率和羟脯氨酸溶出率的影响见图3。随着超声时间增加,钙离子与柠檬酸分子接触时间增加,脱钙率缓慢增长,在70 min时达到最大值90.4%,随后缓慢下降。随着超声时间的增加,羟脯氨酸的溶出率始终低于1.68%。说明在70 min条件下,鱼鳞的脱钙效果好,且胶原蛋白损失量少。
图3 超声时间对脱钙率和羟脯氨酸溶出率的影响
2.3.2 柠檬酸质量分数对脱钙率和羟脯氨酸溶出率的影响
柠檬酸质量分数对脱钙率和羟脯氨酸溶出率的影响见图4。随着柠檬酸质量分数增加,脱钙率缓慢增长,在6%时达到最大值,之后随浓度增大而缓慢下降。提升反应浓度有利于钙离子与柠檬酸分子反应促进脱钙。随着柠檬酸浓度增加,羟脯氨酸的溶出率一直低于1.29%,胶原蛋白的损失量少。说明在柠檬酸质量分数6%的条件下,鱼鳞的脱钙效果较好。
图4 柠檬酸质量分数对脱钙率和羟脯氨酸溶出率的影响
2.3.3 料液比对脱钙率和羟脯氨酸溶出率的影响
料液比对脱钙率和羟脯氨酸溶出率的影响见图5。提取液体积对脱钙率的影响较大,料液比1∶10和1∶15 g/mL时,脱钙效果非常不理想。随着料液比增加,脱钙率逐渐增长,在1∶25 g/mL时出现最大值,继续增大料液比后缓慢下降。原因可能是在脱钙液浓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体积增加,鱼鳞与脱钙液接触面积增大,料液比增加至1∶25 g/mL时,鱼鳞中的钙离子已与柠檬酸分子充分结合,脱钙率不再随脱钙液体积的增加而上升。随着料液比增加,羟脯氨酸溶出率一直低于4.11%。说明在料液比1∶25 g/mL条件下,鱼鳞的脱钙效果较好,且胶原蛋白的损失量较少。
图5 料液比对脱钙率和羟脯氨酸溶出率的影响
2.3.4 超声功率对脱钙率和羟脯氨酸溶出率的影响
超声功率对脱钙率和羟脯氨酸溶出率的影响见图6。随着超声功率增加,脱钙率缓慢增长,而在175~200 W间出现较大涨幅,猜想可能是超声能转化为热能促进脱钙,还可能是由于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加速了鱼鳞中的钙离子进入到脱钙液中,提升了脱钙率,在达到200 W最大值后缓慢下降。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加,羟脯氨酸的溶出率一直低于1.75%,说明在超声功率200 W条件下,鱼鳞的脱钙效果较好,且胶原蛋白的损失量较少。
图6 超声功率对脱钙率和羟脯氨酸溶出率的影响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取超声时间60,70和80 min,柠檬酸质量分数5%,6%和7%,料液比1∶25,1∶30和1∶35 g/mL,超声功率175,200和225 W进行正交试验,设计L9(34)正交试验表(见表2)进行试验。由正交试验表中极差R可知,影响鱼鳞脱钙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A>C>D>B,即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柠檬酸质量分数。
利用IBM SPSS 26.0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试验中各因素对草鱼鱼鳞脱钙率均有影响,其中时间因素影响显著(p<0.05),即超声时间是决定脱钙率的关键性因素。p值越小显著性越强,影响越显著。由正交试验方差分析可知,pA<pC<pD<pB,影响鱼鳞脱钙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A>C>D>B,即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柠檬酸质量分数,与极差的分析结果一致。
表3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表
由表2可知,理论最优为A3B1C3D3,在此条件下试验得脱钙率为92.7%,低于正交表中第7组数值93.8%。综合考虑影响鱼鳞脱钙的因素水平,选取最优参数组合A3B1C2D2,即超声时间80 min、柠檬酸质量分数5%、料液比1∶25 g/mL、超声功率200 W。此条件在正交试验表的第7组出现,测定脱钙率为93.8%。
表2 L9(34)正交试验结果
试验采用超声波辅助柠檬酸的方法对草鱼鱼鳞脱钙工艺进行优化。用单因素试验探究超声时间、柠檬酸质量分数、料液比、超声功率对鱼鳞脱钙的影响,经正交试验选取最佳脱钙工艺。经正交试验极差及方差分析可知,决定脱钙率的4个因素的影响顺序为超声时间>料液比>超声功率>柠檬酸质量分数。最佳脱钙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80 min、柠檬酸质量分数5%、料液比1∶25 g/mL、超声功率200 W时,脱钙率可达93.8%,而羟脯氨酸的溶出率仅1.38%,证明超声辅助柠檬酸脱钙效果影响显著。优化后的工艺脱钙用时较短,胶原蛋白损耗量少,可应用于实际生产。试验结果为草鱼鱼鳞脱钙工艺提供明确的试验参数,也为鱼鳞胶原蛋白的提取规模化生产提供良好技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