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芳 王兴华
摘要:培养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需从小抓起,从细节抓起。幼儿正处于接受各种教育的启蒙时期,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不够集中,但可塑性较强。同时,幼儿处于人生初期,培养良好的行为及习惯非常重要。对此,在幼儿教学当中教师需要针对幼儿行为习惯培养进行全面研究,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探索科学合理的培养策略。本文试析新时期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路径。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幼儿;行为习惯;培养
引言:
抓住幼儿期这一教育的初始阶段以及关键时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幼儿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从当前幼儿的行为习惯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幼儿尽管看似聪明伶俐,但是不良行为习惯已经产生,如饭前不洗手、乱扔纸屑、不爱护公共财物、对人不礼貌等。在生活中,爱睡懒觉,懒散,依赖性比较强,自主、自理能力较差。饮食习惯上出现了浪费粮食、挑食以及偏食等不良问题,而道德品质上则是不遵守规章纪律、对他人的劳动成果不珍惜、自私自利等。因此,教师应既关注整个班级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同时也做到以身作则,对幼儿进行耐心而有恒心的引导与教育,从小事小节中及时发现幼儿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而及时加以纠正,正确引导幼儿健康成长。
一、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意义
(一)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如不讲礼貌、挑食、随意践踏花草等,都属于不良的行为习惯,这些行为习惯会严重地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关研究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促进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获得不断进步,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也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二)完成基本幼儿教育目标
在素质教育的基础理念下,幼儿园阶段是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孩子生活能力的基础上,要注意通过游戏渗透、区角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幼儿形成科学的符合其年龄特点的价值体系,为幼儿以后能够成为讲卫生、懂礼貌、有道德的新时代人才打好坚实基礎。
(三)提高幼儿个人素质水平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不仅需要让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知识,也需要让幼儿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基于这一教育目标,教师应从主观意识上告诉幼儿如何正确地与他人交流以及思考,全面提高幼儿的素质水平。
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
(一)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有的幼儿意志力较为薄弱,对家长依赖性极强,因此当其受到挫折、遇到困难时,第一反应就是求助自己的父母。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孩子在家时遇到问题第一时间便是寻找自己的父母解决。这也就意味着家长无形中在纵容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并没有加强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教师与家长进行及时联系沟通,就幼儿在幼儿园中具体的表现进行交流,并达成一致,让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创设良好而适宜的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些自主处理生活问题的机会,使得幼儿在遭受挫折之后敢于面对,也学会力所能及地解决问题。在这一生活环境中,幼儿认识到无论何时何地并不是事事都能如意,需要有能力和勇气面对一些困难和挫折。对于这些挫折,不能害怕,要敢于承担,如此也能提高幼儿应对困难以及挫折的能力。
(二)增加幼儿的劳动意识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幼儿在物质方面得到了极大满足,家长的过度溺爱导致幼儿缺乏劳动意识,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容易养成懒惰的坏习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积极引导幼儿参与劳动,提升幼儿的劳动意识,形成劳动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在园期间的各种活动,来增加劳动的参与度。室外活动用到的游戏器械,可以让幼儿帮忙搬运和整理,每天饭后安排小值日生,协助教师收拾餐具,擦桌子等。教师要在幼儿劳动的过程中予以表扬,并引起其他幼儿的注意,让幼儿感到这是光荣的事情,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劳动,逐渐形成热爱劳动的习惯,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指导幼儿学习文明礼仪
首先,教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给幼儿树立良好的典范,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注意文明行为和语言的应用,时刻提醒幼儿文明礼仪的重要。例如,早上入园时,教师们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地同每一位幼儿打招呼,开启一天的幼儿园生活。有些幼儿内向腼腆没有回应,教师就多说几次,俯下身去说“早上好”,绝大部分幼儿还是愿意配合的。其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指导幼儿践行文明礼仪。见到老师、家长、同学要打招呼,文明礼仪不是空洞的几个字,而是具体的行动,要在具体情境的指导中使幼儿易于理解文明礼仪。长期积累下来,幼儿便会掌握很多文明行为习惯,知道怎样做才是懂礼貌的好孩子。接受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做错了事要敢于认错说对不起,上课不乱讲话,有事要先跟老师说,不能擅自行动,放学要跟老师和同学们说再见等,这些都是懂礼貌的表现。文明礼仪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应在日常教育中多用行动来感染幼儿,发挥榜样作用。
(四)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交习惯
众所周知,书本知识只是学习的一部分,还应该让幼儿掌握如何与他人进行交流的社交技能。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社交能力较强的幼儿长大后事业成功率要比社交能力较差的幼儿高很多,因此培养幼儿科学的社交能力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有趣的情境体验,让幼儿模仿各种角色进行社交能力训练。
如“餐厅就餐”情境,需要幼儿扮演服务员和顾客,整个过程都需要幼儿使用敬语进行交流,让幼儿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另外,在平常的游戏和学习时间,教师也应该引导幼儿进行友善互动,如告诉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需要助人为乐、互帮互助,不可以欺负其他小朋友。帮助幼儿从小树立良好的社交意识,对幼儿未来的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意义。
结束语
总之,在实际的幼儿教育指导过程中,教师既要明确自身的教育职责,做好对幼儿的行为引领和活动指导,还要科学发掘和利用家庭教育资源,促成幼儿园教育向家庭教育的拓展与延伸,携手共助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也为幼儿在将来全面、高质量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晶晶.如何培养中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J].幸福家庭,2020(11):27.
[2]李彦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幸福家庭,2020(11):48.
[3]张聪聪.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