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碧
摘 要:数学学科是小学教育的核心科目。目前,以兴趣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成为小学教育中极为推崇和探究的培养模式。但就数学学科学习兴趣而言,学生激发程度并未得到显著提升。为此,本文结合现有教育理论与教学经验,梳理了数学学习兴趣的内涵和价值;揭示了数学学习兴趣的结构和影响因素,剖析了数学学习兴趣的形成过程。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升策略,旨在为我国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内涵;提升策略
一、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内在机理
(一)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结构与影响因素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分为学生个体兴趣与情景兴趣。个人兴趣往往是学生本人已有学习基础、家庭教育背景、家庭教育方式多年积累而成,而这些往往只是现实已存在的持续偏好,而还有很多学生具有潜在兴趣,需要在未来一段时间去培养。在这个情境中,可进一步细分为知识兴趣、文本兴趣和任务兴趣。情景兴趣是指由具体活动情境和学习任务引起的兴趣它由外在环境中的刺激而产生,与学生的需要和价值联系不是很紧密,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因而情境兴趣具有暂时性、可变性[1]。
将个体兴趣与情景兴趣进一步做差异性比较。个体兴趣与个体已有的知识、价值认识联系在一起,指向活动或任务本身,主要与内在动机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情境兴趣既可能由活动本身特征引起,也可能由外在奖励、处罚引起,相对个体兴趣而言与外在动机联系更密切。个体兴趣与情境兴趣存在明显差异。它们之间的差异总结详见表1。
个体兴趣由个体知识和价值引发,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短期内难以改变个体兴趣,因此本次研究主要从教师角度讨论影响学生的情境兴趣因素。
(一)文本因素,指学生课本中文本特征引发的兴趣,包括文本的具体性、生动性、复杂性、形象化等因素,相比语文、自然等课程,课本因素对数学兴趣的影响相对较小,目前的数学课本文本特征很受学生喜欢。
(二)知识因素。知识因素是指个体先前的知识经验与具体情境相互作用引发的兴趣。除非有某种外在的力量驱动,通常而言,如果内容与个体知识经验毫不相关,个体不可能对内容产生兴趣。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发现,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往往受之前学习状态与知识经验影响。
(三)任务因素。任务兴趣是老师布置任务与设定目标引起的学习兴趣。任务兴趣可能是学生认识到一定事物与自身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后产生的兴趣,它也可能是提高学习目标期望,如教学中和学生之间的公平交流、关心、鼓励。
由此可见,数学课程内容、形式等皆会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形成过程剖析
剖析好学生兴趣形成过程,掌握学生个人特点,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流程。首先是课堂中兴趣的激发,激发的情境兴趣具有暂时性,但学生在投入到老师设定课堂时,也不可避免地将已有知识与情境内容联系起来,这个过程为兴趣兴趣的维持奠定基础。第二个阶段为兴趣维持阶段,情境通过与学生通过老师设定的情景与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意识内容的价值,逐渐表现出个体兴趣,通过多次重复的巩固最后发展成稳定的个体兴趣,学生在课堂上会主动寻求参与的机会例如举手抢答我平时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表现出积极的情感,产生稳定的个体兴趣[2]。
二、小学数学学习兴趣优化路径
(一)塑造教师个体形象,以魅力促进兴趣
学生个人兴趣为现实兴趣和潜在兴趣,然而在小学生求学之路上,尤其在山区小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家庭教育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作用有限,因此在学校,老师对于学生个人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十分重要。小学数学教师既是数学教学的执行者,也是数学兴趣的引导者,老师的教学方式能影响学生个人现实兴趣与潜在兴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质量,创新教師教学方法,学生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启发或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与水平。针对以上特点,我建议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入手:第一,树立教师和蔼形象,保持师生关系融洽。小学学生大多数处在6-12岁,是需要关爱与包容的重要年龄阶段,尤其山区农村留守小学生除了需要学习上的关系与帮助外,生活及思想情感上也需要引导、关心。在校内外,老师不仅是”尊师“,更是学生辅导学习的“慈母”与“仁父”,树立和蔼可亲形象,保持关系融洽,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爱戴,进而从“喜欢这个老师”逐渐变为“因喜欢这个老师而喜欢她(他)的课”。第二,充分发挥教师教学情感感染力,实现情感育人。老师快乐、饱满、振奋的教学工作状态,学生受老师的感染,课堂气氛更加生机与活力,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提升数学兴趣。
(二)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以情景培养兴趣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处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数学学习更加注重抽象,学习比较困难,从而容易产生畏惧和厌倦心理。因此,针对这一特点,老师创新教学方法以形象生动的实例、创设情景教学模式显得至关重要。创设多样化情景,例如通过设计有趣教学游戏与活动,学生扮演角色,在游戏中传递小学数学知识,变抽象思维方法为形象思维方法,增强学生感知,激发出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除此,小学生记忆模式以无意识向着有意识的方向发展,容易记住感兴趣的事物。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应重点设计针对孩子好奇心强特点的课堂方式,例如通过编制“顺口溜”、“歌曲”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及学习力、数学学习兴趣也会大大的提升。
总结
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显得愈加重要。因此,作为数学老师,通过不断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在需求,把控其“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应该不断加强自身专业能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优化自身教学艺术。尤其是在数学兴趣培养方面,老师应以情、以智、以行、以法最大限度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引领学生乐观化、长远化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付天贵. 数学文化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影响的测评模型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20.
[2]雷浩. 为学而教:学习中心教学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