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雪珍
摘 要:高中阶段是塑造学生价值观的阶段,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发展至关重要。德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还能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价值观的良性发展。高中德育课程的有效开展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必由之路,只有重视学生的德育,才能为祖国培育出有理想、有道德、有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关键词:高中;德育教育;策略
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转型阶段,多有叛逆、冲动等性格特点,且伴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他们接触到了更多形形色色的信息,其思想价值观念受到越来越多的冲击。因此,为避免青少年受不良网络信息的误导而误入歧途,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协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建立起相关的人生目标,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得必备的社会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日后的职业生涯规划中抢占机遇。
一、高中德育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建立健全德育体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开展德育是必然的趋势,但是目前德育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未建立健全德育体系是阻碍德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比如,对犯错误的学生所采取的德育措施相对单一。学生犯错,教师往往会采取处罚措施,如让学生罚站、打扫卫生等。而这一系列处罚措施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局限,学生往往会因为害怕受到处罚而不犯错,但是对错误本身并没有清晰的认知和深刻的反省。可见,建立健全德育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否則学生的道德素养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二)教学形式缺乏创新
教师在开展德育活动时,所采取的教学手段滞后,教学模式缺乏创新,从而使学生课堂的参与感低,学生的兴趣比较弱,德育的效果差。教师往往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对教学德育的关键内容,往往缺乏对德育内涵深度挖掘,学生的认知也仅仅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再者,教师忽视了德育的实践教学,想要学生深刻地认知德育内涵,应该将德育内容运用于实践活动中,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使德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但是部分教师并没有做到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有机融合,使学生容易出现“知行不一”的情况。
(四)教师和家长之前缺乏有效的合作
教师和家长之前缺乏有效的合作是导致德育有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家庭是学生主要的生活场所,对学生的道德素养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但是部分家长家庭教育的方式过于强势,往往以经验灌输、强制教育等方式进行,使学生对德育产生一定的排斥、抗拒心理。基于这一现实情况,教师应该加强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双方及时地反馈学生的情况。教师积极引导家长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方式开展德育,让家庭教育成为学校德育的补充,使两者相互影响,互相作用。
二、高中德育优化策略
(一)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信念的培养是教育活动的首要任务,在德育过程中要加大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投入,不断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信念。首先,要不断地创造爱国主义教育的机会,开展与传统节日相关的爱国主义活动,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其爱国主义热情,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德育活动、投身实践。如人教版中的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第一章总结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与共产党领导人在革命斗争和建设中的优秀道德,明确了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学校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同时,要确保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各学科课程中,充分实现学科知识与德育素养的结合,落实核心素养教育要求。
(二)规范学生的礼仪文明
教育之行,立德树人。拥有一个良好的礼仪习惯是学生立足社会的通行证。在德育素养的要求下,学生要认真学习礼仪知识,文明为先,从小事做起,做一名文明懂礼的高中生。学校要定期开展礼仪活动日,积极宣传讲文明、懂礼貌的重要性,并选出文明表率作为激励学生的榜样。讲文明是道德素质的基本要求,学生间、师生间应建立文明关系,在互动时要注意礼节、互相尊重。教育者也应注重自身的礼仪文明建设,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总之,学校要注重学生礼仪和文明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礼仪气质。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学校应注重校园氛围的营造。一个优雅、文明的校园环境会愉悦学生的身心,从而促进学生良好气质的形成。相反,一个浮躁、礼仪缺失的校园氛围会助长不良行为的肆虐。想要进行良好的德育,必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重视对学生精神风貌的建设,这样才能做好德育工作,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更新教学理念
真理的存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些认知往往会由于实践的发展而被推翻,作为教育者,要充分认识到这一事实,并将其运用到自身的教学工作中。德育不能仅仅依靠教材知识,也要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完善,将德育知识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增强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度。教师还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运用科学和先进的理念传播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拓展德育
德育应该贯穿教学的各个阶段,注重对学生的长时期熏陶,单一的学校教育难以达到稳定的教育效果。课堂的道德和法律知识学习仅仅是基础的知识讲解,而核心素养要求德育的长期性和普遍性。学校要多开展德育知识竞赛或其他相关的教育活动,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通过实践来拓展德育知识,提高学生能力。家长也应和学校共同配合,重视学生在家庭中的素质培养,形成家校合力,延长德育的时间和频次,将德育知识渗透到社会生活中,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中的教育教学要更加注重德育实践,借助德育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因此,教师要立足于现状,分析现阶段德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高中施行德育应遵循的原则,最后再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优化德育路径,比如,可以从完善德育体系;革新德育观念,丰富德育形式和内容;加强教师和家长之间的配合;积极营造德育环境等方面着手,加强德育,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参考文献:
[1]孙有,范文朝.立德树人背景下如何开展高中德育工作[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4(1).
[2]杨小媚.校园文化构建视野下高中生德育管理模式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2).
[3]赵虹蕊.面对改革与发展如何有效实施学校德育工作[J].青海教育,2012(Z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