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2022-06-12 01:59向仕碧
民族文汇 2022年25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向仕碧

摘 要:核心素养观念的落实强调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重视从各个学科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全面培育。但是,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很多教师还是过于重视教材内知识点的教学,忽视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落实,使核心素养教育观念落实变成了空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分析了高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性,总结了高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的策略,希望能够为核心素养观念的落实彰显实效,全面提升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引言

虽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被确定为新课改的基本目标,但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模式才能够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这个问题仍然需要通过不断地实践才能达到高效化完成。

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一)核心素养与四层教育目标

核心素养理论提倡强调教育活动要重视培育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须品格,这种品格和能力主要表现为个人知识储备、个体修养表现、社会和谐参与能力,以及关爱与实践创新的能力等。从核心素养教育观的主要内容中可以看出,其教育目标与历史教学之中的四层教育目标是相适应的。“四层”为高考的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这四项考查内容其实与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是相适应的,本质还是培养学生具备关键能力和必备的品格。

(二)核心素养对历史学科的促进作用

核心素养教育强调突出个人情感、爱国情怀、和谐发展能力等综合素质,这些素质具备了之后,对历史学科的促进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具备了积极向上的个人情感与合作态度,才能够更为积极地去进行历史知识的探索,学会用辩证历史学的思想去看待知识,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创新思考,确保学生在核心素养教育引导下,更为积极地去拓展教材之中历史学的知识。

(三)提高学生思维水平

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必须要接触的就是历史的人物事件,所以学生必须将整个事件理解透彻,进行有效记忆。这就要求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找到一个客观的角度进行探究,这样学生在分析事件的过程中,就可以感受到各个人物史料的不同之处,从而提高学生对人物事件的分析能力与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培养成正确的历史观。

(四)提高学生理解水平

教师要求学生在分析人物事件的过程中,必须要找到一个客观的角度,以完全理性的心态对这个事件进行评判,这样得出来的结论才算是合理的、客观的。教师在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可以提升学生对人物事件的理解水平,使学生学会在客观的角度对人物史料进行评判,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二、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唯物史观

教师要想在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达到让学生形成正确唯物史观的目的,就应该指导学生应用正确的历史观念与方式去了解人类的社会变迁、演变的规律与这两者之间的各种关系。在历史的课本中,包含着可以正确的让学生形成唯物史观的素材与资源,教师可在设计教学模式的同时,将这类素材合理的应用在课堂中,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对唯物史观的认识和了解。

(二)精心安排教学活动,形成培养路径

首先,教师要基于历史学科知识点进行教学活动,具体就是要以教材内的知识点为主要依据,多注重与学生进行课堂的互动。例如,在《水陆交通的变迁》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知识点,以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来设计问题。请学生用表格、思维导图等形式来分析中国古代陆路交通和水路交通的演变过程,从秦朝一直到清朝,进行详细的史料整理。其次,教师要基于历史学科课外延伸的角度,组织教学活动。目前,历史教学课外延伸活动变得更为方便快捷,主要是因为有信息技术的支持。在新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查询史料的过程中,从“见证史实”的角度出发,客观地看待历史现象,从自主的角度来进行历史学的延伸,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训练学生的历史学探究能力。例如,在《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对这个阶段的历史经济、文化等发展进行了分析与整理,这里面有很多语文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结合这一点,组织学生课后进行多学科整合教学。请学生结合学过的文言文知识,整理明至清中叶这段时间内的文学发展现状,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文学与历史的介绍。学生设计出几个阶段的时间节点,在这些时间节点之中通过文学作品及创作背景的历史介绍。通过这样的课外拓展,在展示成果的结尾,总结了文学发展与经济发展、政治背景的关系,形成客观分析历史的优秀素质。

(三)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所谓历史解釋就是学生可以利用查阅、探究、分析以及总结史料的方式,对历史事件的产生原因、发展趋势或者意义影响等可以做出思考,也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表现。所以教师在历史课堂中,也应该对学生的历史解释水平进行有意培养,教师通过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活动中设计多种样式来锻炼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让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历史解释水平。

(四)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与道德观,可以对社会上的是非丑恶做出最基本的判断和分析,并不断地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文化观。此外,还应该培养学生以祖国为傲、热爱国家的高尚意识与“少年强则国强”的精神力量。假如教师在历史课堂中仅仅给学生讲授教材知识,那么可能不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情怀,还可能让学生脱离了自己的认知与社会生活,课堂质量无法得到进一步提升。但倘若教师可以在历史课堂中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有效结合,不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还可以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家国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历史作为一门充满智慧和思想的人文性学科,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其教育目标与历史教学之中的四维教育目标是相适应的,教育强调突出个人情感、爱国情怀、和谐发展能力等综合素质,对历史学科的促进是至关重要的,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在无形当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曹彦红.多媒体技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资讯,2020(34):65.

[2]李淑华.基于中华传统文化支持下高中历史教学探讨J].文化产业,021(2):54.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