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教育部日前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强调在教务方面要严格落实学时、学分,从本科思政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政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基于这样的文件要求,我们就很有必要探讨思政课实践教学这一“第二课堂”的开展缘由,现实障碍及解决办法,使得思政课堂能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主渠道作用。
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之需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以“理论知识为依据,以强调创新性和实践性的主体活动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和主动思考为特征,通过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加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各种实践活动,使其主观世界得到感性的再教育和主体能力得到优化的过程和方法。”[1]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是现实呼吁的产物,这一现实呼吁包括多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理论要求、改变当前“知行不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现实要求、实践教学自身的内在优势以及政策性规定。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这一本质直接或间接生产出自人类诞生以来全部社会实践资料和基于人自身的所有价值,可以说劳动就是人全部且必要的实践形式,因此人的本质理应也必然有实践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上是“人的工作”,坚持实践教学这一实践性活动是思政育人过程中实现人之本质的必然要求。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主要是学生被动接收信息的过程,如今增添实践教学的环节,拓宽了学生参与实践的渠道,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上的具体运用。
从思政课的教育目标来看,其最终目的不是培养满腹经纶的空谈理论家,而是培育理论扎实,德行美好的践行者。当前思政课主要承担理论知识传授的功能,通过理论教育让受教育者“知善”,告诉受教育者“你应当做什么”,但之后的情感认同及日常践履未得到重视,使得受教育者难以将“你应当做什么”转化为“我应该做什么”。传统的思政课教学路径偏同质性的实践哲学模式,是在理论预设的前提下开展的课堂教学与课程活动,是一种单向性的预设与体验。而从实践教学的教育目标来看,应当借鉴异质性实践哲学的模式,就是不给实践教学设置理论前提,而是在实践中囊括更多的异质性因素,包括主体间互动、情境、无意的结果等,让学生充分参与和体验。教育者观察学生真切的反应,捕捉各异质性因素,进行实践叙事,这时候教师的语言就更加贴近实际,更能融通理论与实际。同时,学生借助实践教学过程中切实的思与行,达到知识的践履与升华,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讲的“那你应当做什么”,受教育者由“知善”向“行善”发展,使改变当前“知行不一”的思政教育现状成为可能。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自身的优势又成为其推行的内在要求。首先从教学手法上看,思政课实践教学属于隐形教育,往往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架构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使学生在参与实践中更加无形地领会知识,减少腻烦感。其次在导学方式上,实践教学也有其优越之处。实践教学自身具有问题导向性的特点,这一問题导向性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实践教学往往是带着课堂问题去实践中探究,用现实资料来解答疑惑,这一学习模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利于聚焦思维,更加快速地捕获知识,解决问题。其次,立体的现实往往比枯燥的理论更能激发人的思考,学生通过理论与现实的对比学习,往往能开拓视野,发现更多的新问题。如此循环往复,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和趣味性,大大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2]。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青年价值观培养的主渠道,获得国家的高度重视,其先后出台的《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均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最新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还为实践教学设置学分,使得各高校思政课堂实践教学的开展成为硬性要求。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是现实的需要,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让人们重新在理论中找寻答案,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正是实践教学开展的理论支撑。国家层面对实践教学的硬性规定,更是证明了实践教学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提出了要求并提供政治保障。
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之难
自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以来,各高校对实践教学做了诸多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实践教育基地的建立、实践教学评比活动的开展,都是推动实践教学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但是,基于实践教学在组织管理、教学评价,经费要求等方面存在的固有难度,当前实践教学依然存在现实难题。
“供需不平衡”是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数量来看,首先体现在思政课教师数量不足上,当前思政课教学基本以大课为主,教师精力的有限性与学生数量的庞大性形成鲜明对比,教师难以开展细致的教学,往往以大班上课,走完教学流程为主,教师开展但不参与实践教学,仅作为课外作业,或者直接不开展实践教学。其次,资源配置方面也有缺憾,各高校的资金投入往往偏向理科类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展的资金得不到保障,常存在场地不足、经费不足等尴尬局面,影响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就质量上看,实践教学的供需不平衡体现在“教与学”上,就目前的实践教学来看,往往存在教学内容方向性不强,缺乏时代性,形式单一等特点,教师的授课内容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抬头率“低的现象严重。这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思政课教师对思政课堂的重视程度不够,未把握教学与科研的平衡,轻视教学;二是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层次不齐,在这样一个网络信息发达的自媒体时代,教师所选的教学案例和内容可能都是学生知晓的,也就是说教师的信息传达这一环节已被互联网取代,学生需要的不是信息的呈现而是信息的解读和分析,这就对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产生了考验。34C84207-3508-4618-AA3B-6243FD3DCEFF
地方资源的开掘为实践教学提供了平台,如何有效利用成为关键。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思政课地方资源在我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存在方式,分布也不均匀,当前对地方资源的运用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忽视地方资源的价值,不利用地方资源,仅依靠经典案例辅助实践教学的现象突出。其次,未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盲目使用地方资源,将错误的野史口述史作为实践教学案例的现象也常常出现,野史往往更加吸引眼球,深入人心,但错误的野史造成的危害也更大。此外,未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夸大地方资源,过分拔高地方资源的内容,不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的现象也普遍存在。最后,未坚持理论与实际将结合的原则,所选地方资源内容脱离课程内容本身现象也普遍存在。
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程的“第二课堂”如何通过有效融通更好地助力“第一课堂”的教学,也是当前的难题。“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通难题最重要体现在知识融通上,尤其是将实践调研作为课程模式的“第二课堂”,在知识融通上尤为容易出偏差,没有课程理论前提和问题导向意识,实践调研很可能成为走马观花式旅游,这一课程知识与实践调研内容的内在关联如何把握,如何使实践教学成为思政课堂的深化和升华,使学生在学会理论的基础上达成情感认知并付诸实践是当前第一二课堂融通的关键。以“第一课堂“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参与领会知识属于同质性实践哲学路径。从异质性实践哲学这一模式来看,实践教学的反哺作用也值得我们深思。实践教学中囊括的异质性因素具有突发性和随机性,其所生发的课堂生成性资源如何有效转化反哺实践教学,也是一二课堂融通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之行
实践教学的现实之难是多方面多维度的,问题的解决也并非思政课教师这一个群体的责任,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需借助多方合力,积极构建思政课程、思政学科、思政工作、思政队伍“四位一体”的实践型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将实践特性融入其中,是以合力促进实践教学发展的重要举措。
还原学科建设的实践性轨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共同具有的学科内涵和特点,即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之内,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二级学科与同级的其他二级学科相比,偏教育性,这是思政学科区别于其他二级学科的重要特点。思政学科建设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是紧密相连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思政学科发挥教育属性的一个重要渠道,思政学科这一顶层设计的走向又决定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走向。面对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困难,思政学科建设应当从自身的两大属性出发,首先发挥马学科的理论武器作用,在学科内含、学科定位、学科特点上增添实践要素,强调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征,学科发展与理论教育都要讲求实践性。其次,在发挥学科教育作用上要鼓励实践性教学,思政学科教育不只是知识点的讲解,还要有理论认同和理论践行,要通过实践让理论真正落地。唯有思政学科这一顶层设计增添实践要素,才能推进实践性的教育教学。
明确思政工作的地位。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对高校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作出了统一规划、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指出要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这不仅是对高校思政工作领导核心的明确,更是对思政工作地位的明确,培养人才是高校最核心的任务与使命,而有德之人才又是关键,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育人的主渠道,思政课应当被足够重视,作为思政课程育人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也应当被支持。高校党委有这样的认识高度,思政课的专属经费才不会被挪用,思政课的资源保障才不会缺乏,思政课“供需不平衡”的矛盾才能得到缓解。
锤炼思政队伍的政治素养与能力。思政课程的改革、思政学科的发展和思政工作的创新,最后的落脚点在于思政队伍的建设。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阐述了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党和国家重大战略目标的重要意义。育人者必先自育,落实到实践教学上就是要求思政课教师队伍要提升自我素质,这包含两大方面。首先是政治素养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就是育人,为国家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有德之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下就要求思政课教师的政治方向应当与中央保持一致,教师政治素养的提升就能够解决实践教学过程中不合理利用地方资源的乱象,使得实践教学资源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帮助学生坚定政治立场。此外,教师素养的提升还体现在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上,与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不同,实践教学更加考验教师的组织能力、引导能力、创新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这是丰富实践教学模式,使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更为贴切,达到一二课堂融通的重要前提。同时,善于应用课堂生成性资源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更高要求。实践教学过程中異质性因素生发的随机性状况考验教师的应对能力,同时要求教师反思自身的预设,总结实践教学经验,为丰富第一课堂的内涵奠定基础,这是实践教学这一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反哺作用的体现。
充实思政课程的实践内涵。高校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一直以来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政治素养和人格气质等培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全国高校思政课整体呈现出“导向正了、取向好了、风向变了、气象新了、志向大了”等可喜局面。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思政课实效性低下,脱离实际空谈理论等现象依然严重,值得深思。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当一以贯之的原则,增加实践教学环节一直以来也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只有切实增强实践教学的系统性和针对性,推进实践教学的品牌化、持续性建设,才能真正实现通过实践教学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效果。就具体操作上来看,课程实践性的增强包括两方面,首先是课程内容应当与实际相结合,为实践教学的开展奠定理论的基础,让受教育者能够在清晰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参与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其次,是各地高校要结合自身地域特点和优势充分挖掘实践教学资源,使实践教学的开展成为可能。如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浙江高校的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就可以在嘉兴、湖州等特色基地展开,围绕“红船精神”“两山理论”等主题带领学生开展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的推行既要思政学科层面的顶层设计,又要思政工作层面的具体落实,只有在这两个首要环节中强化实践因素,树立实践的意识,之后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才有更好地理论支撑和现实保障。此外,实践教学的开展还需要教育者在具备实践教学能力基础上有意识的运用,如此,实践教学的功能才能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柳礼泉.《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3期.
[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05-04.
作者简介:叶娟娟(1995-),女,浙江丽水人,中共丽水市委党校助讲,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34C84207-3508-4618-AA3B-6243FD3DCE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