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阳 潘继强 余冬梅 林勇
摘要: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软件工程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能力考核为中心的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的评价体系。其中,过程性考核主要包括随堂考核、面向工程化个人考核、面向团队合作考核、自主学习能力考核、知识产权意识考核五个方面的考核,使学生的最终成绩构成更加合理准确,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工程能力,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考核评价;达成度评价;软件工程课程;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13-0147-02
1 引言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1]的核心就是要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它将人才所具备的各种能力细化,对应于相应课程的各种指标,其中课程达成度评价是其核心环节[1]。所谓课程达成度评价,是指根据学生课程考核材料和考核成绩定量评价分析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软件工程是计算机专业核心、必修课程,内容主要从面向结构和面向对象方面介绍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等,随着软件技术的不断升级和社会需求的改变,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改革从未止步,目标是让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能够按软件生命周期独立完成软件开发的各过程任务,其中课程考核评价方式[2-4]尤其重要。本文针对陕西理工大学所开设的软件工程课程,基于达成度对其考核评价方式进行研究。
2 软件工程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的现状
软件工程[5]课程是用科学知识和技术原理来定义、开发、维护软件的一门学科,是运用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组织管理软件的生产、研究、开发、管理、维护的过程、方法和技术[5],是介于计算机工程、计算机科学、数学、管理学等之间的新兴的综合性交叉学科[5]。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有4个:1)掌握软件生存期及软件开发模型等基础知识,学会获取软件需求,分析需求,识别问题,建立软件模型,验证需求,具备结合实际初步进行软件需求分析的能力;2)掌握结构化或面向对象软件设计原理、方法、图形工具、测试等,具备軟件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和计算机应用相关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能力;3)掌握软件工程文档相关的标准和规范,遵守工程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具备能规范编写软件开发各阶段所产生的文档的能力及职业素养;4)掌握软件开发过程、软件配置管理、工程管理方法等知识,具备软件项目的维护、组织、计划、管理能力。课程具有注重实践、较强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对学生要求有较高的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应用能力等特点,传统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不能对以上特点进行评价。
根据教学大纲,该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由期末卷面成绩、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三部分构成,学生最终成绩=期末卷面成绩×70%+实验成绩×20%+平时成绩×10%。课程目标1和目标4主要使用期末卷面考试考核,课程目标2和课程目标3主要通过实验考核和平时考核来完成。但由于实验考核和平时考核过于形式化,导致课程目标2和课程目标3根本无法准确对学生的分析、设计、创新、综合等能力进行考核。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期末卷面考核形式化
期末考试试卷主要是由任课教师出题,侧重基础理论、覆盖主要知识点为主,题型主要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改错题、简答题、分析题等题型。卷面中所涉及知识点都以教师上课所讲内容及教材所述知识点为主,学生考试前只要稍加复习就能拿到自己满意的成绩,导致学生对平时学习及期末考试的不重视,期末卷面考核就是一种形式。
2)平时考核难以监管,形式化严重
平时考核主要以老师布置的作业为主,作业内容与教师上课内容密切相关,且全班同学的作业都是一样的,加之作业是以电子文档上交,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无法监管,所交作业的“版本”也较少,教师也无法甄别,即使教师给出了成绩也无法真实反映大部分学生的平时表现,最终导致教师应付批改,学生轻视平时考核。
3)实验考核落实难、验收难
实验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实验过程的监管和验收费时费力,大部分教师在上实验课时都是根据教学大纲设计了一些验证性实验内容,上课过程中只作简单的辅导。加之实验内容为“验证性”的,实验过程难以考核,大部分学生不重视实验课,实验报告更是应付了事,教师根据实验报告所给的实验成绩根本无法区别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评价体系不够合理
课程考核评价虽然包括了期末卷面考核、实验考核和平时考核三部分,但各部分所占的比例和考核评价体系不太合理,不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从而无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以上所述问题,将导致学生“重理论,轻实践;重记忆,轻创新;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不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与工程教育认证专业中软件工程人才[4]培养的目标不相符。另外,卷面成绩主要体现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真正的应用根本谈不上,平时和实验考核成绩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了实现课程达成度的评价能反映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本文对软件工程课程考核评价方式进行改革。
3 软件工程课程考核改革的理念
软件工程课程考核改革首先是针对以上所提出的考核问题,其次是结合成果导向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模式[6]和CDIO(Conceive Design Implement Operate)工程教育理念[7-8],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培养具有较强工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以“考能力,重过程”为指导,提出以能力考核为中心的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的评价体系[7-9]。其中过程性考核占60%,包括:随堂考核10%、个人考核15%、团队合作考核15%、自主学习考核15%、知识产权意识考核5%;终结性考核占40%,包括:期中考核10%,期末考核30%。具体成绩构成和各部分考核内容如图1所示。
4以能力考核為中心的过程性考核方案
4.1 随堂考核
随堂考核主要考查学生课堂听课效果及主要知识点掌握情况。教师根据课程安排,提前在“超星学习通”中设计随堂测试的题目[10],所测试的题目主要关注某个知识点或对重要知识的简单应用,以选择、填空的形式出现为好。课堂上,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作答,“超星学习通”会自动记录保存答题情况。为了引起学生对随堂考核的重视,随堂考核成绩占学生最终成绩的10%。随堂考核一方面考查了学生的听课效果,另一方面起到督促学生认真听课的作用,同时增加了学生学习信心。
4.2 面向工程化个人考核
工程化能力是一个优秀软件工程师必须具备的能力[11]。个人考核主要考查学生在过程规范下运用软件工程方法与技术,完成“工程”活动,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实验中,教师可按软件的生命周期,将实验内容根据实验时间安排进行阶段性划分:问题定义和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编码与测试、验收,并对各阶段提出过程规范要求和验收要求。每次实验完后,教师可采取现场答辩对学生个人能力进行考核,也可让学生在实验结束前将实验内容上传至“超星学习通”,课后另找时间进行答辩。目的是能够准确度量每位学生对软件方法与技术的掌握及运用。
4.3 面向团队合作考核
面向团队合作[11-12]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及素养。由于实验学时的限制,软件工程中的软件项目(综合性实验)并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通常以小组(4~5人)为团队共同完成。因此,在新的考核体系中就需要对项目所需的文档、任务完成情况、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素养等进行考核。虽然项目以团队协作完成,但也不可能在2~4小时完成,所以教师可根据项目具体实验的时间来安排此项目的上机次数,每次实验后,要求学生把各自所做的工作内容(项目开发过程中所承担工作的说明书及最终完成后的相关文档,评价团队成员对项目贡献)上传到“超星学习通”中,通过“超星学习通”记录同学实验过程的完成情况。考核时,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文档、“超星学习通”中上传的内容及相关材料,采用答辩的方式对团队中每个成员的综合能力、素养进行考核。
4.4 自主学习能力考核
软件开发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问题,自主学习能力是解决突发问题的途径。实验中,教师可有意让学生去使用一些传统方法技术(课堂教学内没有涉及的方法技术)去解决问题,当问题无法解决或解决结果无法达到想要的结果时,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探究型学习[12]。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查阅资料、自主学习解决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无形培养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5 知识产权意识考核
在软件项目完成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恪守学术道德,积极申报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培养学生知识产权意识[13]。申报授权学生成绩加分3%;申报受理未授权学生成绩加分2%。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流程,通过签署的相关协议,了解并具备知识产权的意识。
5考核效果
通过采用以能力考核为中心的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考核方式的改革,提高了以能力为中心过程性考核,降低了期末考试成绩的占比,既能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又能考核学生的工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水平,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从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16级、17级两届学生软件工程考核结果看,改革后的考核效果明显优于改革之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团队性、创新性等方面都在全面提高。
6总结
通过以能力考核为中心的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考核方式,避免了老师批改应付,学生轻视平时考核,使学生的最终成绩构成更加合理准确,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团队合作、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性,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将来从事软件项目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第一份《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问世”,教育部, https://gaokao.eol.cn/news/201411/t20141114_1201631.shtml,2014,11.
[2] 李文藻,文成玉,文展,等.软件综合实践课程基于达成度考核的改革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 2017(13): 60-61.
[3] 陈永强,赵斌,谭毅,等.基于达成度评价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课程改革探析[J].江苏科技信息, 2018(27): 75-77.
[4] 张建树,郭瑞丽.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课程达成度的评价改革[J].高教论坛, 2016(6): 72-74.
[5] 蒋宗礼,培养计算机类专业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05。
[6] 付晓琳,汤森,刘钢,等.成果导向(OBE)下软件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软件导刊,2018(10):216-219.
[7] 郭东恩,刘黎明.基于达成度评价的软件类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20(2),133-136.
[8] 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1-6,9.
[9] 桑春艳,王喜宾.“互联网+”环境下软件工程课程实验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6(27):1-3.
[10] 左金平.混合教学模式在软件工程课程中的研究与实践[J].电脑与信息技术,2020(2):58-60.
[11] 任传成,宋秀芹,胡凯,等.软件工程实验课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 2017(46): 63-64.
[12] 程凡,闫爱斌,功延森.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软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以安徽大学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133-135.
[13] 俞磊,吴成海,阚红星,等.大思政教育背景下软件工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1):102-107.
【通联编辑: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