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律+冯雪萍
摘 要:由于包装在物流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现代工业企业对掌握包装技术的物流人才的高度重视,在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中开设包装课程势在必行。下文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物流管理专业精益包装基础课程开发和改革的实践思路。
关键词:包装;物流管理;教学改革;校企合作;过程性考核
一、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必要性
1.包装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群的有机组成部分
包装功能作为物流七大功能要素之一,越来越受到现代物流企业和物流行业的重视。作为继仓储和运输类课程之后的物流专业核心课程,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非常有必要组织专业教学队伍对精益包装基础课程进行系统的开发与改革。
2.企业内包装设计管理类岗位学生就业前景广阔
包装行业是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经济大环境的基本平稳,使我国包装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涉及包装设计、包装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企事业单位包括商品生产与流通部门、包装企业、科研机构、商检外贸等部门,物流专业的学生若具备包装专业知识,其就业前景将更为广阔。
3.现代企业转型对物流专业人才能力需求的转变
相关调研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物流工作领域已不再完全按传统物流功能分类,其中对包装的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需求也从单一的专业能力需求转变为对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综合要求。
二、精益包装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1.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以培养“素养·管理·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为指导思想,以专业技能项目训练为核心,构建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结构,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将工作过程进行整合,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2.课程教学内容
结合课程教学理念与目标,在我院工业物流精益包装与配送实训平台的硬件支持下,教学活动主要分为典型包装认知、包装制造、包装作业、包装测试、包装设计5个模块,具体课程内容如表。
3.课程教学实施
(1)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2], 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围绕汽车工业物流精益包装管理的实际问题创设教学情境,以实训教学为主,在教师的引导和参与下,学生在实际的环境中感受和体验真实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结合具体的情境设计,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模拟训练、角色扮演、小组学习、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成为主角。同时结合启发式,讨论式、实践式等教学方法,有效使用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网站上建立教学互动平台,帮助学生和老师进行双向沟通。
(2)教学评价。本课程教学评价改变传统的终结性考核“一考定成绩”的方式,采用过程性考核,从而利于监督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考核评价者设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老师评价。本课程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①职业素养的考 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精神面貌、组织纪律等方面。②实训项目任务完成情况与能力的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各项任务完成的质量、在小组活中的工作态度和所起的作用,以及与成员之间配合协作程度。③设计方案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精益包装基础课程的发现和处理实际工作当中的问题,提出合理方案设计思路的综合管理能力。
三、课程教学资源
精益包装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根据企业调研分析结果,与广西柳工路创制造科技有限公司一起开发了包括教案、实训指导手册、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在内的教学资源,建立了包括典型包装认知区、包装制造区、包装作业区、包装测试区以及包装设计室等功能区域的“工业物流精益包装与配送实训工厂”。
四、课程教学效果
第一,课程内容紧扣企业包装设计和管理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和能力要求,初步形成了包括教案、实训指导手册、网络课件在内的教学体系,在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实训技能操作、课后复习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第二,这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项目教学方式,坚持“理实结合”、注重过程性考核的教学改革,培养了学生“素养·管理·创新”的综合能力。
第三,通过校企合作进行包装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通过师生双方配合的过程型考核方式改革,充分发挥了多元主体在教学工作中各自的互补作用,同时改变了以往以终结性考试为主的评价考核方式,供教师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张笠峥,付亚波,袁 玮.“包装管理”课程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4(4).
[2]高艳飞,雷 英.基于“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包装结构设计课程改革[J].包装学报,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