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潇寒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深化体育改革,在体育教学中不断的创新,是现阶段体育教学的主要发展目标。民国时期我国经历了多种体育思潮的影响,不仅颠覆了封建思想教学观点,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因此民国时期体育思潮对学校体育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本文采用文献法简要研究了民国时期体育思潮给学校体育带来的影响,总结经验教训,阐述了各种思潮的兴起过程和教学核心。为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历史参考。
1 民国时期各种体育思潮的兴起
1.1 学校体育思想的兴起与启蒙
以梁启超和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致力于改变当时的社会现状。维新派积极寻找能够救国图存的国家发展道路,从而提出了智教、德教、体教多方面相互融合的全面教育理论。在《大同书》中,康有为根据当时社会的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根据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从而对封建教育思想作出了强烈的抨击。德教、体教与智教三教并重的先进教育思想与理念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关键的启蒙作用。
1.2 军国民体育思想在學校中的兴起
军国民体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宣传尚武精神;二是提升了对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三是加强社会军事训练与教育教学;四是逐渐在各类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技能训练和军事知识教学等。1902年军国民体育教育思想正式提出,主要代表文章是当时《新民丛报》所发表的蔡锷的《军国民篇》以及蒋百里的《军国民之教育》。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蔡元培提出将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教学理念风靡全国。日本帝国主义在1915年提出灭亡中国的妄想彻底激发了我国各界人士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与此同时,军国民体育思潮达到发展顶峰。
1.3 自然主义体育思潮的兴起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后,以尚武思想、提倡民族传统体育为核心内容的军国民思潮逐渐走向衰落,直至淹没在历史发展的浪潮当中。之后在20世纪20到30年代期间,美国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和实用主义思想逐渐传入我国教育领域,成为当时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主要理论依据。自然主义体育思潮的主要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注重体育在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起到的重要影响作用,将体育解释为根据教育学生进行身体活动,从而达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此种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标准、民主精神、社会行为以及基本的生活技能等。当时美国著名学者所提出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将身体活动教育归纳为体育教育,“体”字代表着身体的整体运动,与智力教育同样都属于教育手段。自然主义体育思想认为体育教育包含以下几点:一是智力教育;二是品德教育;三是机体教育;四是神经肌肉活动教育。一方面,自然主义体育思想认为体育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充分提倡生活化体育教育以及自然活动,反对人为体操形式。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受当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深度影响,明确指出应当将体育和生活融为一体,在生活中实践体育运动。所以,自然主义体育在注重技能化体育训练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体育理想以及体育态度,促使学生从学校步入社会之后还保有对体育爱好的态度、习惯以及理想。另一方面,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崇尚天然性质的锻炼方式,对人为体操保持反对态度,当时的理论认为体育应当是人类内在本质的有效宣泄,除了体操锻炼之外,还应当充分的练习各种运动,例如球类运动、舞蹈、骑马等等,该思想主张体育属于人类本性的冲动,在不危害社会的前提下,应当进行合理的宣泄。在儿童体育方面,该思想主张采取符合少年发展本性的户外竞技运动、游戏、舞蹈、体育技巧以及野外活动等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
1.4 民族主义体育思潮的兴起
在弱肉强食、落后就要挨打的20世纪30年代,体育运动的开展已经不再局限于以身体健康和娱乐为主要目的,而是在当时时代背景的影响下,将体育运动作为民族复兴的重要手段,因此民族主义体育思潮在此背景下兴起,该思想认为,体育行为就是因民族而体育,因国家兴盛而体育,增强了对体育运动的组织化与纪律化教育,其中心思想是全民体育和军事化体育。由此,民族主义思潮逐渐进入历史舞台。
2 民国时期体育思潮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2.1 军国民体育思潮对学校体育的主要影响
2.1.1 军国民体育思潮发展进程
民国时期,西方国家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加强了军国民体育教育,重视军事训练,与此同时,通过发动侵略战争迫害我国民众。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民国时期的中国逐渐接受了军国民体育思潮。蔡锷曾在其发表的著作《军国民篇》中指出,从少年到成年这段时间,是智慧与体魄发展的关键期,但当时的教育风气,都在以封建思想为指导,重视“三纲五常”,使得正处壮年时期的国民,精神面貌萎靡,形同枯槁。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以及学生群体的身心的发展,阻碍了保家卫国、强健人民体魄的思想形成。为了救亡图存,受到维新思想和洋务运动的影响,各方爱国人士提出了改变我国教学现状的方式,由此,军国民教育在我国飞速发展。
民国成立初期,以蔡元培为领导的教育部相关人士主张国家兴衰应当与身体健康紧密相连,因此,提升了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在此背景下,《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在1912年颁布,此办法提出将兵士体操课纳入小学体育教育课程中来,同时期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又详细规定了学校体操的课时,即将体操课周时数由每周二个课时提升到每周四个课时,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军国民体育教育的实施。
军国民体育思想将兵式体操课引入到学校体育教育中,不仅提升了我国建立体育专业学校的发展进程,还为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开拓出了崭新的领域。该思想引领社会群众深刻的认识到了体育发展的重要性,彻底颠覆了传统学校教育中重文轻武的落后思想,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但是,此教育思想还存在着一定的缺点:一是没有真正属于自身的理论体系,存在强烈的依附思想。受时代背景的影响,教育学者迫于救亡图存的思想紧迫性追求,在没有真正的理解与消化的前提下就将国外流行的体育教学思想引进到国内教育中来,使得此体育教育思想没有形成完整成熟的理论系统;二是军民国学校体育思想内容比较单一,没有彻底摆脱政治掌控,单一的尚武风气,给学生全面身心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1919年《改革学校体育案》颁布之后,提倡降低练兵操课时,至此军国民体育思想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2.1.2 军国民体育思潮发展过程中引起的各方面影响
一方面,在军国民体育思想的影响下,体操式体育教育被正式列入到学校体制教育中来,从而开创了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新思路;一方面,当军民国体育思想被提出之初,就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接受度非常高,在学校体育制度的形成和确立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主要反映出了当时我国社会大众振奋民族精神的本质,颠覆了以往重文轻武的教育观念,从而激发了社会群众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引领着时代进步的思想。除此之外,军国民体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体育专业院校的建立与发展。
2.2 自然主义体育思潮给学校体育教育带来的影响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实用主义以及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在民国时期发展非常。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化思想,在此背景下不仅有效激发了广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学习兴趣,还逐渐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体育理想与习惯。但是,一味的注重提倡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放任学生兴趣而开展的体育教学,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体育教师在课程中的引导地位,还阻碍了学生对体育系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从而降低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在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中,将育人放在了首要位置,而强身健体的体育功能则放在了次要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使得当时的体育课程特色逐渐降低,甚至与其他文化科目没有较大的差别。但自然主义体育教学思想在开展的同时还有效运用了社会学科、心理学科以及生理学科等多种知识,不仅有效促进了我国体育科学的研究发展,还在很大程度上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1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从字面上来讲就是崇尚自然体育运动,倡导利用自然主义形式的多种运动方式引导和培养学生民主与自由的思想意识以及思想观念。自然体育思想的主要特征就是重视人体本能意识,此体育思想认为所有体育活动的开展基础前提必须充分符合学生的本能以及兴趣需求。有效推动学生开展自主性的体育运动,从而促使体育运动发展成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自主运动行为,重视体育运动给学生带来教育意义以及全方位的教育作用,因此自然体育思想包含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重视解放学生个性,因为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理念的核心内容着重学生的自然本性,认为体育活动应当与知识理论教育活动同样具有教育教学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还着重强调将学生作为教学中心,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自然体育思想着重强调在体育活动中应当符合学生自然天性的发展规律,确保学生的自然本性不被破坏,倡导运用体育活动对学生展开全方位的教育教学。因此自然体育思想从根本上突破了封建主义教学思想对学生身体以及思想的禁锢。所以自然体育思想是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倡导民主科学、反帝救亡、唤醒民众追求民主的一种重要途径。
第二,重视体育运动中的教育作用
自然体育思想重视培养人才过程中体育所在的重要地位。此思想理念认为体育运动可以符合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从而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是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从而倡导利用自然体育运动的方式方法达到教育学生的主要目的,从而有效促进教学学者对体育教育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规律的深入分析与钻研,在此背景下,产生了分组教学以及设计教学方法,并流传至今,对现代教育教学体系仍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2.2.2 自然体育思想给学校体育带来的影响
自然体育思想给学校体育带来了两方面的重要影响:一方面,消极影响,自然体育思想运用过程中由于过度强调学校体育中的教育作用,从而忽视了体育运动自身的内在功能,即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增强国民整体体质。自然体育思想认为通过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不过是体育的次要功能,从而忽视了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一味的重视将体育运动向自然化与生活化发展,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体育运动的系统与科学本质,忽视了体育教育教学的完整与系统性发展要求。另一方面,积极影响,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给学校体育带来的积极影响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最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近代体育转向现代化教育教学的发展进程。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完全否定了具有封建帝国统治思想的军国民体育思想,为现代体育事业明确了发展方向以及自我批评与审视的教育方式。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在发展过程中总结的各种经验教训为学校体育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二是促进我国独立体育思想教育体系的构建,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在发展过程中促进了我国独立体育教学体系与教学理念的建立,丰富了学校体育教学实践活动内容,有效明确了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为学校体育迈向现代体育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有效拓展了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为现代体育科目的进一步深入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自然主要体育思想提倡体育教育顺应学生的自然发展规律,运用自然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最大程度上拓展了学校体育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素材。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主张从社会层面、生理层面以及心理层面等多个层面进行体育教学研究,此种研究理论在当时来讲是一种教育教学中的重要进步。
2.3 学校体育受到的民族主义体育思潮的影响
民国时期,自然主义体育思潮的发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危机的历史局面。在此背景下,受保护国学和国粹主义的思想影响,教育界相关学者提出将军民国体育中的体操改为我国传统体育项目,从而达到体育强国和民族復兴的目的。例如在学校体育项目中增设武术、骑射等科目,抵制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
虽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民族主义体育思想符合文化与政治发展需求,受到一定的推崇,但经过新文化运动洗礼的学者意识到此思想中心的倒退与保守性,因此,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民族主义体育思想没有将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完全取代。受民国时期社会发展的影响,由于物资匮乏,再加上学校场地和体育器械的限制,导致广大师生对体育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了散漫的体育教学氛围。民族体育思想融合并改进了西方体育教学文化,有力的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发展历史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国时期体育思潮的兴起与发展与当时的政治变革有着密切的关联,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经历了从军国民体育思想、自然主义思想以及民族主义思想的多重转变。深入分析与挖掘其历史规律,为我国现代体育教育教学提供重要的历史参考和现实启示。
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现代价值”项目编号:18TYB007。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