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PBL的“VR”指导策略

2022-06-11 10:45周光
中国新通信 2022年8期
关键词:多元评价虚拟仿真

摘要:以职业(occupation)岗位和能力为基础,采用O-PBL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为主要方式,引入虚拟环境仿真(Virtual Simulation)和现实场景演练(Reality Exercise)“双”课堂,并建立了多元化评价体系。本文以中职城市轨道运营学生为教授对象,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为例, 给出了基于O-PBL的“VR”指导策略,带来了良好的职业生涯体验,最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关键词:职业岗位和能力;O-PBL课堂;虚拟仿真;场景演练;多元评价

一、中职城市轨道专业教学遇到的现实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作为城市轨道运营管理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根据2017年教育部的课程标准,要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以具有代表性、规模适当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课程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设计教学项目和任务,按车站站务员、车站值班员的实际  工作流程展开教学, 贴近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生产实际 “教、学、做”相结合,突出技能培养,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不少问题。

(一)内容复杂

城轨运营安全包括消防安全,行车安全,站台安全,供电安全等诸多方面,每个方面都有专业的理论知识,抽象难以理解,知识面广且量大。

(二)对象差异

中职学生,通过自主招生和统一中考进行选拔,导致学生生源复杂,学生学习水平不同。同时,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和热情相对薄弱。

(三)方式枯燥

对于任课教师来说,往往采用讲授式方法教学,局限于课本知识,进行灌输式教育,没有引入企业实际工作项目,使得课堂气氛苦闷,学生慢慢地会产生厌学的心理,职业技能缺失,理论与实践脱离。

(四)考核单一

课程考核方式大部分以书面考试为主,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记忆力和判断力,而忽略了对城轨运营实践能力和对突发安全应变能力的考察,只注重结果,忽视了过程。这种考核方式与职业素养脱节,偏离了岗位核心能力。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以培养高素质和强技能岗位能力的劳动者,提高城市轨道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为目标,笔者进行深入思考,立足本校,根据本校学生特点,重构课程,开展基于O-PBL的 “VR”指导策略探究与实践。

二、O-PBL与“VR”指导策略

(一) O-PBL教学方法

“PBL”教学模式[1],PBL是Problem Based Learning的简称,即基于问题式学习,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中,以学生小组讨论主要方式进行。O-PBL是从职业(occupation) 出发,从中职城轨专业岗位群出发,从运营安全典型工作项目入手,选取项目中最具代表性的工作项目,然后划分为若干岗位角色,由学生走上讲台,在辅导教师的参与和引導下,围绕所在岗位提出问题、线上搜索、线下调研、讨论总结,充当公司员工角色解决问题。根据项目进行计划与分工,进行调查与分析,分享与总结成果。O-PBL继承了传统PBL的“项目式学习”思想,经过变革与升华,使学生转向“敢于提问,安于分工,勤于探索,乐于分享,善于总结,能于评价”的职场人,发展成了一种以教定做,以做促学,以学激教,体现了学生的自我价值,追求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课堂。

(二) VR指导策略

VR是英文“Virtual Reality”的缩写,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本文中“VR”指导是指采用进行虚拟环境仿真(Virtual Simulation)和现实场景演练(Reality Exercise)的“双”课堂交叉对比教学。具体指导的关键是考虑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复杂性,多样性,突发性,引导职场对象首先在虚拟环境中培养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直接告诉指导对象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现实场景中开展实际行动,与虚拟仿真进行交叉对比,实时开展头脑风暴,即学会如何在职场中进行有效的思考,具体的实践过程需要职场对象进行自我探索,从而实现职场能力的提升。开展学生,教师,企业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总结提炼岗位核心知识,坚持以学生为核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安全管理意识和应急处置问题能力。

(三)基于 O-PBL的“VR”指导策略制定

基于O-PBL的“VR”指导策略教学模式主要由O-PBL中典型案例探索、团队合作分工、多元评价分享和“VR”指导策略实践四个部分组成。

三、 基于O-PBL的“VR”指导策略实践

现阶段,国内关于PBL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已有一定基础,各高校也在积极推广、实践该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解决以上课程问题,做好中职城市轨道运营专业的岗位人才培养,特在2019级城轨1班进行试点,打造基于O-PBL的”VR”课堂。

(一)典型案例,自行探索

教师精选课堂案例,重构教材,将复杂枯燥的理论实例化。尽量保证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可行性。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第一章第三节《消防系统管理》任务中《地铁公共区域发生火灾演习实训》为例,共计8个课时,可根据教学进度调整1-2个课时。

教师就可以根据任务要求,根据实际设定不同的岗位,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如:站台消防任务中值班站长需要具备什么能力,主要职责是什么,安全员呢,站台发生火灾时紧急处理的流程是什么?明确课程要求,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执行。如:调研报告的格式和内容,何时提交岗位角色分工, 岗位角色工作内容等。

(二)团队合作,各有分工

O-PBL教学是以”职业岗位”为小组,根据任务需求,结合学生实情,自行结合分组。组建团队的时候,要尽可能贴近岗位需求分配,如适合管理的做站长,周到热情地做站务员,勇敢机智的做安全员等,尽量调动起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可以为学生颁发站长,安全员,站务员的聘书、徽章和袖标,让他们更有主人翁意识,进而主动探索岗位的职能,提升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每个任务,每组队员可根据岗位需求进行再组合,能让每个组员通过锻炼来获取其他岗位的素养和技能,最终让学生认识自己,为职业生涯选择做最好的铺垫。

明确了案例中岗位分工后,通过提出问题“四个岗位的岗位能力和工作流程”,每个小组需要搜索材料,交流讨论,课后调研,上台发言。这样,每个同学可以更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弥补不足,同时每个小组也了解到其他小组是怎么解决问题的,以便在以后的案例中可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教师则帮助各个小组整理材料,分辨材料是否紧扣主题,岗位分工是否明确,同时要帮助学生把握进度安排,保证演练环节的课时,重在提升职业技能。

(三)虚拟仿真,场景模拟

我们学校在2019年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了城市轨道虚拟仿真系统。在虚拟仿真系统中,分成学习模式,练习模式,考核模式。在学习模式中,通过3D建模学生可以了解、控制、拆解各种地铁设备、结构,可以规划地铁列车的行进路线,在练习模式中,主要是漫游整个车站场景,以车站安全事件演练为主。每个学生可按照提示步骤练习自己小组中岗位的个人任务,根据不同的操作,系统中对应的“职业”人物完成相应的操作,不同的操作会对应不同的结果。系统中会有突发任务,需要学生立即完成,考验学生的应变能力。完成任务后,会及时反馈学生的成绩,并指在操作中的错误。在考核模式中,需要整个团队合作完成,一个任务中选择不同的岗位,可担任值班站长,安全员,站务员等职业角色,通过教师下发任务,根据自己所处岗位判断是否自己需要执行,系统会自动记录操作步骤,教师端可实时查看整体小组成绩,并及时反馈给小组同学进行改正。

每个小组带着“我们的岗位分工是否合适?我们的工作流程是否正确”,完成虚拟仿真环境操作,按照流程完成操作,查缺补漏,对岗位分工和工作流程再次修改,然后就会进行场景模擬的搭建。

实地场景模拟的搭建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教师可以让其了解现场施工的一些基本流程,水,电,气等走线安全规范,让学生进行记录,然后制作场景模型KT板,准备服饰、警报器,闸机等模具,制作职业礼仪规范文档等,小组与小组之间可进行资源共享,既节约时间,也节约成本。同时,在教师的辅导和监督下,进行相应礼仪训练,模拟场景演习,记录演习视频,并有应对突出情况的解决办法。与虚拟仿真进行较差对比,头脑风暴,举行辩论,在实际场景中城轨运营安全哪一点是重要的,哪一点是可行的,哪一点又是需要改进的。对突出问题进行记录,并向教师、公司工程师请教。

(四)多元评价,分享收获

从前期调研报告,到岗位分享,再到虚拟仿真,场景模拟,总结报告,引入学生,教师,企业三元评价,每一个过程都请小组代表发言,谈采购的材料,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准备的感受等,不断反思,修改,保证整个项目和团队有力,有序、有效、教师则做好详尽的记录,主要做好引导辅助工作,企业工程师则从实际工作中指出问题,让课堂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紧急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

整个课堂学生就是不停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教师做引子,学生做主导,用询问、讨论、搜索、请教、对比、验证等各种方式解决,最终孩子完成项目总结报告,进行经验分享,这是交流,也是评价。交流的内容包括:岗位角色分工,如何决定,岗位需要具备的能力,案例发生时的工作流程,理论工作流程与虚实场景演练的不同,岗位体验,后期想要再从事什么岗位等。

四、基于O-PBL的“VR”指导策略实施效果与反思

(一)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探索性,参与性,合作性

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通过讨论,线上搜索,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由盲目变为有目的的探寻问题的答案。学生真正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性,有利于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以问题为基础组织学生学习,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和讨论,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为了解决问题,需要团队分工合作,增进了学生彼此间的交流,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丰富课堂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管理办法》中要求“总体上运营单位年度演练计划中实战演练比例不得低于70%,保障应急演练效果,提升应急处置能力[3]。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案例教学与应急演练的磨合,增加了本课程学习的趣味性与实践性,提高了教学效果。通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课程教学改革,在校即可实现实战演练,发现问题进行纠正整改,做到有效预控,真正实现防患于未然[4]。

(三)分享职业体验,校企多元评价

整个案例过程中,学生就是不停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完成总结报告,进行经验分享。这是交流,也是评价。交流的内容包括:岗位角色分工,如何决定,岗位需要具备的能力,案例发生时的工作流程,理论工作流程与虚实场景演练的不同,岗位体验,后期想要再从事什么岗位等。

引入O-PBL教学课堂的”VR”指导策略以来,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充分地发挥了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引入了城市轨道的岗位体验,融入职业素养和技能的培养、将抽象、枯燥、乏味的城轨运营安全课堂变得具体,生动,有趣。当然,后期还需要继续改进,如在虚拟仿真上是否可以融入“元宇宙”职业生涯模式,在场景模拟上是否可以贴合实际,这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

作者单位:周光    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

参  考  文  献

[1]尹淑娟,米红波.基于PBL 理论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实践改革与研究[j].知识经济,2017(14).

[2]智慧职教[EB/OL].https://www.icve.com.cn/

[3]交通运输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管理办法》政策解读[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9/content_5453457.htm

[4]马娜,王小娟. 基于案例教学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课程改革研究[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11).

猜你喜欢
多元评价虚拟仿真
浅析虚拟仿真技术在海军院校教学中的应用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积分法插补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开发
如何提高焊工实习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多元评价,不拘一格
网络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研究与实践
开展科学绘本活动建构生动课堂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