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联系的粤港澳大湾区城际关系分析

2022-06-11 02:46潇,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湾区粤港澳大湾

于 潇, 谢 伟

随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进,由地缘因素引起的区域性经济行为和空间经济联系,以及各地区如何以区域空间关系为纽带建立经济共同体,谋求自身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共同繁荣,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区域空间经济联系反映区域内不同经济主体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这种联系的强弱程度。而区域空间关系指的是基于地区间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生产活动的差异而产生的,在资源、资金、技术、信息等经济要素和经济竞争或互补性关系以及政治、文化关联性组成的关系的总和。区域空间关系主要包括合作型区域空间关系以及竞争型区域空间关系。合作型区域空间关系意味着两地区之间在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具有互补性,能通过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而竞争型区域空间关系则意味着两地区在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粤港澳大湾区由广东珠三角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个城市和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俗称“9+2”),是我国参与全球竞争、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空间载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和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深化区域合作,有序发展‘飞地经济’,促进泛珠三角区域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形成梯度发展、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协作体系”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点之一。香港、澳门与珠三角九市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自改革开放以来,粤港澳三地开展了一系列互惠互利的合作,地缘经济基础良好。近年来,在市场力量和相关区域政策的推动下,三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2019年2月18日正式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也将进一步推动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优化大湾区的区域空间关系。湾区内部城市虽同属我国,但由于一国两制所带来的体制机制障碍,城市之间亦存在着行政等级的差异,从而导致了湾区内城市间存在着资源流动受阻、行业同质化竞争、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因此,本文利用地缘经济这一概念,借鉴城市流模型和欧氏距离法分别从产业协作维度和要素流动维度分析该区域的空间经济联系和地缘经济关系,以探究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同性,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具有以下新意:一方面,本研究有利于拓展地缘经济在产业及要素这两个更微观层面的研究,以及丰富地缘经济的国内研究案例。另一方面,本研究对进一步促进各类经济要素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合理流动和高效匹配,形成优势互补、梯度发展、分工合理的产业协作体系,从而加强城市间的空间经济联系,优化湾区的地缘经济关系,提升湾区的整体实力,并使其更好地引领泛珠三角、辐射东南亚、服务于“一带一路”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模型介绍与数据说明

(一)模型介绍

1.空间经济联系的测度:城市流模型

城市流是指在城市群区域内各城市间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发生高频率、双向或多向、高密度的流动现象。而城市流强度则是指在城市间的联系中城市集聚或扩散的外向功能所产生的影响量,定量反映了城市与外界空间经济联系的程度。模型的基本公式如下:

=*

(1)

其中,为城市流强度;为城市外向功能量;为城市功能效益,即城市每单位外向功能量对城市的城市流强度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具体测算步骤如下:

(1)选取各城市、各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作为指标,并根据式(2)分别计算其区位熵()。选取依据主要是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指标的经济含义,即城市中某一行业从业人员的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对城市外向功能量具有重要影响。

(2)

式中,为城市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为城市的从业人员数量;为目标区域(本文中为粤港澳大湾区)内所有城市行业的从业人员数量;为研究区域内所有城市的从业总人数;为研究区域内的城市个数。如果<1,则城市行业不存在外向功能量。此时,外向功能量=0。如果>1,则城市行业存在外向功能量,说明城市行业的专业化水平较高,可为该城市外的周边地区提供相应服务。

(2)根据式(3)计算城市行业的外向功能量;并根据式(4)计算城市个行业总的外向功能量

(3)

(4)

(5)

(3)将城市的功能效率用城市从业人员的人均GDP表示,见上式(5)。在此基础上,根据式(1)计算城市的城市流强度越大,说明城市与城市群中其他城市的空间经济联系越紧密;反之,则说明城市与城市群中其他城市的空间经济联系越松散。

2.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欧氏距离法

欧氏距离法是统计学中多元分析的一种测算方法,目前被学者较广泛地用于分析不同地区的地缘经济关系(有学者称之为地缘经济关系指数法),是研究区域空间经济联系的重要方法之一,可反映各类经济要素在不同地区间的流动性。地缘经济关系主要反映在经济活动中,不同地区由于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制度等的差异而形成的对自然资源、产品、资金、劳动力、人才、信息技术等经济要素的互动关联性。地缘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合作型和竞争型。前者意味着两地区之间在自然资源、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具有互补性,能通过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而后者则意味着两地区在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在经济活动中主要表现为两地区对同种经济要素的争夺。应用欧式距离法测度不同地区间地缘经济关系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选取评价指标。本文选取了反映地区间资本、劳动力、资源及产品、科技水平这四类经济要素的综合指标、、、。其中,为某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该地区GDP的比重,用于反映该地区的投资效率或资本余缺程度;为某地区从业人员的工资总额占该地区GDP的比重,用于反映该地区的劳动效率; 考虑到粤港澳大湾区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故用该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值表示,用于反映该地产业能力;为该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与该地区总人口数的比值,通过高技术人才的数量反映该地区的科技水平能力。

(6)

选取中心地区(本文以香港为中心),根据式(7)、式(8)计算各地区与中心地区之间的总欧式距离以及各分指标,并参照式(6)对其进行标准化。

(7)

(8)

(9)

(二)数据说明

研究数据主要来自于2018年的《广东统计年鉴》,以及香港政府统计处和澳门政府统计暨普查局2018年的相关数据。在运用城市流模型时,由于粤港澳三地的制度体系不同,行业划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本文主要按香港标准行业分类2.0版,选取了大湾区内11个城市第二产业的制造业和建筑业2个行业,第三产业的进出口贸易及批发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务;运输、仓库、邮政及速递服务、资讯及通讯;金融、保险、地产、专业及商用服务;公共行政、社会及个人服务及其他服务4个行业,共6个行业的就业人口及城市国内生产总值数据。运用欧式距离法时,则采取了三地各城市的固定资产总额、工资总额、国内生产总值、总人口、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第二、三产业的产业增加值等相关数据。

表1 城市间的地理距离及相应权重

二、结果与分析

(一)城市流模型测度结果与分析

1.行业区位熵分析

本文选取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共6个行业来计算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的区位熵,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各行业的区位熵LQij

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四大中心城市,其区位熵大于1的行业个数在整个湾区11个城市中排名靠前。尤其是广州,6个行业中,除了制造业,其建筑业和4个服务行业的区位熵均大于1,说明广州的建筑业和批发零售、运输、通讯、金融保险、教育医疗等服务业专业化程度较高,有能力向城市外界地区提供相应的服务。而香港四个区位熵大于1的行业均为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保险、地产、专业及商用服务行业,其区位熵在所有城市各个行业中排名第二,达2.03,表明了香港在该行业的高水平与专业化优势。澳门在进出口贸易及批发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务行业的区位熵在所有城市各个行业中最高,达3.18;同时,澳门在公共行政、社会及个人服务及其他服务行业的区位熵也较高,为1.98,这也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澳门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酒店、博彩娱乐服务为其主要产业,专业化水平较高。同时,澳门在这两个行业的优势也说明了其具有建设成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良好产业基础。同时,还可看到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等城市区位熵大于1的行业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说明这些地区制造业的专业化程度较高,对承接发展较好城市产业升级过程中的产业转移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但也可以发现这些地区的产业结构偏“硬”,相关的专业服务业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

2.城市外向功能分析

只有区位熵大于1的行业才存在外向功能量。外向功能量反映城市的对外辐射能力,值越高辐射能力越强。基于上述区位熵的计算结果,进一步计算各城市区位熵大于1行业的外向功能量及其总量,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各行业的外向功能量Eij和总量Ei

(续上表)

表4 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值Fi

以上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均具有一定的外向功能量,其中,东莞最高,达到80.79,但其仅由制造业提供,说明东莞虽然制造业的产业优势非常明显,但其整体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其次是广州、香港和深圳,说明这些城市对湾区内的其他城市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而江门、肇庆和珠海的外向功能量较小,均小于10,说明这几个城市在各个行业的发展水平相对欠佳。而澳门的外向功能量也相对较低,这主要是澳门相对单一的产业结构造成的。因此,澳门应尝试多元化发展,增强整体产业体系的抗风险能力,以应对现在及未来的各种内外部挑战。此外,湾区内各城市的外向功能差距比较明显,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10倍以上,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湾区内各城市各行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

3.城市流强度值分析

城市流强度值越大,说明各城市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的空间经济联系越紧密;反之则越松散。表4和图1分别为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值计算结果和空间分布,具体如下:

整体上,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差距较悬殊,说明湾区整体的空间经济联系仍不够紧密,发展较好城市对相对欠发达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仍相对不足,城市间的经济互动联系仍需进一步加强。根据表4结果,本文进一步运用自然断裂点法将其细分为第一、二、三梯队(见图4),分别对应广州、香港;深圳、东莞、佛山;澳门、惠州、中山、珠海、江门、肇庆。其中,位于第一梯队的广州、香港的城市流强度远远高于湾区内的其他各个城市,这有力证明了广州、香港具有较强的对外辐射能力和枢纽功能,与外界地区的经济联系较紧密,在湾区整体空间经济联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此外,位于第二梯队的东莞、佛山、深圳的城市流强度值在湾区中也相对较高,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广佛同城化和深莞惠都市圈的建设。在相关政策推动和广州、深圳两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下,深圳、东莞、佛山与外界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发展前景较好,呈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

图1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流强度的空间分布

图2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流强度的梯度分布

(二)欧氏距离法测度结果与分析

选取国际化大都市——香港作为本文欧式距离法中的区域中心,得出各城市与香港的欧式距离及对应的区域空间关系,具体如表5、表6所示。

表5 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与香港的总体及分指标欧式距离值

表6 欧氏距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表

由表5、表6可知,在经济要素流动方面,澳门、珠三角九市整体上与香港呈现出较强的竞争关系,互补性相对较弱,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湾区发展协同性不高的情形。各类经济要素的跨行政区流动相对不足,地区间的资源争夺现象较严重,不利于湾区内地区间的优势互补及产业协作,进而影响整体区域的协同发展。具体而言,深圳、东莞、澳门与香港为强竞争关系。其中,深圳、东莞与香港的要素竞争主要体现在资金、高科技人才方面(尤其是深圳,其与香港的要素竞争关系最强),说明这些地区对资金和科技资源的需求均较高,在本地需求还远未得以满足的情况下,难以有溢出效应流向外界地区,从而导致相关要素在这些地区间的流动较弱,地区间表现为较强的竞争关系;而澳门与香港的要素竞争则主要体现在资金、资源及产品方面。考虑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制度差异,可认为相关经济要素在香港、澳门和湾区内其他地区之间的流通受阻和争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香港、澳门与内地的制度体系差异而造成的,如行政体制、关税制度等。因此,制度差异是把双刃剑,既是湾区发展的机遇,也是其协同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为此,要通过制度创新,以“湾区通”等作为湾区建设软联通的抓手,降低区域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不断提高区域的对外开放程度,这将是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建设中的重点之一。而互补关系方面,珠海与香港的互补关系较强,主要表现为两地在资金、劳动力以及信息科技这三类经济要素上的优势互补。其次,我们还可看到,虽然广州、澳门与香港整体上呈竞争关系,但与珠海类似,其与香港在信息技术、高技术人才方面均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说明珠海、广州、澳门与香港具有良好的高校合作办学及科研机构合作的基础,四个地区的教育资源均相对丰富,如香港有多所世界知名高校,广州也有众多高校,在满足本地相关需求的基础上,此类要素仍有盈余外溢。因此,这些地区可到适宜的外界地区开分校或双方合作办学、共建科研机构,充分利用两地的教育、科技资源优势,合作培养高技术人才,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立足于区域空间联系,借鉴城市流模型和欧氏距离法分别从产业维度和要素流动维度测度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空间联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城市流模型测度结果显示,湾区总体上城市流强度差距较大,发展较好的城市对发展相对欠佳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足,发展相对不平衡。湾区整体的空间经济联系仍不够紧密,还未形成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分工合理、经济良性互动的区域经济联合体。其中,广州、香港的城市流强度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对外辐射能力较强,与外界联系较紧密,在湾区整体的空间经济联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此外,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等城市的制造业专业化水平较高,具有较好的承接相关产业转移的优势。(2)欧氏距离法测度结果显示,香港与珠三角九市及澳门整体上呈现出较强的竞争关系,资源争夺现象较严重,互补性相对较弱,发展协同性相对不强。其中,香港与深圳、东莞存在资金,以及高技术人才方面的较强竞争。此外,香港与广州、澳门、珠海具有较好的高校合作办学和加强科研合作、共建科研机构的条件。

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三条政策建议。

(1)探索“飞地经济”合作模式。“飞地经济”模式指的是两个经济发展存在一定落差的独立地区,突破原有的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的资源优势互补,经济协同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方式。城市流模型的测度结果显示了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相对不平衡,空间经济联系不够紧密。因此,“飞地经济”合作模式在该区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在解决发展较好地区的发展瓶颈以及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的同时,可为发展相对欠佳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其发展注入新动能。具体而言,可以采取如下政策措施:一是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的要求,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等粤港澳合作重大平台上建设港澳特色园区;二是在中山翠亨新区、江门大广海湾新区、肇庆新区、惠州潼湖智慧生态区这些与港澳特色合作平台上建设港澳“飞地经济”;三是内地的九市之间,可借鉴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建设经验,复制推广其管理体制机制,合理地将相关产业迁到其他相对欠发达地区或与其共建产业园区等。此外,一些相对欠发达城市如江门、肇庆等也可借鉴苏州工业园区的经验,合理尝试“新飞地经济”模式,即在本地的一些交通节点处通过反向切入,主动学习发展较好城市的管理经验、经济模式、制度规则等,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进而有效加强湾区整体的空间经济联系,优化空间发展格局。

(2)对具有互补型区域空间联系的城市,要积极促成其深层次的高效合作,并充分发挥其合作示范作用。如珠海、广州、澳门与香港在高技术人才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四个城市具有良好的教育基础条件以及较丰富的教育资源。因此,这些城市可通过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合作办学或合作建立相关的“产学研”基地,共建联合实验室,共同培育高素质的创新型、专业化人才。同时,粤港澳大湾区跨越粤港澳三地,具有三种不同的制度体制,对经济要素的跨地区流通是一大障碍。因此,还应加强以规则衔接为主的粤港澳大湾区“软联通”体系建设,减少人才以及资金、资源、产品等经济要素跨地区流动的限制,如简化优化通关手续等。高技术人才的共同培养,可为湾区的建设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制度创新可保障人才及其他各类经济要素在区域内的合理流动与高效匹配,从而不断提升湾区的科技创新水平以及优化区域内城市间的互利合作。此外,这些城市合作的成功也将为湾区内其他城市间的经济互动提供良好的示范。

(3)对具有竞争型区域空间联系的城市,应积极构建合理的政府间协调机制,以减少地区间的恶性竞争,加强地区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产业协作,以产业的联动发展推进湾区城市间的深度融合。呈现竞争型区域空间联系的地区往往经济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产业同构现象也比较严重,对相关经济要素的需求也比较类似。这容易造成地区间的资源争夺、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产业恶性竞争等经济低效率行为,不利于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可借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相关经验,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现有职能中进一步加强其协调功能。各地方政府可基于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平台,定期交流协商,通过客观分析各地区的发展优势、短板以及相关区域公共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规划及政策,不断推动地区间构建合作互补型区域空间联系,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合理、良性互动的产业协作体系,进而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协同发展的目标。

:于潇,提出论文构思、实证指导以及论文完善修改意见,参与定稿;谢伟,撰写初稿并根据指导老师和审稿专家意见做后期修改,形成定稿。

猜你喜欢
湾区粤港澳大湾
大湾区地产新定位
湾区争雄
融入大湾区
解码粤港澳大湾区
珠江水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了“计划表”
大湾区提速
新机遇,新飞越
“大湾区人”是机遇,莫再错失(当事者说)
硅谷精英的生活,实在太村儿了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视阈下温州湾区的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