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居家办公和网上学习,免不了长时间面对电脑,很容易出现眼疲劳和干眼症等症状。首先,我们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每工作30~60分钟,都应休息10分钟。可以闭目养神、眨眨眼、眺望远方,或者摆弄一下家里的绿植,让眼睛得以放松。其次,要正确使用电子产品,光线要适宜,距离要适中,并且要保持正确的使用姿态,切忌黑夜不开灯使用电子产品。
居家办公往往比在办公室办公更加随意且缺乏活动,不良坐姿的久坐或者伏案工作会出现脖子或者腰背酸痛,严重者可影响头颈部的血液循环,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建议大家在每工作一小时都要起来活动一下,尝试做做颈部按摩、扩胸运动或者广播体操,可以改善和预防腰背疼痛的症状。
“早上迟迟不起床,晚上久久不想睡”,这可能是大多数居家办公者的常态。居家期间,既往的作息规律很容易被打破,白天补眠的易得性增加,往往会使夜晚的睡眠压力减少,继而出现失眠等症状。此时,应该努力调整自己的作息,按时上下床,白天减少补觉的时间,不摄入过多的茶/咖啡制品,增加适度的体育锻炼,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睡眠问题。
疫情居家期间,很多人就松散、邋遢下来,成天不洗脸、不刷牙、不梳头。这样一个不整洁、不精神的形象会带给家人消极的心理暗示,增加疫情宅家期间家人的焦虑、烦躁、厌倦情绪。
因此,疫情居家不能忘记要给家人一个良好的自我形象。别以为都是亲人没关系,在疫情特殊情况下,更应该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家人。在家当然可以不化妆,但是务必要保持整洁、清爽。头发要经常洗干净,每天梳整齐;早上起来刷牙洗脸不能忽视,这不仅关乎形象,也关乎身心健康。有些人在家喜欢穿睡衣,宽松、舒服可以理解,但也得变换着穿,不能天天让家人看到你就一套衣服、一副老样子,毫无变化,毫无新鲜感。
穿戴整齐、精神抖擞的你会展示给家人好形象,也会让家人因看到赏心悦目的你而拥有一个好心情。如果家庭成员都注重自己的形象,都在乎家人看到自己好的一面,家庭气氛就会多一些和谐、愉悦。
语言暴力最容易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多人以为“反正是亲人,说啥都没关系”或“亲人之间何必拐弯抹角,直来直去最直接”。差矣!亲人之间的语言交流特别要注意方式、方法,说话的语气、措辞都要小心翼翼,充分考虑家人的感受。尤其疫情当前,家人宅家不能出门,时间久了难免烦躁,这时候如果说话不注意就很容易发生口角。
比如孩子上网课,家长容易唠唠叨叨:“专心学习啊!别趁着上网课偷玩游戏啊!”青春期孩子一听这话肯定要暴跳如雷:“谁玩游戏了?你有证据吗?谁想天天宅在家里啊,烦不烦啊?”结果家长被这话激怒了,一场亲子大战在所难免。家长不妨换一种方式说话:“我理解你不能去学校和同学一起学习、玩耍的苦恼,我也觉得宅家好闷啊!天天上网课也不容易啊!你一定要注意休息眼睛哦,上完一节课去阳台放松放松!”这样一番善解人意的话能让孩子缓解焦虑、备感温暖。
所以,好话不仅要说给外人听,也要说给家人听。在疫情特殊时期,更显得“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和家人说话前先冷静三秒,想一想这样说话会不会伤害亲人,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能不能让家人心里舒坦等。只要用心,家人一定会感受到你话里的温暖和爱意。家庭和谐就是从好好说话开始的。
自从有了微信朋友圈,很多人似乎很久都没有与身边的家人分享好东西、好文章了。他们只喜欢把好物、好文、好笑的段子发到朋友圈、抖音去晒一晒、秀一秀,还忍不住时不时地刷刷手机看看涨粉了没有。和朋友分享没有错,但也不能忘记和家人共享哦。疫情宅家期间,运动量小了,活动空间也逼仄了,更要少用手机。不如面对面地和身边的亲人多说说话,把看到的新闻、听到的有趣的事情告诉家人,或者重温一下久违的童年时光——那时候没有手机,我们和父母促膝谈心,都是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分享各自心事,这多好啊!
时间也要舍得和家人分享——爱就是舍得为对方花时间啊。疫情宅家期间,不能出门,不能逛街,不能去健身房、公园等,不妨和家人在书房一起看看书,翻翻以前的老照片,回忆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或者一起到阳台远眺、做操、看风景、喝茶聊天。宅家的日子可能现在很让人厌烦——这疫情何时才能到头啊?可是多年以后回想起来,可能这恰恰是你和家人难得的相处时光呢!你有多久没有和父母好好聊聊天了?你有多久没有亲自给孩子读一本绘本而不是让孩子自己用手机听绘本了?你有多久没有为奶奶洗脚了?你有多久没有和爱人一起在阳台上看晚霞、数星星了呢……
疫情宅家期间,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很不容易。老人闷得慌,小孩网课忙,成人顾虑工作和前途,这时候家人更要风雨同舟,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少一些邋遢、抱怨、争吵,多一些健康、整洁、和睦,让疫情快点过去,让家庭生活更美好!5E8B409B-B4DC-4773-B0B4-2A64C00DC7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