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晶
(大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1)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消化系统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胃部恶性肿瘤、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以及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等因素与该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暴饮暴食等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该疾病的发病率急剧上升。从年龄阶段来看,该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相对更高[2]。该疾病在发作后可引发呕血、黑便等系列临床症状,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加重还可能引发氮质血症、失血性周围循环障碍等更为严重的并发症,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3]。有研究指出,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对其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给予其全方位的护理干预能够更充分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促进其病情的转归[4-5]。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过程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6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时间为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采用掷骰子法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其中,研究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0∶14;年龄33~78岁,平均(52.36±4.37)岁;病程最长24年,最短6个月,平均(7.16±0.41)年。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8∶16;年龄32~79岁,平均(51.67±4.32)岁;病程最长23年,最短1年,平均(7.45±0.40)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与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标准相符合;意识清醒,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严重精神疾病,缺乏良好依从性者;妊娠期女性;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6]。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以病情监测、健康宣教、饮食指导以及环境护理等为主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导管护理。在插入三腔两囊管之前,护理人员要注意检查是否存在漏气现象,在进行插管操作的过程中要对患者面部表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护理人员的动作一定要轻柔,尽可能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在完成插管操作后,注意对引流液排出量及颜色变化进行严密观察,并详细记录相应数值。在置管12 h后,护理人员要及时排出胃气囊中的气体,防止食管导管长时间压迫损伤胃黏膜。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之后要及时了解其心理状态和基本病情,以热情的态度认真、详细的解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疑问,同时将有关疾病以及临床治疗等方面的知识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说明,从而使患者能够正确的看待自身疾病。对于出现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的患者,护理人员要结合其个人及家庭情况及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其负性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帮助其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尽可能的使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情绪,从而提高其依从性,最大程度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促进其病情的转归。③潜在并发症护理。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精神状态,同时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对于手术患者要做好术后创口护理,避免引发肝性脑病。同时严密监测患者血象,对患者电解质变化情况进行实时把握,如果发现电解质水平发生异常波动,要及时了解原因,并使用药物进行调节,避免导致电解质失衡。另外,在置入导管后,护理人员要注意在导管与鼻部皮肤之间垫上棉球,防止皮肤在导管的长时间压迫下发生压疮。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体征改善时间及再次出血发生率。其中,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体温、心率、脱水[7]。②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肝性脑病、电解质失衡、压疮等[8]。③护理满意度。使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对干预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估,包括护理程序、护理态度及护理效果3个维度。可分为以下3个等级:86~100分为非常满意,即患者认为护理干预对其临床症状的改善及相关并发症的减少具有明显促进作用;60~86分为基本满意,即患者认为护理干预对其临床症状的改善及相关并发症的减少具有一定促进作用;<60分为不满意,即患者认为护理干预对其临床症状的改善及相关并发症的减少无明显促进作用[9]。④负面情绪改善情况。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HAMA)对干预前后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评估,得分均低于7分则表示患者无负面情绪。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体征改善时间及再次出血发生率对比 由表1可知,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体温、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及脱水纠正时间明显更短,且再次出血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
表1 两组临床体征改善时间及再次出血发生率对比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由表2可知,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由表3可知,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更高(P<0.05)。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2.4 两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对比 由表4可知,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HAMA、HAMD评分均更低(P<0.05)。
表4 两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对比(分,±s)
表4 两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对比(分,±s)
临床上根据不同的发病特点可将上消化道出血分为急性和慢性2种类型,其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最为常见[10-12]。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通常发病突然且病情进展较快,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引发氮质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3-14]。以往临床上在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多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虽然能够使患者对护理服务的基本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但护理干预措施缺乏全面性和综合性,不重视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理护理和潜在并发症护理,导致患者负性情绪难以得到及时疏解,缺乏良好的依从性,从而延长了患者临床体征改善时间,加大了再次出血及并发症发生风险[15-16]。综合性护理干预模式强调从每位患者的实际病情及需求出发,给予患者全方位的护理干预,从而使患者治疗期间对护理服务的需求能够得到充分满足。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体温、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及脱水纠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再次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应用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体征,降低再次出血及并发症发生风险。分析原因主要是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及时开展具有预见性的潜在并发症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病率,促进患者病情的转归和身体的恢复[17-18]。研究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应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分析原因主要是通过对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及时疏解和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依从性,从而使患者在后续的治疗中能够更加积极的予以配合,确保临床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19-20]。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要做好导管压迫止血护理,避免因食管的长时间压迫损伤黏膜,从而延长患者住院时间。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应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总而言之,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体温、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及脱水纠正时间,降低再次出血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