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尚年 罗少青 李美云 曾学慧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
胃肠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继续发展会引发溃疡、萎缩等胃肠道重症,患者往往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以消除病灶[1]。手术治疗环节紧促,需多人合作,还要保证准备工作完善,而手术室交接工作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对手术的安全实施影响重大,其中术前交接工作与手术的顺利进行、患者的生命安全关系密切,术后交接工作直接影响患者后续的康复进展,但目前的手术室交接工作主要采用审阅患者病例、口头交接重要事项的方式进行,加之手术室高强度、高节奏的工作环境,往往给护理人员造成较大压力,对护理交接工作顺利进行形成挑战[2-3]。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ituation-background-assessment-recommendation,SBAR)沟通模式是由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一种标准化沟通模式,其中S指患者的基础信息等一般情况,B指患者既往病史、近期诊疗情况、目前用药情况等,A指与患者病情相关的可能因素,包括患者近期各项常规检查结果、生命体征等,R指当值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情况给予的护理建议、后续护理重点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SBAR沟通模式层层相扣,形成完整的交接流程,可保证交接班工作的精确性、高效性[4-5]。本研究旨在探究SBAR沟通模式在手术室胃肠外科患者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胃肠外科2021年3月至2021年10月手术室胃肠外科专科组9名护理人员,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28.41±4.62)岁;工龄2~19年,平均工龄(6.24±1.49)年;其中专科6名,本科3名。于2021年7月在手术室交接工作中开始实施SBAR沟通模式,取实施前2021年3月至2021年6月本科室患者98例(对照组),实施后2021年7月至2021年10月本科室患者103例(观察组)为研究对象。对照组98例患者中,男53例,女45例,年龄29~67岁,平均年龄(48.12±4.68)岁;观察组103例患者中,男56例,女47例,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46.87±4.92)岁;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患者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患者经临床诊断、胃肠镜等检查确诊为胃肠道疾病,需进行手术治疗;患者知晓研究方案,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基础疾病者;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护理人员采用不同沟通模式进行手术室交接工作。
1.3.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沟通模式进行手术室护理工作交接。即护理人员查阅患者病历,了解患者基础信息、疾病情况,按照常规交接表口头交接注意事项,完成交接工作。
1.3.2 观察组 采取SBAR模式沟通方式进行手术室护理工作交接。
1.3.2.1 人员培训。由护士长组织,专科组长负责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对胃肠外科专科组护理人员进行SBAR模式培训,内容包括SBAR的定义、实施意义、具体操作方式,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可操性讲解,培训后进行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确保护理人员熟悉SBAR模式。
1.3.2.2 建立胃肠外科交接内容指导表。SBAR小组成员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按照SBAR模式指导,共同协商制定术前、术后交接内容指导表如下。
第一,SBAR模式术前交接表(病房——手术室)。S(现状):即一般情况,护理人员主动进行自我介绍,告知患者自己的名字、身份、职责,对患者床号、姓名、年龄、拟施手术名称、麻醉方式进行汇报。B(背景):即病情相关情况,详细明确患者主诉内容,包括既往病史及用药情况、是否存在过敏病史、是否存在特殊用药史,详细明确术前常规检查情况。A(评估):确定患者对手术方案知情并签订同意书;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详细评估,包括神志、体温、脉搏、心率、血压等;对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确定手术部位标记情况;确定完成术前药物、管道、备血等准备工作;对需带入手术室药物、植入物、照片、随身物品等进行再次确认。R(建议):详细告知患者术前饮食情况(食物种类、饮食量、饮食时间)、已完成的处理措施(胃部清洗情况、灌肠、鼻胃管及尿管放置情况等)以及接下来需要进行的处理方式。
第二,SBAR模式术后交接表(手术室——病房)。S(现状):护理人员主动进行自我介绍,对患者床号、姓名、年龄、实施手术方式、麻醉方式进行汇报。B(背景):确认术中情况,确认术中输液情况(部位、药品名、输液量)、输血情况(有无输血、输血部位、输血量)、出血情况(有无出血、出血部位、出血量)、特殊添加治疗药物情况等。A(评估):对患者神志、体温、脉搏、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评估,确认皮肤情况、伤口程度、静脉输液情况及带回物品(带回药物、血制品、影像学资料等)。R(建议):对术中出现特殊情况进行说明,包括术中抢救、患者苏醒时状态等,说明需要跟进的治疗处理及下一步护理建议。
制定的表格在护士长、胃肠科主任进行最终审核后,方可应用于工作交接中。交接班时由当值护理人员认真填写完成表格各项内容,然后由接班护理人员对表格内容进行逐条审核,对缺少的内容、遗漏的物品、有疑惑的地方以面对面沟通的形式当场解决问题,确认交班信息准确无疑问后双方签名完成交接工作。
1.3.2.3 评估与改进。每周进行一次专项会议,要求小组全体人员参与,首先请全体护理人员逐一汇报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交接工作中带来的影响以及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由护士长对所述问题进行记录,对个人问题进行解答,对出现的共性问题采用小组集中讨论的方式,商讨解决方案,进而对表格内容进行删减、补充等调整。专项会议连续开展4~5次,出现问题均得以解决后,可取消专项会议。
1.4 观察指标 ①交班质量:包括交接问题发生次数、交班所用时间、护理人员工作合格率。在交接过程中出现患者信息遗漏、沟通信息错误均纳入交接问题发生次数;交班所用时间:从交班护理人员对表格信息进行确认到签字后记为交班所用时间。术前、术后交班信息完整、无疏漏、无错误,纳入工作合格例数,护理人员工作合格率=护理合格例数/护理总例数×100%。②护理人员交班满意度问卷。采用我院自制交班满意度问卷,内容涉及交班认可度、交班效率、交班信息全面性、交班重点4个方面,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0~5分进行评估,共计100分,评分与交班满意度呈正相关。本研究对我院自制交班满意度问卷信效度予以测试,结果显示,Cronbach'α为0.843。③知觉压力表(CPSS)。量表涉及紧张感、失控感2个方面,共14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0分(从不)、1分(偶尔)、2分(有时)、3分(时常)、总是(4分)进行评分,评分越高,表示压力越大。④不良事件发生率。统计两组患者出血、感染、管路脱出、输液脱出等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交班质量 护理人员在观察组交接问题平均发生次数、交班平均所用时间低于对照组,护理人员工作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人员交班质量对比()
表1 两组护理人员交班质量对比()
2.2 护理人员交班满意度 护理人员在观察组的交班认可度、交班效率、交班信息全面性、交班重点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人员交班满意度对比(分,)
表2 两组护理人员交班满意度对比(分,)
2.3 知觉压力表评分 护理人员在观察组的失控感、紧张感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护理人员在两组中的知觉压力表评分对比(分,)
表3 护理人员在两组中的知觉压力表评分对比(分,)
2.4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选取观察组护理患者103例,对照组护理患者98例,对其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研究,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0(0/103)低于对照组6.12%(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比[n(%)]
胃肠外科疾病包括胃部、十二指肠、小肠、大肠等各类疾病,病情复杂多样,且手术室护理工作细且多、交接班次数多、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多病情严重,要求护理人员能在短时间内准确掌握患者病情相关信息,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提出更高要求[6-7]。
常规交接班护理中,护理工作的质量与护理人员的自身能力具有极大相关性,一旦在沟通上出现任何失误,都有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对手术室护理人员造成极大压力。SBAR沟通模式是一种标准化、结构化的沟通模式,包括现状-背景-评估-建议四个环节,其最早应用于美国军事系统,后续逐渐在航空、医疗等组织结中广泛应用,目前国内SBAR沟通模式在交接护理工作中已取得良好进展[8-9]。其中周润梅等[10]将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重症患者护理交接班中,发现SBAR沟通模式可明显减少护理人员交班问题的发生,从而提高交班效率。任洁[11]研究显示SBAR沟通模式可增强心内科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的评估、分析能力,有助于护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规避风险。但其在胃肠外科手术室交接班工作中的报道较少,故本研究将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我院胃肠外科手术室交接工作中,以观察SBAR沟通模式干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交接问题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交班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工作合格率高于对照组,说明SBAR沟通模式可提高交班质量,缩短交班时间。分析原因可能是在术前、术后交班工作中使用SBAR沟通模式交接表,将需要交接的信息,按照S-B-A-R沟通模式进行详列,从姓名、年龄等基本信息到生命体征、危险因素等重要信息均在表格中进行详细呈现,可避免重要问题疏漏,保证信息准确、完整进行传递,从而提高护理工作合格率;另外在交接护理工作中,以标准化的表格为依据,逐条进行沟通,可减少不必要的沟通时间,提高交接工作效率[12-13]。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护理交班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知觉压力表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SBAR沟通模式可缓解手术室护理人员紧张情绪,降低护理压力,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原因可能是SBAR沟通模式交接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不只是依赖自己的经验,而是根据表格内容完成信息沟通,从根本上降低了护理人员的紧张情绪,可降低护理人员因细节遗漏出现的失控感,有助于护理人员有条不紊进行交接工作,帮助其在护理工作中获得把控感,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14-15]。
交接班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需准确把握患者病情,并将信息准确传递给医师,进而保证手术实施的安全性,而手术室一般工作时间较长,护理工作繁重,交接班中易出现内容漏项等差错,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16-17]。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SBAR沟通模式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护理质量,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分析原因可能是在SBAR沟通模式的交接护理中评估、建议两个环节中,当值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建议,有助于接下来的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合理干预,尤其是术后交接中,将患者术中的特殊治疗措施进行详细交接,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详细评估,有助于护理人员在术后恢复期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以消除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且在依据规范、标准的表格进行交接事项,可实现护护、医护之间的高效沟通,可保障医疗护理的安全性,降低不良事件风险,这也与于涛等[18]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可知,SBAR沟通模式有助于降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压力感,缓解紧张情绪,减少交接工作误差,从而交接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