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与品格: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2022-06-10 02:27:40杨东明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8期
关键词:德育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杨东明

摘要:随着课程的改革,小学数学也不只是简单的计算,教师要主抓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的提升,能力和素养是需要日积月累的。通过德育的渗透,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提升了;所以,教师在授课时也不仅仅是将自己放在主要位置了,要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教师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将思想健康、品质道德融入数学课堂中。就像是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学生的数学解题和思考能力提升了,德育的渗透也让学生提升了自身素质。学生的素质提升了,德育自然就会深入,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还要学做人,将做人放在第一步,教师教课也要融入德育的思想,课堂上思想的渗透会让学生受益很大。所以,在此篇文章中我就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作出分析并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德育

引言:学生的德育和学科素养是相辅相成的,核心素养就是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基础下能够联系生活的实际情况。而德育就是让学生在学数学的同时学会做人,将道德品质时刻牢记在心,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而且不觉得枯燥乏味。小学生的发展空间很大,思维比较活跃,让学生形成数学意识,把自己学的知识运用在生活实际问题中,解决问题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一、品质与品格;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學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

在这个课题中也有很多不好的现状也是需要教师在授课时多加注意的。首先,教师没有将学生放在主动位置,而是逼着学生去学习数学知识,数学知识点本身就有点枯燥乏味,如果教师没有利用有趣的方法去教学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教师不能一味地用传统你讲我听的方法强行给学生灌输知识点,而是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将德育渗透,让学生学知识学做人;其次,教师上课时没有利用现代科技技术给学生上课,只是拿着备课参考书,过于死板,让学生不能提起兴趣,这样大大地减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数学给学生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影响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最后,教师没有将德育融入课堂,教师只是传统的教学思想,认为成绩最重要,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教师无法改变这种思想,德育的教学就没有慢慢渗透,这样的教学不是现代学生教学的目标,我们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改革,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上就要学会反思,如何才能让学生爱上数学,怎么样才能将德育渗透课堂教学中,怎么样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将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1]

二、品质与品格;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1、培养劳动意识

因为家长的纵容,现在的学生缺乏劳动,劳动也是德育的一部分。许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很差,在数学解题时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这就会让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这样一味地只是学习数学知识,会让学生变得更加死板。数学来源于生活,最后数学也是运用在数学中的,教师也要将这个思想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也可以在劳动中学习数学,将数学运用在劳动中。思想的灌输远远大于强迫学生去做,教师每一节课数学课进行德育的灌输,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将德育的思想在慢慢渗透,将德育作为自己的思想,让学生健康地成长,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例如,在五年级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中,如果学生缺乏生活经验不知道如何植树会影响学生的做题。在植树问题这一类的应用题中,由于牵扯树之间的间隔问题,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前布置植树的任务。让学生和家长一起,既可以培养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亲子关系,还可以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劳动,提高德育。德育的思想就是在课堂上慢慢渗透的,之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应用题讲解时学生也能更好地理解。[2]

2、培养节约的品格

社会在快速的发展,但是浪费也在快速的发展。每一个地方的贫富差距不一样,所以资源也有限,有些山区地区缺少水资源等。这些浪费的思想也慢慢影响着小学生,这样让小学生不去尊重他人,不去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这些思想都是德育思想,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不是只靠一节课就可以培养的,都是需要教师在授课时不间断地渗透压,时而让学生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如何将德育运用在自己的生活中,提升自己的品质。

例如,在六年级扇形统计图,节约用水这一节课中,教师可以在上课前让学生去搜集学生自己家庭每个月的用水量,之后,将每个家庭的用水量进行对比,看看哪个学生的家庭用水量最少,哪个最多。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奖励,让学生意识到节约的重要性,节约水资源或者其他不可生资源都是值得鼓励的一件事。德育思想的渗透,再让学生学习这一节的应用题,通过运用百分数把节约的水资源,比原来节约了多少可以计算出来。[3]

3、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品质

小学生是一个发展迅速的阶段,教师要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生活习惯的培养要从小抓起。学生要规律的学习,也要规律的生活。学生的健康不仅仅是在思想上还在心理健康上,学生生活规律会大大地减少学生心理压力。生活习惯的培养也是德育的一部分,数学的学习可以增加学生的智慧,也可以让学生逐渐提升自己。

例如,在六年级自行车里的数学这一节课中,因为要让学生学会一个公式,前齿轮齿数×前齿轮转数=后齿轮齿数×后齿轮转数,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究。自行车的骑行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造成的污染,教师可以通过自行车给学生普及环境污染的知识,让学生意识到骑自行车是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也可以影响到学生整个家庭,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之后,教师再给学生教授解题的思路,让学生了解自行车里面也有数学问题,这就印证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与用于生活,要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在知识方面,还在德育学生的品质方面将学生的素质提升。劳动的培养和节约习惯的培养、生活习惯的良好都是德育素质方面的教育。学生的学习和品质离不开教师的渗透,教师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要随着学生的性格和发展不断地变化,这样才能教出一个好学生,不单是成绩的好还有素质得好。数学是自然科学,但是其中也有着很多的德育知识,在核心素养这个大背景下,让学生逐渐地提升素质,渗透德育,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管雪雁.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J].天津教育.2022(08):37-39.

[2]曹万斌.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缺失与重构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2(05):152-154.

[3]李玲.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研究[J].新课程.2022(08):174-175.

[4]周建宏.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对策[J].家长.2022(02):31-33.

猜你喜欢
德育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2:56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