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芳丽 吕晨丽
摘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现代幼儿教学发展的新要求,对于幼儿的教育效果提升有重要的作用。但就现阶段教学情况来看,可以发现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即部分教师不是忽视游戏的价值,就是为了游戏而游戏,这些都影响了课程游戏化的实施成效。在日常教学中,幼儿教师要想全面发挥课程游戏化的作用,就要让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喜好进行有机融合,努力为幼儿构建更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吸引更多的幼儿参与其中,实现新知和技能的获取。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课程游戏化;实现路径
引言:
幼儿园教育教学是我国教育的基础环节,是对学生的启蒙教育。而在幼儿教育展开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极为关键。在现代的幼儿教育研究过程中,相关专家提出利用游戏化的方法进行幼儿教育课程改进,融入了游戏元素的教育,能够吸引幼儿参与学习,同时更能够在游戏中提升幼儿的学习接受能力,帮助幼儿对知识进行记忆、掌握[1]。所以说,当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现是幼儿园教育升级的必然路径之一。
一、幼儿课程游戏化的教育价值研究
(一)从幼儿教育学习参与度分析游戏化的教育价值
提升幼儿自主学习的参与程度是幼儿课程游戏化的价值体现之一,游戏教学是极具趣味性的教育教学方法,能够利用游戏的趣味环节,吸引幼儿参与到学习中。尤其是幼儿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将课程游戏化改造,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让幼儿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2]。
(二)从教育全面效果分析游戏化教育的价值
幼儿阶段的教育是启蒙教育,不仅是对幼儿进行基础知识的启蒙,还包括幼儿的思想道德启蒙,同时也包括幼儿的健康成长。而传统的教育方法过于“刻板”,幼儿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缺乏对幼儿身心的健康引导和快乐指导,很容易造成幼儿学习兴趣不高、心理发展偏差的现象。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现,能够利用游戏化学习渗透完成知识的教育,加深幼儿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协调合作能力,最终帮助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游戏中学习,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幼儿课程游戏化的具体实现路径分析
(一)深入挖掘教育资源,提供丰富游戏素材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组织,事实上就是要促进课程环境、资源等的游戏化,彰显系统、动态化的游戏过程。在具体实践中,幼儿教师要善于挖掘、开发资源,提供丰富的游戏素材,保证课程游戏化的顺利组织。当然,不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社会资源,幼儿教师都可以加以利用,将其转变为课程游戏化的素材,带领幼儿开展丰富多樣的游戏活动,为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提供帮助[3]。
例如,在美术创作类课程中,幼儿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各种教育资源,完善教学设计。首先,从幼儿熟悉的日常生活元素入手,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周边的事物,让幼儿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其次,组织幼儿开展创作类游戏活动,提供多种自然材料,如树木的枝叶、废旧报纸、废旧塑料瓶等,鼓励幼儿废物利用,参与创作类游戏。当完成上述操作后,让幼儿展示成果,并将自己的作品渗透生活实际,用于美化教室环境。在上述过程中,幼儿教师将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普遍的物品利用起来,不论是创作的整体还是材料,都和幼儿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这既锻炼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还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一举多得。
(二)改变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求了,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改变教学方法,去不断地创新,在教学中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可以和同事之间进行探讨,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也可以参加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或者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方法的更新换代。教师改变了教学方法,课程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游戏展开教学。在进行“小蝌蚪找妈妈”游戏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找好与游戏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内容,这都是幼儿比较感兴趣的方式。教学时,教师先让幼儿观看,在幼儿掌握了基本的故事情节之后,引导幼儿动手去制作,可以用黏土或者折纸去做出青蛙和小蝌蚪,然后让幼儿把做好的东西还原到故事中,并让幼儿对故事进行叙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要去引导幼儿动脑筋思考,这样通过这次的游戏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力、想象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改进,把平淡无奇的课堂变得活泼有趣,既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又能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
(三)重视幼儿游戏性品格精神培养
首先,在幼儿游戏教育中丰富情感体验。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园区课程教育的重要内容,园区应采取有效的方式,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如道德感、同情心、美感等。而在游戏化的幼儿课程教育中教师就可以将此作为关注重点,促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更丰富的社会情感体验,实现幼儿品格精神的良好培养。
如教师可以借助“医生治病”娃娃家游戏,让幼儿在医生、父母、孩子的角色扮演中,感受到父母的关怀、医生的责任以及孩子生病时的痛苦,从而在这样的游戏当中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和同情心,这是幼儿游戏性品格精神得到培养的体现。其次,在幼儿游戏教育中,建立合作、信任的关系。合作、信任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必备的品格,在幼儿游戏教育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幼儿此种品格精神的培养。如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合作性的大型游戏,对幼儿进行合作意识的教育,帮助幼儿认识到“只有与小伙伴共同配合,真心信赖自己的伙伴,才能顺利地完成任务”。同时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摩擦,这也是培养幼儿合作、信任关系的有效契机,教师要把握机会,引导幼儿自主调节矛盾,以此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性品格精神。
结束语
总之,幼儿园教育对于幼儿的启蒙教育和学习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幼儿教育教学的效果,并且在实际的幼儿教育过程中,应该利用游戏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利用游戏化教学方法,实现现代教育教学效果的优化,更应该注重游戏化教育方法的良好融合,把握一定的原则,确保课程游戏化能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孙燕.试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0(12):33.
[2]蒋丽萍.课程游戏化下的幼儿园课堂教学探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0(10):14.
[3]欧阳倩.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智力,2020(30):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