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06-10 01:11孟来果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14期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陕西

孟来果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改革的方法优化供给结构,通过优化要素配置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以实现我国发展质量的总体提升。陕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供需错位矛盾、产能过剩、创新能力不足、营商环境亟待优化等问题,需要通过完善制度供给、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新基建”、优化营商环境等进一步深化,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陕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两者同生并存、互为条件。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是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供给侧应高度重视,需求侧也应高度重视,但如果在某一特定阶段,基于要素禀赋、外部环境、施政目标等选择宏观政策则会重点偏于供给侧或是需求侧。改革开放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较长一段过程中,需求侧管理是政府推动经济增长中使用得最多的调控方法,也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国际市场如美欧经济增长缓慢,我国外需下降明显,出口拉动效果越来越小,需求侧管理的副作用也日渐明显,同时,由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我国机构和体制矛盾的主要因素在供给侧,甚至需求侧的很多问题也源于供给不合理。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以供给侧为重点,用改革的方法优化供给结构,从而建立完善科学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以来,陕西经济实力持续提升,国内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17898.80亿元,提升到2020年的26181.86亿元,突破两万亿元大关,总量增加了8283.06亿元,在全国的位次由第15位提升至第14位。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98万亿元,增长6.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9%,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陕西省坚持新发展理念,不断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加快结构调整,努力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产业支撑、基础保障体系,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实现显著突破,三次產业结构从2015年的8.9:48.4:42.7,优化为2021年的8.08:46.32:45.60,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同时,陕西高质量发展也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结构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创新引领不充分、对外开放不充分、市场环境和市场主体培育不充分等,需要加快培育新动能,特别是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探索解决路径。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的成绩

(一)“去产能”取得明显效果

2016年,陕西省设定了“引导、退出、关闭101处煤矿,退出产能4725万吨/年”的煤炭去产能目标,按照“地方组织、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因地制宜、分类处置”指导思想,坚持“市场倒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化解产能”与“转型升级”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三个原则,全力推进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特别是进入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形势,陕西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中“坚决淘汰过剩落后产能,为优质产能释放腾出环境容量和生产要素”指示为指导,全力解决关键性问题,加强监察巡查力度,通过努力,在煤炭产业结构和布局方面,陕西全年关闭各类落后产能煤矿57处,退出产能1693万吨/年。“十三五”期间,陕西省关闭了所有30万吨/年以下煤矿,总计关闭煤矿155处,退出产能5597万吨/年,超额完成872万吨/年,通过去产能为煤炭转型升级、优化结构以及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2016年以来,陕西省钢铁行业已完成化解炼铁160万吨、炼钢70万吨产能目标任务,所涉及4台设备已全部停产封存,钢铁行业化解产能任务提前完成。

(二)“去库存”稳步推进

“去库存”主要是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2020年,陕西省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4404.39亿元,同比增长12.8%,比全国平均增速高5.8个百分点。房屋竣工面积1745.6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降幅比上半年扩大6个百分点,比2019年扩大18.9个百分点。12月末,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积592.8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8%,降幅比6月末扩大7.4个百分点,比2019年末减少57.47万平方米。2021年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751.01万平方米,增长53.7%;商品房销售额731.93亿元,增长56.2%。截至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46.17万平方米,下降2.0%。

(三)“去杠杆”释放活力

“杠杆”是将借到的货币追加到用于投资的现有资金上。合理运用杠杆,有助于企业和个人加速发展,但也存在着无法到期偿还的风险。“去杠杆”是指避免企业负债经营或尽量降低企业负债率,是防范金融危机的必要措施。陕西省支持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支持企业盘活存量资产,切实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积极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激发实体经济发展动力。2020年前三季度,陕西省金融机构表外融资大幅下降,直接融资有所增加,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826.99亿元,增幅连续5个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表内信贷增加4234.93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72.68%,高于全国15.31个百分点,为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的主要渠道;直接融资增加1125.65亿元,同比增幅达121.55%,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为19.32%;表外融资减少383.53亿元,同比少减149.74亿元。

(四)“降成本”提升效益

2016年9月,省政府正式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计划,从降低行政审批成本、控制企业用工成本等6大方面提出可操作化的36条具体措施,运用系统化思维,精准施策,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切实降低全省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进一步提升产业竞争力,最大限度为实体企业松绑减负。2021年1~5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78.28元/百元,同比减少3.29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7.30元/百元,同比减少1.34元。

(五)“补短板”精准发力

2016年8月,陕西省出台《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决定实施创新驱动、改革开放、民营促进、服务升级、生态文明、收入倍增、脱贫攻坚、新型城镇化、区域协同、金融创新十大战略,抓住关键问题,采取精准措施,不断补齐制约陕西省发展最关键的短板。具体如下:

1. 创新创业动力不断增强

陕西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潜力就是创新驱动,“十三五”期间,陕西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稳步增长。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0》显示,陕西科技创新环境指数为70.9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排名全国第8位;科技活动投入指数为60.65%,比上年增加0.88个百分点,排名全国第13位;科技活动产出指数为75.97%,比上年增加0.5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39个百分点,排名全国第4位;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为65.83%,比上年增加3.51个百分点,排名全国第12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为70.07%,比上年增加2.09个百分点,排名全国第12位;2020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连续多年保持较快增长,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领先全国,排名全国第7位。2021年3月份启动建设的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是陕西省创新驱动发展总平台和创新驱动发展总源头,是打破科技优势与经济发展转化“堵点”的关键之举,是陕西省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各市都可以参与其中,各得其所、各取所需,共同建设科技创新高地。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带动下,2021年全省设立规模20亿元的科创母基金,常态化举办路演活动130多场,科技型中小企业增长38.6%,高新技术企业增长32.3%,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3.2%,115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并注册企业,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研发投入强度增幅超过前四年总和。

2. 农业供给侧改革成效明显

陕西省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农产品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中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满足消费者多样性、安全性、个性化需求,推进农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农村三产融合机制不断优化,突出主体融合、产业融合和载体融合,坚持主体带动、示范引领和模式集成,截至2020年4月,全省先后创建16个全国农业产业强镇、7个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24个农村特色产业小镇、63个省级农业化示范联合体,构建了多主体参与、多要素聚集、多利益联结、多业态发展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格局。

二、陕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供需错位矛盾

在我国的供给体系中,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高质量产品供给不足,“供需错位”成为阻碍经济持续稳步增长的最大障碍之一。陜西省的供需关系也存在较为严重的结构性失衡,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产能仍然严重过剩,同时,科技、文化含量高的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仍存在明显的不足,导致了供给的产品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二)产能过剩

“十三五”时期,陕西科学有序推进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各项工作,超额完成目标任务,钢铁、建材等领域严厉打击地条钢,去除僵尸企业,总体完成“去产能”目标。同时,督促在产煤矿提高产能利用率,继续严禁扩大钢铁产能、降低产能置换比例,加快无效、低效的产能逐步退出市场,进一步清理僵尸企业,解决好因为去产能导致的再就业问题,推动从量变到质变的新一轮“去产能”,仍面临挑战。

(三)科技创新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进入信息时代之后,科技创新已然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从供给侧角度看,陕西存在着创新能力较弱、协同创新不够和企业创新投入不足等问题,存在模仿多于原创,跟随多于领先,创新与市场脱节,与上下游脱节,创新主体的企业创新投入少,热衷于时间短、见效快的模仿创新等现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还显不足,“卡脖子”的关键技术攻关效果还不明显。

(四)营商环境亟待优化

陕西省以市场主体持续增多、民间投资持续上升、企业成本持续下降为目标,有效促进全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但是,全省营商环境仍存在一些问题、不足和短板,主要表现在:一是从总体上看,市场机制还不健全,市场化手段还不充分,法治化还需进一步加强,“互联网+”政务服务系统还需进一步推进,“一网通办”效率不高,部门间、区域间信息不共享等“信息壁垒”现象明显。二是惠企政策宣传还应提升,推动落实不够。如宣传形式不够多元,市场主体知晓率较低,特别是执行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影响了政策效果。三是政务服务意识不强,审批效率仍需加强。还不同程度存在重审批、轻监管,重处罚、轻服务现象,事中事后监管的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部分地区并联审批体系还不成熟,运行机制仍不顺畅,行政审批权力下放还不足,还不能完全实现“最多跑一次”。四是降成本还不能满足企业期待,市场主体活力不足。企业税费负担重,招工难、用工难、留人难,垄断行业收费高,中介服务管理不规范,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面临诸多堵点、痛点、难点等,固化的长效性工作机制尚未建成。

三、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一)完善制度供给,确保市场决定性地位

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统一。要继续放宽市场准入,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要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劳动力资源自由流动,做到人尽其才。要加强法制建设,用制度方法化解矛盾,降低市场主体的制度交易成本,用制度保障创新和市场化改革,稳定市场预期。

(二)强化创新驱动,培育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陕西省具有丰富的科教资源,要打破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释放潜力,使资源优势转变为生产力,更好的实施创新驱动,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突出机制、人才两个关键,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要实施“揭榜挂帅”制度,协同攻克关键技术,推动科技自强自立。要依托秦创原平台,进一步推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融合对接,以市场化为导向,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潜力。要大力推进企业创新、人才创业、政府创优,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模式,促进科技人才成长为企业家,持续推动转化落地,实现科创项目、科创企业的不断涌现。要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培育壮大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向链条高端移动。要运用“互联网+”改造传统制造业,推进基于互联网的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促进互联网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提升生产要素利用效率。要发挥人才在创新中的核心地位,建立健全自主创新、促转化的机制,完善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益分配政策。要打造融资平台,破解创新瓶颈,以新的信贷融资服务、科技金融产品、科技金融线上服务平台等,加大金融对创新的支持力度。

(三)发展先进制造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补短板、强基础、扬优势,全力推动陕西制造向中高端迈进,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以实体经济为根本、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以转型升级为重点,加快构建现代产业集群,增强产业基础,优化产业布局,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壮大汽车、现代化工、航空航天与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以及生物医药六大支柱产业。加快建设全国领先的高端装备产业基地、全国先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全国现代化工产业基地、特色鲜明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医药产业。加快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将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攻方向,对机械、冶金、建材、食品、轻工、纺织等产业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帮助传统企业加快转型发展。要突出科技的战略支撑作用,把创新融入产业发展各个环节,搭建平台、优化结构、培育主体,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四)推进“新基建”,补足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短板

大力发展以新基建为基础的智慧经济,有利于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的“数字动力”,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实现高质量發展的要求。陕西作为科教大省,在技术、人才、产业基础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要抓住“新基建”战略机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打造产业的升级、融合、创新的基础设施体系,推进信息基础设施(物联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融合基础设施(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和创新基础设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建设,推动经济社会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便捷化发展,催生出远程办公、智慧家居、线上娱乐、智能物流、无接触金融等新经济、新业态,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要着力加强基础性、普惠性民生建设,聚焦教育、社保、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快铁路“绿巨人”动车组开通运行率,加大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廉租房建设,推出一批惠民“小切口”改革。

(五)优化营商环境,降低改革成本

要着力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顶层设计,进一步推动干部作风转变,进一步优化再造和固化工作流程,进一步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推广应用,努力打造“服务有温度、市场有活力、发展有特色”“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为新时代追赶超越提供有力支撑。继续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建立健全营商环境评价考核体系,用“颗粒化”方式对利企便民政策进行梳理,形成政策清单和政策落地流程图,认真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强产权保护工作的统筹,整合改造升级政务“一张网”“一朵云”和大数据中心平台,促进数据资源质量和数字政府效能全面提升。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加快“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推动政务服务热线归并优化,全面建成事前信用承诺制度,基本建立事中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完善事后信用联合奖惩机制,持续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和全局观,着力优化提升聚营商环境,自觉构建和维护“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参考文献:

[1]马云超.创新驱动背景下陕西省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21(12):13-15.

[2]胡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04):43-46.

[3] 李娟伟,周晓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下情境及其下一步[J].改革,2016(12):55-64.

【作者单位: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

猜你喜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陕西
陕西乡村振兴“拾级而上”——厅局长谈陕西高质量发展热点之四
陕西“玫瑰小镇”引客来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十三五”规划
The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in Teaching Listening Skills and The Strategies Suggested For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陕西江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