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晓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始终优化创新教学模式,既有收获,也有新的感悟与创新灵感。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模式创新的主旨是引导、培养学生由“要我学”逐步转向“我要学”,由“教语文”到“授技能”,进而真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并达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课题研究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的教学活动,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修课。一路走来,我们比较关注的是课堂教学,关注的是学生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没做课题之前,只停留在同事之间的讨论中。这几年,我们一直关注课题,注意到课改的主旨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新课改的主旨,并在借鉴前人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研究与突破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而真正达到新课改的目标,达到“我与课题共成长”的目的。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进行系统阐述。
一、转变教学理念,创设轻松学习环境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一线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新课改的主旨与方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以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效率、丰富学生语文知识为目的,也要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目前,一些教师在教学创新实践中摒弃了单一落后的传统教学模式,但因缺乏人文性、个性化教学,而出现“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自主学习少”等问题,最终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差的现象。因此,笔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摒弃传统阅读教学中的“主宰者”“控制者”角色,将自己视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知识学习的引导者,同时为学生、创设更多元化的语文学习环境,突出语文教学活动开放化、个性化、差异化特点,促使学生在轻松、自由、开放的语文“教”“学”氛围中“按需学习”“个性化学习”,为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奠定了基础。
笔者在班级内创设了一个“阅读角”,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阅读、个性化阅读,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更多的讨论、交流环节,组织学生就学习难点、共性问题等进行讨论或交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钻研意识。学生在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中,进行个性化学习,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进而为其提高学习能力、学习技巧等奠定了基础。
二、构建“阅文化”,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既是小学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创设、构建语文“教”“学”环境的基础。因此,笔者站在学生的立场,以生为本,在教学实践中帮助、鼓励学生构建“阅文化”,通过“阅文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习惯。在“阅文化”构建过程中,将“阅文化”有机地融入班级文化之中,使学生在“阅文化”的影响下,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量、阅读技巧等,为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巩固基础知识奠定基础。笔者还在“阅文化”建设过程中,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将自己搜集到的名篇佳句等,制作成海报、板报、展示板,进行展示,使“阅文化”真正融入班级文化之中,并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活跃班级自主阅读氛围的目的。
在学生自主参与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写读后感或随笔。这对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对现有的阅读量加以有效沉淀与积累,最终实现“阅读—理解—应用(或写作)—再阅读—再应用”的良性循环,让这些外在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为全面培養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保障。
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学”“研”能力
小学生年龄小、好动、学习专注力差,在语文课堂上容易走神,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一旦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往往不会受到教材插图或视频课件的画面影响,而会更加专注阅读、分析故事情节,且阅读教学、生字教学以及阅读理解等效率也会得到有效提升。因此,笔者一边做课题,一边探索,能否借助信息技术中的视觉刺激、听觉刺激以及互动功能来激发、调动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探究的兴趣与积极性,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以核心素养理念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线,为学生创设更多的信息化学习情境,以引发学生自主“学”“研”。为避免学生在阅读学习时出现兴趣不高的现象,可以创设“信息化”的阅读学习情境。
如在进行《松鼠》教学时,笔者以与松鼠有关的视频作为导入,让学生观察、了解松鼠的行为,对课文中松鼠“矫健”“追逐”“机警”“躲藏”等行为特征产生全面、直观的了解,引发学生学习课文、了解松鼠的欲望,进而激发其自主学习、阅读、探究的兴趣。学生在探究欲、好奇心的驱使下,自然而然地提高了阅读与自主学习的兴趣。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微课与课堂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利用自主学习模式,提高教学质量,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教育责任落实不到位、粗放化教学等一系列问题。在传统的课堂自主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的学习效率相对较低,教师引导学生时的难度较大,而自主学习一直以来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性和自主性。
运用互联网技术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首先,学生可以运用互联网中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高效的自主学习活动,这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时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其次,微课可以代替教师的引导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降低教师指导学生的难度,也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以《松鼠》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利用微课对课文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述,并且以课件的形式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学生可以上网查找资料,针对自己的疑惑进一步地分析,自主学习并解决问题,提高后续课堂学习效率。同时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渐渐找到了学习的乐趣。
再如在进行《灰雀》阅读教学时,因原文篇幅较长、生词较多,且文中人物内心情感变化较多,这给学生的阅读理解造成了一定困难。于是,笔者运用信息技术创设促进学生阅读与理解的情境。首先,笔者用幻灯片制作了列宁的简介,让学生初步了解列宁的生平。其次,搜集关于灰雀的资料,让学生认识灰雀,为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提供保障。最后,笔者结合文章内容制作了一个知识树:“养病”—“三只灰雀”—“喂食”—“爱鸟”—“情感”—“灰雀究竟去哪里了?”—“男孩为什么要捉灰雀?”—“什么是真爱?”学生可以结合“知识树”进行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抓住相关人物的心理变化,进而深入思考文章故事情节与人物情感变化。这对提升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学”“研”能力。
四、差异化分层,建构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是由学生组织、构成的学习团体。学习共同体内的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知识、学习资源、学习方法等的交流与分享。学习共同体的优势在于,学生能够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之上,实现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最终达到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目的。
如在写作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不会考虑不同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往往在作文教学时“一刀切”。另外,学生之间是相对封闭的,关于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沟通、交流机会也是有限的,这也导致很多学生无法体会到写作的乐趣,更多的学生存在“闭自造车”的现象。
因此,在实施差异化分层教学之前,笔者针对学生的写作水平、写作技巧等进行调查、分析,为学习共同体的分组分层奠定基础。笔者以每6人一组,按1:1:1的比例将作文水平优秀、中等、一般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分成若干小组。差异化教学模式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学习共同体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相吻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在“共同体”模式下,进行自主交流、学习,在取长补短中交流与讨论习作知识与写作技巧。作文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既可以激发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写作热情,还可以整体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笔者在差异化分层教学模式下组建作文学习共同体时,既客观分析学情、学生的写作需求和作文水平等,还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爱好等进行合理分组,使各个作文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能够体现出层次性、差异性,进而达到“以优带困”“以点带面”的效果。同时,共同体小组成员在写作技巧、写作思路的交流过程中,进行良好的自主思考与探究,并在相互的学习、影响下,进行个性化的写作,这样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
另外,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创新中,教师还要实现对学生的差异化教学评价,既可以结合“差异化分层”教学模式进行评价,也可以针对学生个性化差异开展教学评价。差异化教学评价能够促进不同层次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使之在彼此竞争、追赶的过程中,完成自我学习、自我纠正、自我提升的目标。差异化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必须对不同层次、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还要有机地结合多元化评价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情况、努力情况、学习情感等进行客观评价,使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纠正与自我提高,真正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
以上是笔者对课题研究的点滴感悟。有一片天空,因有思考而明朗;有一种行动,因有研究而有力。这就是教育科研的魅力,让我们执教人在课题研究的道路上,都有所感悟,有所成长,做一名懂教育、爱科研、有思想、有建树的研究型教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未來的教学创新之路仍旧漫长,却给予一线教师更多的创新机遇与挑战。因此,教师应通过及时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总结自身不足,借鉴前人创新思维,将更多的、更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并在实践、探究、求证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与优化,真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为进一步研究课题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