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晓娇
幼小衔接教育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关键,教师的实践与支持是根本,家园的配合与支持是助力,为了做有质量的幼小衔接教育,传递科学的幼小衔接教育理念,北京市大兴区第二幼儿园依托课题引领,通过小学、幼儿园、家庭的多方互动,在不断探索中确定幼小衔接关键点、幼儿学习与发展出发点和家园合作聚焦点,不断研磨和修订幼小衔接方案,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2021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与重要性。同时指出,家长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要建立有效的家园协同沟通机制,引导家长与幼儿园、小学积极配合,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家长是幼儿成长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幼儿最持久的教师。家长的教育理念和言行直接影响着幼儿身心发展。家长与教师的有效合作,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游戏水平以及学习能力都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因此,幼小衔接工作应由幼儿园、家庭和学校三方共同配合完成。我园通过以下几方面对幼小衔接中的家园共育进行了实践与探究。
基于文件精神,明确家园“衔接”要点
基于各类指导文件的精神,结合我园立项课题“幼小衔接中自主管理能力的策略研究”,将幼小衔接内容聚焦幼儿自主管理能力中的生活管理、学习管理和情绪管理。强调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管理,通过自我管理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既考虑衔接的全面性,同时又关注孩子个体,尊重每个孩子的发展规律,为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以及养成自主的学习习惯,也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基于园所理念树立正确观念,建构家园“衔接”目标
幼儿园一直秉承“本真”“幸福”的园所理念。本真—体现的是遵循人的天性,幸福—一种有收获的完满状态。在幼小衔接与幼儿自主管理策略的研究中,我们注重的是自主管理,这既体现遵循每个幼儿的天性,同时,通过自主管理,使幼儿在升入小学后,在生活、学习以及情绪上收获完满的状态。使他们有信心、有能力面对小学的生活与学习。同时,在课程中,我们努力实现“涵养天性,聚焦生活”的课程目标。我们把研究重点放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引导幼儿自己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技巧,為幼儿进入小学主动学习打下基础。
在幼儿园大班,我们大多数幼儿园都面临幼儿流失问题,究其原因,家长大多认为在幼儿园学不到知识,主张孩子上衔接班,体现重视知识本位的思想。但其实幼儿园重视的是能力本位,针对入学准备,我们做的是身心全面准备。究竟准备什么,我们和家长有了认知上的差异。尤其是“双减”要求下,家长更是紧张。那么我们幼儿园应该做些什么才能让家长放心?经过幼小衔接课题组成员具体分析后,认为一方面做好家长工作,另一方面,就是要针对幼儿的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为幼儿入学做全方位的准备。如,在开展自主管理方面,我们涉及了生活习惯与生活健康,学习能力与学习品质,情绪调控与规则管理,这些研究内容都能有效地解决幼儿在入小学后遇到的常见问题,使他们真正适应小学生活,让家长放心,减少焦虑。
我们与小学一年级老师进行座谈、教研等活动,深入了解幼儿在进入小学后容易出现的问题。如,对自己物品整理意识不强、注意力不集中等7大问题,同时梳理出大班目前在自主管理中的8大问题。在分析原因后,我们认为通过有效的途径培养幼儿自主管理能力,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我们向家长发放了调查问卷,也看到在家庭生活与游戏环节中,幼儿也缺乏自主管理,家长们都期待通过课题提高幼儿自主管理能力,让幼儿生活更加自主有规矩。
结合幼儿存在的问题,我们进一步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行学习,在生活管理、学习管理以及情绪管理三方面,确定了自主管理能力幼小衔接的要点。并结合五大领域目标确定大班在生活管理、学习管理以及情绪管理的具体化目标。同时认识到家长对于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将幼小衔接要点填充家园配合一栏,结合幼小衔接下的家园共育,与家长共同商讨方法与策略,确保措施更适宜与全面。
为家长提供经验共享的交流平台,共识“衔接”任务
教师和幼儿园针对家园共育现阶段要解决的问题,为家长提供科学的育儿方法。
树立正确的观念,建构家园共育下的幼儿自我管理的内容和方式 家园共育是学校与家长双方面共同的沟通与配合,有着相同的目标与期待,目的是更好地促幼儿的发展。结合调查问卷中的问题,我们形成共同的教育目标,鼓励家长了解现阶段幼儿应该达到的水平,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四个方面的内容:按时作息、饮食习惯、卫生习惯、自我服务,以更好地培养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
在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过程中,双方商讨一致性的方案 一是,定位父母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太多的家庭把教育的问题都交给了老师,殊不知家长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更为重要,只有家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教育观,才能帮助幼儿更好地完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二是,有计划、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实施正面教育。关注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内容,结合内容和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方案。三是,在教育与实施的过程中给予幼儿及时反馈。鼓励幼儿的每一次进步,每一点变化,每一份努力,在互动与肯定中发展。四是,教师、家长以身作则,提高教育成效。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是幼儿最直接、最喜欢模仿的对象,自身的为人处事对幼儿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有关作息时间、饮食习惯、卫生习惯、自我服务的各方面内容需要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幼儿。
结合年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家长会内容 家长要学会正确认识孩子,由于孩子年龄特点、家庭环境、个体差异的不同,孩子们在生活与学习上会有明显的差异。因此,针对家长想了解的问题和幼儿特点,开展以“如何让孩子学会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家长会,引导家长学会正确看待幼儿的行为。
与小学联系开展幼小衔接幼儿自我管理能力讲座 我们与小学联系,邀请其开展“幼小衔接自我管理能力”的讲座,通过讲座帮助家长了解小学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應该衔接什么,应该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引导孩子,为孩子进入小学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家长园地创设“科学育儿”一栏 通过家长园地向家长提供如何让孩子提高自我管理的知识,帮助家长全面认识幼儿的发展,让幼儿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关注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帮助幼儿获得成功体验 通过亲子开放活动,邀请家长再次关注幼儿自我管理能力,与上一阶段进行比较,获得成功的体验。持续关注、互动、反馈是很有力的措施,通过半日观摩活动,鼓励家长有重点地看、有重点地记,有重点地给予幼儿反馈,是有效推进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的途径。在不断地关注、实施、完善、反馈的过程中,在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下,幼儿自我管理能力不断提高。
子课题引领,聚焦家园“衔接”内容
后疫情时代,通过“互联网+”与家长沟通,成为家园沟通的一种方式与途径。基于立项课题,以及“双减”政策,教师认识到大班幼儿在生活与学习中的自主管理能力以及通过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幼小衔接的重要性。我园立项了子课题“利用多媒体促进幼小衔接中家园沟通的实践研究”,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家园沟通工作,形成教育合力,通过生活管理、学习管理、情绪管理三方面的培养,在幼儿园、小学、家长三方面的配合下,让孩子形成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幼儿自主管理能力提升。
聚焦“信息技术运用”,拓宽家园“衔接”方式 在新时代的发展下,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在幼儿园的全面普及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各种手机App、电脑软件的出现,为教师开展家园共育工作提供了便捷。为了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我园以集体、小组、线上学习的形式,探讨适宜与家长沟通的App软件,学习“运用剪映制作视频小篇”“问卷星的使用方法”“公众号的制作方法”等内容,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
聚焦自主管理现状,抛问题,衔核心 利用互联网调查家长在自主管理方面的育儿需求与困惑,通过“问卷星”“线上家访”“家长会”等方式,了解幼儿在生活管理、学习管理、情绪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问题每个班级开展线上家长策略指导,利用榜样示范引领,生活渗透、陪伴、提醒监督等方法对幼儿进行自主管理能力。
通过与小学教师建立“微信群”沟通一年级新生在入校时出现的自主管理问题并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幼儿升入小学的现状问题。制定共同的幼小衔接育人目标。邀请小学教师通过腾讯会议等方式与家长、班级教师进行互动,结合自主管理现状、“双减”背景,开展研讨小学、幼儿园、家庭三位一体的交流活动。
聚焦自主管理云端活动,构建家园“衔接”桥梁 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开展每周一篇、每月一码的推送活动,推送美篇“幼儿自我生活管理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幼儿的计划性”“系统提升幼儿时间管理能力”“提高孩子学习能力的秘诀”等内容,将幼儿在园中开展自主管理的活动内容制作成美篇推送,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现阶段开展的活动。引领家长改变教育观念,学习培养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方法。每个月在家长群中推送一个二维码,通过每月一码介绍幼儿园开展的教育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自主管理培养目标,以视频录像的形式展示幼儿在园中的教育活动内容,鼓励幼儿在家中有计划地做事,整理自己的物品,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等活动。通过小视频分享教给幼儿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技巧与方法。借助园所公众号,开展线上宣传活动。班级微信群,推送“家园能量站”“班级动态”“幼小衔接自主管理”“自主管理亲子阅读绘本”系列版块内容,进行幼儿自主管理活动的分享。线上“家园能量站”,利用家长资源开展家园共育活动。结合家长的职业特点,本着家长自主、自愿的原则,成立“家长资源库”。围绕“社会大课堂”“安全主题教育”“爱国故事”等内容,挖掘家长资源,与家长建立沟通,根据家长的职业特点,结合班级活动的开展,通过录制微视频、视频连线的形式,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聚焦生活管理、学习管理、情绪管理,落实“衔接”内容 关注幼儿一日生活,在班级群中开展“21天好习惯养成”打卡,通过引导家长参与、与家长分享的形式,开展21天好习惯养成记。结合21天形成一个好习惯的方法策略,我们与家长一起制定了21天的打卡内容,同伴、教师、家长作为监督者,监督、激励幼儿完成。活动中家长通过上传视频进行幼儿自主管理状况的展示与培养,同时交流分享培养幼儿的经验。教师在家长分享的过程中给予培养方法与策略的指导,促进活动的顺利开展。21天后,统计幼儿打卡记录,以小奖状的方式奖励幼儿的进步与改变,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了良好的生活自主管理能力。在这样的引导和干预下,幼儿的生活管理得到了良好的提升,同时,家长的观念也从过去的对自我管理一知半解到积极配合幼儿园进行活动的开展。
以“兴趣”出发,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通过与家长的线上沟通与交流,家长和教师统一导向,如:为培养幼儿兴趣,在班级微信群中开展“家园共读绘本”活动,鼓励家长带动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幼儿与家长共同建立“自主学习计划表”,在群中分享,请有经验的家长作为代表,分享交流幼儿在学习管理中的方法与策略,注重幼小衔接能力和学习品质的培养。关注幼儿的学习习惯、学习准备、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的学习管理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与家长进行线上沟通与交流的方式,转变了家长的教育观念,让家长了解到自主管理在幼儿生活与学习中的重要性。以自主管理作为切入点,在家园的共同配合下,我园幼儿习惯的养成、常规的培养,幼儿对于学习的兴趣与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接下来,我园将继续开展关于幼小衔接的实践与研究,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通过家园共育促进幼儿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幼小衔接更切实有效。
维果茨基指出:“教育应该是这样来组织的,不是有人来教育儿童,而是儿童在自己教育自己。”充分说明了自我管理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把幼儿看成是教育的主体,让幼儿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孩子的点滴成长离不开学校与幼儿园共同的沟通与配合,当下教师与家长形成共同的教育愿景还不够,还需要我们不断去实践与调整。未来,我们会继续努力,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我管理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