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2022-06-10 13:27汤琦
教育·校长参考 2022年4期
关键词:双减分层目标

汤琦

去年,“双减”政策发布,如何在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同时,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每一位教师应该研究的课题。事实上,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普遍存在题海战术、作业形式单一、教学评不一致等现象,使得原本应该“激趣、灵动”的数学学科成了禁锢学生发展的“围城”。长此以往,不仅加剧了学生的两极分化,还削弱了学生的自信与热情,甚至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发展性教学理论也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而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更是实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因此,“双减”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不能仅停留在传授知识层面,而更应该蕴含丰富的教育因素,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更着眼于全体学生发展的持续性,更力争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并获得成功体验,获取愉快、轻松的内心体验。对此,笔者认为“分层教学”能使教学更有趣味、更有针对性,从而进一步实现“减负增效”。

“分层教学”的内涵及优点

“分层教学”的理念是基于学生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存在而提出的,其教育理念的核心要素是在教学中关照不同学情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现状,促进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学有所成。一方面,“分层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分层”,然后开展基于学生不同发展层次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分层教学”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有层次的设计。对教学内容差异化的设计是基于学生认知的差异性,也是基于学习内容本身的逻辑层次性。笔者在教学实践发现,“分层教学”较传统教学有明显的优势,总结如下:

“分层教学”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材编排意图、教学的多层次目标要求教师对自己所主导的教学进程有深刻而清醒的认识:既要有较高的思维水平,同时还要不断钻研教材教法,深入领会课程标准和教材內容,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形成开放的知识体系,以提高分层施教的能力,从而促进业务素质的提高。

“分层教学”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则较好地解决了统一施教与学生能力参差不齐的矛盾,有针对性地使优秀生“吃饱”、落后生“消化”、中等生“解渴”。由于在教学中实施了“低起点、多层次”教学,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自信地参与教学活动,感受教学带来的快乐,因而实现“中向优靠拢、低向中迈进”。随着教学内容的难度由低到高的层次化发展,学生学习和探究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果子”。因此,“分层教学”适应学生多极化的差异,并使处于不同水平或者类别的学生能得到充分发展。

“分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主动参与的体验,才能有效完成学习目标。因为主动参与能引导学生自主挖掘创造潜能、开展创造性学习。分层作业设置和教学,通过切合学生实际的弹性化作业,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解题实践的兴趣,增强了解题活动的心智参与力度。同时让学生在层次合理的问题情景中体验到了成功,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激励主动参与的热情和调动自主参与的内驱力。再是由于对评价反馈环节正确把握,在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中,在自主评价、自我矫正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形成了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认知过程。

“分层教学”的实施原则

保底不封顶性原则 托马斯的“掌握学习原则”认为每个学生都应有均等的机会去达到学习目标,尽管每个学生达标的速度不同,但只要提供适当的条件,世界上任何能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人都能掌握、学会。所谓保底,即最终必须保证学习落后的学生达到教材的基本要求,促使中等生向优秀生靠拢,允许优秀生超大纲学习。

学生主体性原则 为了有效地学习,学生应当在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下,尽量多地主动发现学习的知识、方法及学科思想等具体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教学中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创新精神,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增强他们的内驱力,使各层次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活动都能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参与实现教学目标的全过程。

客观性与动态性原则 层次的划分要公正、客观,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经过学习,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层次和目标也应是动态的。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反馈学情信息,调整层次及教学计划,加强个别指导,使低层学生能大步跟上,少数优生能脱颖而出。

目标原则 “分层教学”的各个环节紧密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教学中所采用的任何一种教学措施,都必须明确地对应某一教学目标,每个教学目标都必须有一种或多种教学措施作保证,以使具体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层次性和整体性原则 教师要充分考虑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包括其基础知识、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实际情况,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分层导学,分层作业,分层辅导,分层评价,让全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得到最佳发展。

激励原则 无论采取何种形式的分层,都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实施教学策略的过程中,要加强反馈,及时补救。对中下层学生的一点一滴的进步也给予充分的肯定,激励他们努力向上,挑战自我,享受成功的喜悦。

“分层教学”的实践要点

“分层教学”的实践要点可以概括为学生分层、目标分层、提问分层、作业分层、评价分层等五点,每一个要点的具体操作是:

学生分层: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个体差异 分层的实质性意义在于把学生之间的多样性、差异性用若干个“层级”显示出来,从而促使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分层主要依据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科考试成绩。注意要将每位学生的多次成绩汇总、参考分析,以确定该生成绩的稳定区间。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数学分析、逻辑推理、创新、发散等综合能力,另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素质、情感等因素。大致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A层:学习积极性不高,智力和基础较差,接受能力不够,成绩欠佳;B层: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智力和基础一般,成绩中等;C层:学习方法正确,智力较高,基础扎实,学习接受能力强,成绩优秀。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学生表现和成绩都会有相应的提升或下降。所以,教师应该根据不同阶段每个学生学习状态提高后达到的新水平,根据实际情况,相应调整每个分层。

目标分层: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成长 学习目标是学习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心理学实验表明:有明确的目标较无明确的目标可省60%的时间,获得相同的教学效果。为此,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知识结构及三个层次的学生学习水平,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确定教学分层的目标。以浙教版《4.2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为例。低层目标: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会用符号表示平行四边形,懂得“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等性质,设置一些和概念、表示、基本性质相关的识记为主的练习。中层目标:除上述目标外,会运用平行四边形有关性质进行论证和计算,设计一些和性质运用相关的练习。高层目标:除上述目标外,学生能自主进行分析、进行推理和概括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结论,并能联系生活实际中平行四边形的模型,具备一定的创新和实践的能力,并初步掌握一些对知识进行设计、运用和拓展的能力。这个环节中各层次学生的目标必然会有一定的差异,但仍然可反映同一教材内容在教学中的知识深度和广度上的差异,阶梯式的呈现差异,更有利于实现低层次的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的目标。

提问分层:让每一个学生的手举起来 教师课堂提问的难度设置应该稍高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具有进行思考的空间,学生的兴趣就能产生,学生才会主动地举起手来。学生学习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所以要非常重视找到每个层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在哪里,帮助学生确定相应的学习目标,设计好不同层次的课堂问题。一般来说,确定为基础、发展、创造三级目标,要求低、中层次学生能够实现基础性目标,努力去完成发展性目标;高层次学生能够努力完成创造性目标。一是分层设问、分解难度。教师应尽可能多角度设问。应该按先易后难的次序設置,能够使得学生实现阶梯式的向上探索,不同程度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从教学效果的角度看,多梯度性的设问可以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达到学生对深层次问题的本质进行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动性。二是一题多解、变式运用。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设计阶梯形题组,精选、设计不同层次的题目,由易到难,变式运用,按照学生不同能力需求编成题组式呈现,有针对性地设置学生的知识、能力的最近发展区,使思考坡度平缓,理解能够循序渐进,恰到好处,在解题中学生能亲身体会到其中的知识点、方法和蕴含的规律,感悟到命题的构思和解题的意境。

作业分层:让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完成 学生学习的基本环节是:预习—听课—练习—落实。落实作为学习的非常重要环节,它的实现主要是靠做作业。所以学生作业完成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那么进行分层布置作业,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既要有面向全体同学的基础知识,又要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能力的相关内容。对于提升部分的内容,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能力进行选择性的完成。

评价分层: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自信 根据学生的情况,对学生完成的作业学习任务按不同的要求进行评价,这就是评价分层。

一是评价的方式层次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后进生多采用表扬性评价,寻找闪光点,及时肯定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中等生多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既提醒不足又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促使中等生积极向上;对优生多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优生更加严谨、理性,不断超越自己。对A层次学生判分适当松些,对C层次学生,判分适当严些;在完成作业的时间上,B层次学生、A层次学生可多些,C层次学生可少些。

二是评价的方式多元化。一方面,在自评中让学生树立自信。《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便是“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强调评价的形式不仅要多样化,而且还要保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提倡学生、同伴、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新课程作业评价功能重在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生命整体的发展。通过学生自评家庭作业,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查找不足,矫正反馈。另一方面,在互评中让学生学会欣赏。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更多的应是组织和参与学生作业的评价过程进行辅导评改。对学生作业的评价要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的评价。小组互评,可以弥补自评的不足,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通过客观地评价别人,欣赏别人的优点,学人之长补己之短,这就是一种共同提升。

总之,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不同于他人的特质、个性、发展潜能。教育要真正走进学生心中,要承认、尊重个体差异,充分保障学生发展的权利。“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体现了“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和“不同的人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育思想,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分层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普遍提高,其自身的素质得到增强。各层次学生数学成绩均有所提高,尤其是差生的比例逐步减少,学习成绩分化现象得到了明显控制。显然,这是一种有效的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还产生了良好的正迁移,不仅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得到提高,还带动了学生对相关学科的学习兴趣养成和能力发展。

当然,在实践中,笔者也发现“分层教学”还存在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比如面对两极分化严重、人数过多的班级,实施“分层教学”还有一定困难;“分层教学”对教师要求较高,如果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时不能持之以恒地落实各个环节,就会导致层与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最终劳而无功;如何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也为教师减负等等。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讨和完善。笔者将以此为契机,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地关注“分层教学”和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切实为提高数学教学效果而努力。

猜你喜欢
双减分层目标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