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在初中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应用
——以Unit 5 The Storm Brought People Closer Together为例

2022-06-09 10:32
英语教师 2022年7期
关键词:评议语篇初中英语

周 蕾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将语篇类型列为英语课程内容的六要素之一,并指出:“接触和学习不同类型的语篇,熟悉生活中常见的语篇形式,把握不同语篇的特定结构、文体特征和表达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语篇意义的理解,还有助于他们使用不同类型的语篇进行有效的表达与交流。”(教育部 2020)

叙事是英语语篇中最常见的形式之一。教科书中记叙文通常以个人故事、人物介绍、剧本、童话、短篇小说等形式出现。记叙文的解读要求理解作者所写的人或事物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文章材料的组织结构及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语言的内涵(赵尚华 2015)。

“拉波夫叙事分析”是一种特有的语言教学模式。早在20世纪前半叶,学术探讨主要建立在结构理论基础上,拉波夫(Labov)率先将社会语言学方法应用于口语叙述文体分析,提出了著名的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对中外叙事学产生了重要且深远的影响。

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不仅注重叙事文的结构分析,还注重叙事文的语义分析,对于学生更好地解读、分析和理解语篇具有切实可行的作用(肖敏 2011)。下面在分析初中英语语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的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实例,探究该模式在初中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初中英语语篇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语篇教学占据相当重的分量。虽然近年来围绕英语语篇教学展开了很多教学实践和课堂研讨活动,但实际的初中英语语篇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

一是偏重细节讲解。虽然《课程标准》已实施了一段时间,但仍有不少教师未能把握好初中英语语篇教学的侧重点,在教学中过度重视语篇内容的理解和词汇、核心句型等细节的讲解,忽视对语篇叙事分析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无法正确把握语篇的语言和结构特点,更不用说探究语篇的主题意义了。因此,语篇教学的各个环节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作用。

二是活动设计不妥。不少教师在设计语篇分析教学活动时存在很多问题和误区。比如,一些教师一味追求课堂的活跃场面,所设计的活动与教学内容和目标语言的关联度不强,导致学生语言输出的内容并不是基于课堂所学内容;还有一些教师本着“教学设计与中考挂钩”的原则设计教学活动。但是,对学生而言,中考的压力使他们失去了享受学习过程的乐趣,学习英语仅仅是为了考上一所好的高中。这种功利性的学习动机使他们重语言知识,轻语篇探究。

二、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的结构特点

拉波夫把完整的叙事分成六种结构单位,即点题(Abstract)、指向(Orientation)、进展(Complicating action)、评议(Evaluation)、结果或结局(Result or resolution)和回应(Coda)。一个完整的叙事模式以点题和指向开始,以进展为主体,用评议烘托气氛,以结果或结局结束情节,最后用回应将读者拉回现实(赵伟雯 2019)。

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的六种结构单位可以通过不同的问题表征来解释。

“点题”即故事大意,可以出现在文章首段,也可以是文章的标题。其主要回答“这是关于什么问题?”或者“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等问题,即故事叙述者在展开叙述前对故事内容的高度概括或摘要。

“指向”主要告诉人们“故事发生在何时何地?”“故事发生在什么人身上?”等背景知识,是叙述者在故事开始之初对时间、地点、人物及其故事中涉及的活动或环境的简单描述,属于背景知识介绍。

“进展”占据故事的最大篇幅,其主要回答“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或“故事出现了什么转机?”等问题,指故事的发生和事态的发展,其叙事结构主要通过一系列按顺序排列的动作表述。

“评议”渗透在全文中,其主要解决“那又如何?”“这个故事的价值取向是什么?”等问题,一般涉及叙述者对某种情况的看法和态度等,也涉及针对别人对某种情况和态度的提问。

“结果”或“结局”是故事的完结,主要告诉人们“最后发生了什么情况?”,即一系列事件的结束,包括故事中人物的下场、目的实现与否等。

“回应”通常不回答问题,用来点明主旨,升华主题,让人们对叙述有完整的了解,同时把人们从故事带到生活中,但不是每一个叙事语篇都有这个部分。

简而言之,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概括了故事叙述的整个过程,能够很好地运用于语篇叙事分析(见图 1)。

图1: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

三、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在初中英语语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下面以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为理论依据,对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5 The Storm Brought People Closer Together进行具体分析。

该语篇类型为记叙文,旨在探究团结协作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感受和谐发展之道。语篇以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为切入点,讲述作者一家所在的地区在特大暴风雨来临前后的天气现象,以及街坊们团结协作收拾暴风雨后的残局的故事。整个故事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展开,符合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的六种结构单位,即点题、指向、进展、评议、结果和回应。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抓住该语篇的篇章结构,结合上述叙事结构特点进行叙述过程的分析,依据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的六种结构单位进行问题设置,并在适当的时候追问,为学生解构语篇提供足够的“支架”。具体分析如下:

(一)点题

该语篇的标题为The Storm Brought People Closer Together,对故事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教师在教学中设置了如下问题:

1.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title?

2.Can you imagine what the storm was like?

3.To be closer,what did people do?Can you guess?

阅读者对输入材料中信息的正确理解建立在阅读者自身具有相关背景知识并能及时激活这些知识的基础上。预测即激活阅读者已有的相关知识(唐蔚芳 2015)。教师设计这三个关联性问题,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概括语篇的主旨大意,预测语篇走向。三个问题之间互为“支架”,可以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会关联文本的信息、理解语篇的主题意义提供支持。

(二)指向

“指向”是叙事者对时间、地点、人物、活动或情景等故事要素的交代(赵伟雯 2019),指向的内容可与点题部分重复,如该语篇标题中的storm就与第一段中的rainstorm重叠。

语篇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介绍了在作者本(Ben)所在的美国亚拉巴马州,当天窗外乌云密布预示着一场特大暴风雨即将来临。同时,街坊们在忙碌地作着各种准备:本的爸爸在把木片加固到窗户上,本的妈妈在确认手电筒和收音机是否正常工作……在教学中,教师设置了三个简单的问题:(1)Where did the story happen?(2)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3)What did Ben’s dad and mom do?旨在帮助学生明确问题所涉及的内容,如Alabama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Ben、Ben’s dad、Ben’s mom 交代了故事牵涉的相关人物,strong wind、black clouds、no light outside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put pieces of wood over the windows、make sure the flashlights and radio were working、put candles and matches on the table交代了故事人物的活动内容,从而从语篇结构上定位“指向”所在的段落。同时,作者对暴风雨来临前天气情况的渲染让学生对后续的故事发展充满阅读期待。

(三)进展

“进展”指故事的发展,这一部分主要由陈述句和对话组成,陈述句的谓语动词往往采用一般过去时态。这部分的动作往往按一定顺序排列,是叙事结构中的核心部分(肖敏 2011)。

该语篇的第三段和第四段主要讲述了在暴风雨到来的晚上本一家人的活动,以及第二天早上大家发现暴风雨留下的残局之后所开展的清洁工作。作者通过一些时间短语呈现了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仿佛在读者眼前展现了暴风雨来临前后的动态图。“进展”这一部分往往是故事的高潮所在。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讨论活动(讨论故事的高潮,并用情节分析图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关注语篇的语言特色,即作者对动词的把握,如“哪些动作属于通往故事高潮的上升事件(Rising action)?故事的高潮(Climax)出现在哪里?语段中是否有下降事件(Falling action)?”等。在该环节,学生尝试用情节分析图呈现自己对故事的上升事件、高潮所在和下降事件的理解。对同一语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但是,只要学生能够讲出道理,教师就应给予认可。以下是学生对该语篇故事的情节分析(见图 2):

图2:故事情节分析图

对故事的前半部分,学生一致认为故事的高潮是the rain began to beat heavily against the window;对故事的后半部分,学生对故事的高潮所在给出了两种不同的理解:the neighborhood was in a mess和the neighbors cleaned up the neighborhood together。对通往高潮的上升事件,学生也给出了两种不同的答案,分别是:

(1)helped his mom make dinner→tried to play a card game→finally fell asleep→woke up→went outside with his family,这一系列上升事件指向故事高潮the neighborhood in a mess。

(2)helped his mom make dinner→tried to play a card game→finally fell asleep→woke up→went outside with his family→joined the neighbors,这一系列上升事件指向故事高潮the neighbors cleaned up the neighborhood together。

在该环节,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各抒己见,不仅体会到文本解读的乐趣,而且培养了高阶思维能力。

(四)评议

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中的“评议”(对故事进行总结和评价)是叙事结构非常重要的因素。它指叙事者或者故事中相关人物对事件的看法、态度和心理,包括对故事的起因、结果及过程中事件要点的评议(周永鹏 2018)。它并不总出现在故事的结局。也就是说,该模式中的评议可以贯穿整个故事,可以出现在开头,也可以出现在中间,还可以出现在结尾。例如,该语篇中作者对暴风雨现象的评议:strong winds(第一段)→a serious storm(第三段)→the wind was dying down(第四段)。又如,故事人物的情绪或态度变化:everyone was busy(第二段)→hard to have fun(第三段)→could not sleep(第四段)→finally fell asleep(第四段)。这些评议有助于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暴风雨来临前后天气现象和人物情绪的变化,提升故事的感染力。

(五)结果或结局

“结果”或“结局”是故事的结局或问题的解决,是对故事核心矛盾的交代,标志着叙述的结束,包含人物的下场、目的的实现或失败(周永鹏2018)。在分析该语篇的最后一段时,教师设置了两个问题:(1)What happened to the rainstorm at last?(2)What did Ben and his family do?学生发现暴风雨终于在凌晨三点逐渐变小(the wind was dying down),作者在醒来后发现整个街区一片混乱(found the neighborhood in a mess),于是他和家人加入了一起清扫的行列(joined the neighbors to help clean up the neighborhood together)。

(六)回应

回应是主人公从发生的事件中学会的道理或发出的感叹(赵伟雯 2019)。语篇的这部分内容不但能与主题前后照应,而且能在增强故事完整性的同时,把叙事者和读者的注意力从故事本身转移到当下。但是,并不是每个叙事语篇都有“回应”这个部分。教师通过问题“In the last paragraph,which sentence do you think is a coda?”提醒学生关注“回应”所在的位置。该语篇的最后一句“Although the storm broke many things apart,it brought families and neighbors closer together.”体现了“回应”的特点,有助于引导学生探究语篇背后的主题意义,同时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领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

本堂课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将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与文本巧妙地对应(见图3)。

图3: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的具体应用

结束语

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为读者提供了建构这类语篇分析模式的线索,为读者把握语篇结构、探究语篇的主题意义搭建了理论“支架”。但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不存在能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教学模式,对学生而言,也没有万能的学习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并非一成不变,而需要根据不同的语篇采取灵活的分析策略,从而引导学生增强语篇的结构意识,有效把握语篇的主题意义。

猜你喜欢
评议语篇初中英语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难忘的两次评议活动
创新评议形式 提高评议实效
对“自度曲”本原义与演化义的追溯与评议
同行评议过程中专家的回报模式分析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