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红色民谣的群众教育模式及时代价值

2022-06-09 00:52刘铠铭刘瑞儒
关键词:民谣军民延安

刘铠铭,刘瑞儒

(1.延安大学 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2.延安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延安时期,党的文艺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结合党的政策宣传、革命斗争、生产实践、军民关系、战争场景、英雄人物等创作了大量具有鲜明政治特色、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红色革命民谣,既丰富了群众生活,又宣传了党的政治路线和方针政策,达到了教育群众之目的。同时,其创作形式和传播方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群众教育模式并取得了显著的宣教成效。延安时期党利用红色民谣开展群众宣传教育积累的历史经验对新时代党的群众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启示意义。

一、民谣及延安时期的红色民谣

民谣即民间流传的歌谣,短小方便快捷,不配乐,没有固定曲调,取吟诵方式,章句格式比较自由,节奏一般比较紧促,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的一种形式;是不同历史时期广大人民群众表达自我思想情感、反映一定时期社会文化、生活习俗、舆论趋向和民生疾苦的艺术形式之一。[1]民谣起源于人类维持生存的物质活动,特别是生产生活劳动,它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口头创作形式。民谣虽然短小,但可以从中窥见世道人心,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风尚、舆论趋向及普通群众的艰难生活等,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朗朗上口,很受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党在延安时期为了加强政策宣传教育民众,鼓舞全国人民团结抗战,注重发挥传统民间艺术的政治动员和宣传教育功能,[2]将文艺作为抗战的“武器”,去反映现实,给人民群众输送精神食粮,推行文艺的大众化、通俗化。周恩来为此还专门为《新华日报》撰写专论《怎样进行第二期抗战宣传周工作》,提出“在文字宣传上要力求具体、通俗和生动,在口头宣传上要力求普遍通俗和扼要,在艺术宣传上要更加普遍深刻和激越感人”。[3]特别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后,各类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文化艺术形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民众发挥了重要作用。民谣作为其中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因其形式短小,创作快速,语言浅白,通俗易懂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更易达到宣传教育目的而受到党的重视。[4]如《解放日报》(1946年10月17日,第四版)发表的民谣合集《陕西民谣》中(见下图1)提到“在蒋介石内战独裁统治下,陕西人民叫哭<苦>连天,下面的民谣,便是老百姓反抗的呼声”,[5]深刻表达了蒋介石发动内战人民群众怨声载道的情形。《新华日报》还进行过多次民歌民谣的征集活动,先后刊载了40余首民歌民谣体作品。[6]这些红色民歌民谣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宣传教育民众,鼓舞和激励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1 《解放日报》发表民谣合集《陕西民谣》(1946年10月17日第四版)

二、延安时期红色民谣的主要内容

延安时期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民间文艺爱好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创作编写了一大批宣传抗战和党的政策及歌颂党、歌颂领袖、歌颂人民军队、歌颂新生活、歌颂人民革命斗争的抗战民谣。这些红色民谣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政治特色。群众利用民谣这种具有普遍性的民间艺术形式宣传和歌颂党的政策方针、抨击一切反动力量,充满了人民群众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民族精神,使得无产阶级的话语系统注入了新的政治意识,民众将共产党的政策与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增进了党与人民的感情,增强了抗战凝聚力,激励了人民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同时从中受到教育启发,并影响到更多人。[7]经收集将其中有代表性的红色民谣整理如下,见表1。

表1 延安时期红色民谣部分代表作

续表序号名 称编 者提供者日期主 题35军民情深牛金铨(农民)佚 名1936.1军民一心36迎接红军来咱村姚海亮、高采娃(赤卫队员)吴学候1936.1军民一心37看望红军雷玉堂、王炳瑞(赤卫队员)佚 名1936.1军民一心38送哥当红军白瑄、张步云编姬延琴、杨培基唱佚 名1936.2军民一心39夸红军杨凤梁(干部)钟义军1936.1军民一心40赞红军白瑄、宋邦直编;姬延琴唱佚 名1936.1军民一心41正月拜年常奎(红一方面军卫生员)张玉发王宪章1936.2军民一心42赞红一军团牛金铨(农民)佚 名1936.2军民一心43军民过年牛文豪、闫朝贵(赤卫队员)佚 名1936.2军民一心44情意深徐炳江(农民)靳克仁(干部)佚 名1936.2军民一心45分别王喜朝(赤卫队员)佚 名1936.2军民一心46送红军任志英、刘叶夏(赤卫队员)佚 名1936.2军民一心47踊交抗日救国粮牛德文(干部)佚 名1942.7军民一心48情谊牛振邦(军属)刘玉清(老红军)佚 名1943.2军民一心49慰问八路军梁聚贤(老八路)佚 名1943.2军民一心50军民扭秧歌雷金堂、王金声(农民)佚 名1943.3军民一心51丰衣足食牛相林(农民)佚 名1943.10军民一心52送九旅南下第一支队伍郑文翰(老红军)佚 名1944秋军民一心53军民正月划旱船王成贵(老游击队员)佚 名1944.2军民一心54慰问驻军牛成文、王德明(支前人员)孙世财1944.2军民一心55情深陈外欧(老红军)陈大玉吴金喜1944.11军民一心56在操场三五九旅七一七团一营二连战士编佚 名1944.2军民一心57军民一家人雷玉堂、牛定邦(农民)佚 名1944.2军民一心58欢庆抗战胜利赵建功、刘丰功(老红军)王宪章1945.9军民一心59民军一搭里闹秧歌延安县民教馆编佚 名1946.2军民一心60绣金匾延安县民教馆编佚 名1946.2军民一心61军民鱼水情牛光淑(老妇干)佚 名1947.2军民一心62迎三五九旅翰起祥张步云1946.9军民一心63官兵真像亲兄弟佚 名佚 名不详军民一心64大清剿徐炳江(老民兵)刘 三1947.7瓦解敌军65抗击西野警三旅七团战士编杨学山薛正汉1947.3瓦解敌军66严阵以待石熙(老民兵)佚 名1947.2瓦解敌军

续表序号名 称编 者提供者日期主 题67齐心灭敌牛文豪(老村干部)佚 名1947.2瓦解敌军68百姓勇支前王秀、孙银祥(老解放军战士)佚 名1947.2瓦解敌军69对付白军王海清、王孝义(老民兵)王宪章1947.4瓦解敌军70杀汉奸李丕发、李盛山(老游击队员)佚 名1948.12瓦解敌军71活捉蒋介石佚 名佚 名不详瓦解敌军72卖国贼佚 名佚 名不详瓦解敌军73我是小八路佚 名佚 名不详瓦解敌军74当兵保家乡石奇刘文升1937.8发动群众75征兵靳尚兴(干部)佚 名1940.8发动群众76改造二流子付洽(老中医)卜吉甫(干部)佚 名1944.12发动群众77教二旅驻咱村吴世斌(老民兵)王成贵(老游击队员)佚 名不详发动群众78遍地穷人当红军佚 名佚 名不详发动群众79慰问红军上南梁佚 名佚 名不详发动群众80有个红军男人最光荣佚 名佚 名不详发动群众81当上红军心里甜佚 名佚 名不详发动群众82劝郎当红军佚 名佚 名不详发动群众83送郎当红军佚 名佚 名不详发动群众84延水清佚 名佚 名不详发动群众

延安时期的红色民谣主题鲜明,多集中于宣传革命、发动群众、歌颂英雄、瓦解敌军、鼓舞士气、凝聚军民力量等方面,充分发挥了民间文艺唤醒、教育和组织大众的使命感。[8]这一时期的红色民谣,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参与人数众多、创作数量丰富。

(一)宣传革命政策,增强对党的认同感

延安时期的红色民谣不仅是民众闲暇时的口头消遣,同时建立了民俗与政治之间的新关系,即“政治话语,民间表述”。[9]如民谣《响应号召》鼓励边区人民进行大生产运动,向三五九旅学习自力更生、挖地种田。民谣《行动》鼓舞民众支持革命事业,告诉人们红军打仗是为了穷苦人民翻身做主,鼓励群众踊跃参加红军。民谣《战斗在南泥湾》是三五九旅七一九团战士们亲自编写的,描写了八路军战士在南泥湾开荒种田,自给自足反封锁,将南泥湾建设成陕北的好江南的美好景象。民谣《争取东北军》以失去家园的东北军为例,分四节抨击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奉劝国民党实现国共团结,共同抗日。民谣《上前线》的作者是抗日战地服务团的宣传员,他将热血青年上前线、宣传抗日来救国的场景写成了这首民谣。这些红色民谣的创作,不仅宣传了党的革命政策,同时也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感,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歌颂英雄事迹,赞扬革命乐观情怀

民谣《赞三五九旅官兵》是群众赞扬三五九旅官兵勇敢保卫家乡,将敌人都消灭干净的喜悦心情。民谣《抗击》是西野警三旅七团战士编作,赞扬保卫延安、狙击敌人、坚守阵地、浴血奋战的英雄忠骨。民谣《哭缅英雄》反映刘志丹同志牺牲后,陕北群众村村设灵堂、人人泪涟涟悼念英雄刘志丹,缅怀英雄的悲伤场景。民谣《赞彭德怀将军》是一名老红军创作赞颂彭德怀将军的英雄事迹。通过利用简单的三五句将彭德怀的光辉形象用民众的口吻树立起来,增强了群众对党的领导人的亲切感和信任感。民谣《穷人跟定刘志丹》《威震陕北的刘志丹》及《革命烈士张有厚》《革命烈士周志俊》《革命烈士杨凤梁》《革命烈士苏高盛》等表现了陕北革命英雄刘志丹、张有厚、周志俊、杨凤梁、苏高盛等对党忠诚、英勇杀敌、保守党的秘密和群众打成一片的肝胆忠心的为民情怀,所以人民群众将他们的事迹编为民谣,将他们的精神代代传唱。

(三)鼓舞发动群众,动员人民参加革命

《改造二流子》这首民谣是依据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广泛开展大生产运动时创编的,号召群众学习勤劳简朴能吃苦的全边区特等劳动英雄吴满有。民谣《生产为救国》鼓舞群众投入到大生产运动中去,用自己的双手多打粮食、抗日救国。民谣《踊交抗日救国粮》借赞扬固临群众交粮掀高潮的事情,鼓舞群众宁可自家受饿,也要支援前线。民谣《劝郎当红军》《送郎当红军》《当上红军心里甜》《有个红军男人最光荣》等均是描写妻送郎参军、支援革命的动人情景,表现了青年男女对于革命的大无畏和无限忠诚的情怀。如民谣《送郎当红军》中写道:“我送哥哥当红军,勇敢向前杀敌人。不要留恋我一人呀,去当红军最光荣。”[10]99从这些民谣中可以看出,在党的新文艺运动政策推动下,延安时期的红色民谣已经摒弃了之前口头创作中经常出现的男女之情,而是用民谣这个“旧瓶”装上了民族大爱的“新酒”,将民谣转化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抗日救国的“新武器”。

(四)凝聚军民力量,齐心协力保家卫国

民谣《在操场》是1944年2月由三五九旅七一七团一营二连的战士编写的,表现军民在练兵操场一起联欢,战士们一手拿步枪保卫家园,一手拿镢头下地种田的动人场景。民谣《慰问红军上南梁》《慰问驻军》《民军一搭里闹秧歌》《军民扭秧歌》表现百姓用秧歌慰问红军,给八路军官兵拜年喜气洋洋的场景。民谣《军民正月划旱船》表现的是正月里闹秧歌的喜庆红火场面,用了陕北特有的方言,使得语句更加通俗化、大众化。这一系列短小精悍的红色民谣,凝聚了军民的力量,为齐心协力保家卫国积累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延安时期的红色民谣通俗易懂、简单易学、使得群众喜闻乐见。在传唱中潜移默化教育了群众,使群众受教育的途径更加多元化,教育内容更加简洁化,教育过程更加生活化,群众易于理解接受,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谣群众教育模式。

三、延安时期红色民谣的群众教育模式

延安时期党的文艺工作者和广大人民群众将党的宣传教育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创作出了大量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又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民谣。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教育了民众,达到了军民团结、全民齐心跟党走的宣传教育效果。同时探索出基于民谣的寓教于乐、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结合、化繁为简、自我教育等群众宣传教育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果。

(一)寓教于乐的群众教育模式

寓教于乐就是把政策宣传与思想教育渗透到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之中,以人的心理情趣为导向,发挥艺术的教化作用,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实现宣传教育的目的。[11]寓教于乐的教育模式就是将宣教内容渗透于看电影、电视、讲故事、学唱歌曲、欣赏音乐美术作品以及群众文体等娱乐活动中,形成将教育内容趣味化来开展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活动的教育模式。是对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有效方法。[12]民谣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作出的短小诗歌,这种有感而发的诗歌形式没有固定的格式和韵律,在艺术形式上要求也低,不管是什么年龄、什么身份,在田间地头、农家小院或医院、学校、战场等地都可以创作出民谣并演唱。延安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善和边区出现的种种新气象,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愉悦和欢乐,给生活注入了无限激情。在边区民众娱乐生活落后和全民抗战大背景下,利用自己喜闻乐见的方式,满足了自身对于娱乐生活的需要,在感受愉悦的同时,了解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新思想、新方法、新观念的教育(见下图2)。比如民谣《边区快乐歌》《军民扭秧歌》等在愉快的氛围中产生,用快乐的方式来讲述,“这搭山连山,水儿深又宽,太阳在这搭最温暖;共产党一来到,边区人人笑,这搭事事样样好”。[10]101运用了陕北独特的方言,以景言情,读时能深切感受到党的到来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喜悦。民谣寓教于乐的群众教育模式,可以团结民众,凝聚人心,引导文艺生活的指向,不低俗迎合少数人,不脱离时代特征,弘扬和宣传先进,培育社会的良好风尚,把思想教育融于活动之中,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鼓舞人们积极进取和身心发展,让人民群众在娱乐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新的观念和教育。

图2 基于民谣的寓教于乐群众教育模式

(二)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结合的群众教育模式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一种集中的、有特定目标的理智思维活动,具有目的指向性且需要靠意志努力来坚持;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一种无特定目标、非理智的思维活动,是自然而然发生且不需要进行任何意志上努力的注意方式。[13]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结合的群众教育模式是指在教化群众过程中,将有自觉、有目的、有意志努力的注意如上夜校、翻看报纸、贴标语、办板报等与自然而然发生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如听民歌、闲聊等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民谣不同于电影、舞台剧、新秧歌剧等艺术形式,在表演(教育群众)时受场地、时间限制,在传播过程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信口拈来,不用专门进行学习,简短的三两句民谣,在人民群众劳作休息时,听身边的人说上几句就能记住。同时它也可以印在报纸、课本、标语上对人民群众进行教化。如毛泽东曾在韶山组织农民运动时,就通过杨开慧、李耿侯等发动乡村教师,利用当地民谣撰写了识字课本,使农民既识了字,又懂得了道理,这也就是他后来常说的:到什么山唱什么歌。[14]这种传播模式,能将群众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结合起来,一方面对群众进行文字、书面的教育,同时又对群众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起到了宣传引导和团结教育群众的目的。如民谣《不做亡国奴》分别写了要想不做亡国奴,就要“举起小拳头、拿起针和线、拿起笔和砚、拿起镰和锄、拿起斧和锤”来“斗儿强盗”,[10]109读起来朗朗上口,传播的道理也浅显易懂,在传播过程中,群众会将民谣中的人联系到自己身边的人,无形中会更有贴近感,更易于传播,也易达到宣传革命、发动群众的效果。

(三)化繁为简的群众教育模式

化繁为简就是将复杂繁琐的东西简明化,在头绪众多、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剔去浮华、除去繁冗。这里的“简”不是简单粗糙,更不是片面唯简论,而是强调简略得当、突出重点、科学高效。[15]民谣的化繁为简教育模式就是指在民谣的创作及传播过程中,人民群众抓住事件的主要矛盾,将繁琐的事件具体为简单的四、六句诗,把复杂问题简明化。由于延安时期民众受教育层次低,大多数为文盲,对党的政治路线、方针政策理解能力弱,复杂的革命理论和政策,众多的英雄人物事迹,对于文化水平有限的农民群众来说是很难理解和记忆的,为此民谣在创编过程中,需抓住重点,将党的政策宣传、好人好事、身边英雄等用贴近群众生活、简明扼要的语言描述出来,让人民群众在三五句中受到教育。比如民谣《中宜洛民谣偶集》(见下图3)及《大清剿》等中用四五言的六句诗将国民党军队到延安后,百姓深受其害的情景和心情完整地表达出来,最后还说出了百姓的希望“盼延安光复,心安睡好觉”。[10]113民谣《红军到》中写道:“红军到,穷人笑,地主跳河,恶霸上吊。”[10]106短短十四个字,就将红军到来后,各个阶层人物的表现展现出来,也从侧面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党到来的喜悦之情。此外,还有歌颂英雄的民谣《威震陕北的刘志丹》《革命烈士周志俊》《革命烈士杨凤梁》《革命烈士张有厚》等,都是将烈士们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用寥寥数语写出,以此表达出人民群众对革命烈士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在提炼语句的过程中,情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图3 《解放日报》发表民谣《中宜洛民谣偶集》(1946年11月20日第二版)

(四)自我教育的群众教育模式

自我教育是德育的一种手段或自我修养,指主体有意识地影响自我身心发展的一切教育实践活动;既包含自我修养的自为状态,又包含接受教育的自觉状态;既有个体的自我教育,又有群体的自我教育之分。自我教育模式是指作为主体的个人或群体,既有自觉接受教育的自觉状态,又有自我教育行为的教育模式。[16]民谣的自我教育模式,就是人民群众在民谣的创作和传播过程中,既扮演着教育者角色也扮演着受教育者的角色,既有自觉接受教育的状态,在听到民谣时可以去聆听和学习,又有自我教育的行为,在听到民谣后,自己也可根据所发生的事情去编写民谣,从而影响更多人。延安时期红色民谣的群众自我教育模式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在参与中由观众变为演员,实现演员和观众一体化,由学生变为老师,实现老师和学生一体化,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上阵,既可听人颂、听人读、听人讲、看人传,又可自己颂、自己讲和自己传,真正形成了人人齐参与、老少皆适宜的喜人局面。比如民谣《劝郎当红军》《送郎当红军》《有个红军男人最光荣》《当上红军心里甜》等就是群众在受到教育的同时鼓舞发动身边的人接受教育,由受教育者转变为教育者,将教育内容内化。《解放日报》(1943年6月2日,第四版)发表民谣《敌占区的民谣》(见下图4)中写道“好好把这两个歌谣记下来,队伍到敌占区活动的时候,就把它教给敌占区的小孩子”。[17]这就是民众自己创作民谣,自己得到教育的同时教给更多的人,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也得到了教育。这样的创作形式实现了创作者与参与者的有效互动,使人们不再对文艺袖手旁观,而是生活在其中,成为全民的文艺活动,也使得这种民间文艺颠覆了传统文艺的等级化,实现了文艺的日常生活化,在强化大众民族国家认同感的同时得到教育。[18]

图4 《解放日报》发表民谣《敌占区的民谣》(1943年6月2日第四版)

四、延安时期红色民谣群众教育模式的时代价值

党在延安时期创编的红色民谣,让群众在娱乐中接受了教育,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了理想信念和抗战热情,最终军民团结取得了革命胜利。这种基于民谣的群众教育模式对新时代群众宣传教育工作仍然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为新时代开展群众教育活动积累了新经验

延安时期的红色民谣所反映的是群众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知,同时也体现了党的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民众文化创作的影响。在新时代的群众教育活动中,无论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取向如何变化,党的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是不能动摇的。就如延安时期的红色民谣一样,它的产生与发展,就是将文化教育与党的政治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所结出的果,也只有将它们两者结合起来,文化教育才有根,党的政治思想教育才有花和叶。在群众文化教育过程中,要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贯穿于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加强新闻、网络、书刊、报纸这些主阵地、主渠道的正确导向作用,使群众通过喜闻乐见的方法得到潜移默化的教益。[19]

(二)为新时代探索群众教育模式提供了新途径

群众教育是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新时代开展群众教育需要探索更加有效的模式和路径。延安时期的红色民谣在传播过程中将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相结合、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相融合,使得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时间自由化,教育对象普遍化,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新时代党的群众教育工作可以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手段工具,利用人们的碎片化时间,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无缝连接,实现更好的社会化交互,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对实物情境进行模拟,激发群众的学习兴趣,以充分发挥新时代信息技术教育优势,提升群众教育效果。

(三)为新时代提升群众教育成效指引了新思路

延安时期的红色民谣创作多来源于当时的社会现实,人民群众对于战争、革命和对于党的理解,是一种民间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表征。同时延安时期的红色民谣通过继承和创新,把抽象的革命道理、实践场景、战争场面、英雄人物变成易懂、易记、易学的简明化语言,使得民谣在传播过程中更加便捷也更容易识记。这种化繁为简的群众教育模式将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正是新时代党的群众教育中所倡导和追求的。我国人口基数大,国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如何让政策理论为更多人理解和接受,就是要将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有趣化,将教育内容与群众的普遍认识水平、接受能力、思维轨迹相适应,在群众教育过程中找准方向、理清思路,用符合实际的新方法解难题,从而达到更好的群众教育成效。

(四)为新时代培养群众自我教育拓宽了新渠道

民谣是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一种大众娱乐形式。延安时期的红色民谣通过群众自编、自传、自教宣传党的路线政策,使群众转变了思想观念受到教育,达到宣传教育之目的;这种自我教育模式改变了民间文艺的创作理念,转变了民谣创作的主题塑造,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真实意愿。[20]新时代随着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等理念的不断出现,群众自我教育需要国家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需要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广阔的教育平台,来适应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和群众自我教育的需要,以达到宣传教育群众之目的。

延安时期的红色民谣是民间文艺与群众教育的结合,它既满足了群众的娱乐需求,又把教育融入到了民间文化艺术之中。传承延安时期红色民谣的群众教育模式经验,借助新兴的教育途径和资源,能够更加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在审视昔日革命文化辉煌的同时,也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教育提供时代启示。

猜你喜欢
民谣军民延安
哈代诗歌的民谣艺术
新形势下军民融合防救体系建设探索
党在延安时期的学习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浅谈推进网信军民一体化发展
美军在武器装备采办领域推行军民协同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启示(上)
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 这个大地,我过来了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我爱校园新民谣